第三章 他是誰(2 / 2)

劉徹知道此刻說什麼大道理都沒有用,從曾祖高皇帝起,大漢就一直和匈奴和親,每一代的皇帝都會把公主嫁去匈奴,這是祖製,不可能改變。

對竇太後來說,親情反而是最能打動她的,所以劉徹伏在那哭的更加賣力。

“皇祖母。”劉徹抬起淚流滿麵的臉,痛徹心扉的看著竇太後,說道:“求皇祖母救救姐姐。”

一旁默不作聲的劉婧,也早已泣不成聲,一臉的絕望表情是發自肺腑的,毫不作假,看的人更是不忍。

竇太後心疼的為劉徹擦拭著眼淚,看著劉婧說:“婧兒一向最是孝順,皇祖母也很疼她,可是現在匈奴來使求親,時間緊迫,偏偏宗室裏又沒有合適的女子。”

“那就在家人子裏選一個封為公主出嫁,這種事也不是沒有過。”劉徹說道。

“這個辦法雖然可行,但不適用於現在。眼下匈奴使臣就住在長安,那公主是真是假他們一清二楚,是瞞不過去的。”竇太後當然也不想讓自己的親孫女去和親,可一時實在是沒有好辦法。

劉婧聽到這,眼淚流的更加洶湧起來,心一橫,撲到竇太後身上,哭道:“皇祖母不必為難,孫兒願意去和親。孫兒走了以後皇祖母和父皇要多保重身體,孫兒再也不能侍奉左右了。皇祖母的眼疾要多休息,不可太過操勞,更不可傷心流淚。父皇一直身體不好,更要有人時時悉心照料,孫兒實在是放心不下。如果將來孫兒不在了,求皇祖母接孫兒回來,葬在父皇母後身邊,常伴左右。”

竇太後聽的淚眼婆娑,把劉婧緊緊的摟在懷裏,心疼不已。

劉徹在心裏叫了一聲好,姐姐這招以退為進用的妙啊。不愧是宮裏長大的孩子,論起心計一個也不差。

正在這時,一個清甜的少女聲音響起,“姐姐這是怎麼了,快別哭了,惹得外祖母流淚,眼疾又要發作了呢。”來人正是館陶長公主的女兒陳阿嬌。

陳阿嬌身量嬌小,一身粉紅色宮裝,襯得皮膚細嫩光滑。如雲青絲梳了雙丫髻,發髻上各戴一朵鎏金桃花簪,一張小臉粉撲撲的,透著少女的嬌憨。

劉婧聽了阿嬌的話,擦幹眼淚止住哭聲,對竇太後說:“都是孫兒不好,惹皇祖母流淚了。多虧阿嬌妹妹提醒,孫兒差點鑄成大錯。”

竇太後一手摟住劉婧,一手摟過阿嬌,欣慰的說道:“都是哀家的好孫兒,哀家不哭了。”

阿嬌轉頭看向劉徹,又看看竇太後和劉婧,詫異的說:“怎麼太子也哭了,今天這是怎麼了?”

劉徹擦幹眼淚,對阿嬌笑笑問道:“皇姑姑怎麼沒來?”

“母親有點事,馬上就到。”阿嬌笑著說。

劉徹心裏一陣暗喜,有了長公主的幫助,事情就容易多了。

正說著,一個三十多歲的妖媚女子走了進來,正是長公主劉嫖。劉嫖走到母親身邊,坐下說道:“母後這是怎麼了,眼睛都哭腫了。”

竇太後輕撫著劉婧的頭發說:“這孩子就要和親去匈奴,哀家舍不得,心裏難受。”

長公主還當是什麼緊要的事情,原來就是公主和親的事,無所謂的說道:“找個貌美的家人子和親也就是了,何必非要婧兒去。”

“說的輕巧,那匈奴使者都在那盯著呢,哪能魚目混珠。”竇太後假作生氣的白了女兒一眼。

“是啊,皇姑姑,怎麼樣才能讓姐姐不去和親呢?”劉徹也急著問道。在竇太後和劉嫖麵前,劉徹一向天真無邪,什麼事都讓她們拿主意。這次當然也不例外,讓劉嫖先說出來,事情才好辦。

“你們呀,都是關心則亂。匈奴使者既然盯著,那就讓他們自己提出換人,這不就行了。”長公主端起茶杯,徑自喝了起來。

竇太後臉上揚起一縷笑容。

劉婧和阿嬌仍然一臉迷茫。

劉徹恍然大悟的說道:“隻要姐姐得了重病,他們肯定主動要求換人。皇姑姑,還是你有辦法啊。”

“徹兒要學的還多著呢。”長公主自豪的笑著說。

劉徹也謙虛的笑著,看起來溫良無害。

“這段時間婧兒就留在長樂宮裏。嫖兒你去給皇帝說,讓他找最好的禦醫來給婧兒看病。”竇太後笑著說。

“放心吧母後,兒臣是最舍不得讓您難過的。”長公主撒嬌的對竇太後說。

劉徹的心算是徹底放下了,這個世上最能說動父皇的兩個女人現在已經聯手,姐姐看來是不用去和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