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項之初,由日喀則地委宣傳部總體策劃,專門成立了編委會,指定了外宣科,日喀則地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大其美、張麗副部長負責此項工作,積極向中共日喀則地委打報告申請立項。邀請自治區文聯的我與深圳的呂仿鬆、日喀則的田霽春三位同誌前往樟木鎮幫村深入采訪十餘天,回家後各自創作,我完成13篇,田霽春5篇,呂仿鬆2篇,於2011年3月份交稿,由我統稿。
但後來因稿件的需求等原因,先是呂仿鬆二人都退了出來。接著,由於日喀則地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大其美退休等各方各麵的原因,由我一人創作稿件,真可謂一波三折。
其中,我請了西藏自治區文聯,西藏作家協會副主席郭翠琴進行了審稿修改,後又把稿件交到西藏自治區文聯黨組書記沈開運,自治區文聯主席、西藏作家協會主席紮西達娃手中審完,此書的初稿才算完成。但此書是一本圖文並茂的書籍,在我拍攝了大部分圖片的基礎上,又補加了一部分圖片,樟木鎮書記巴旺、解放軍、武警官兵也提供了一些照片,聶拉木縣委宣傳部部長加瓊也提供了一些資料,特別是日喀則地委宣傳部外宣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為本書的出版夯實了基礎,在此表示對他們的感謝。
此書在出版過程中,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親切關懷,得到了原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的關懷。同時還得到了中央辦公廳、中共中央宣傳部,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文聯的高度重視。當我把夏爾巴人的聯名信件轉發後,於2012年2月10日,就先後收到三條信息:“楊年華同誌,我是中宣部文藝局的白軼民,有事可以與我聯係。”因當時有事未能及時回複,可沒過多久就接到了中宣部文藝局文學理論處處長白軼民的電話,說是轉達劉雲山部長的問候與回話。大體的意思是說,劉雲山部長已收到了信件,仔細看了信,覺得國旗阿媽啦之事可樹可立大可宣傳,將來要進行推廣,接下來他又詳細地詢問了創作以及出書的具體情況,問有什麼要求、有什麼困難沒有?我回答,我們西藏主要缺出書資金能否給予幫忙?他又問道,想在哪家出版社出版,我說非常期待在著名的作家出版社出版。沒有想到第二天,白軼民處長就有了回話,他說已同作家出版社的領導協商,安排好了出書事宜。此後的第二天,我就接到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長何建明的回話,何副主席痛快地答應幫我們解決出書的資金和出版問題。緊接著,中央領導的秘書也把附有中央領導批示的信件轉交給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張書記隨即找到我,向我轉達了中央辦公廳對此事的重視與問候,讓我心頭熱乎乎的。
正是因為有這麼多領導的無微不至的關心支持,我才克服重重壓力,順利地完成稿件,交到何建明副主席手中。在編輯出版過程中,何建明副主席專門指定兩名優秀編輯(一名是軍旅報告文學女作家、特約編輯馬娜,一位是作家出版社的資深編輯李宏偉先生),他們非常認真和負責的態度同樣令我感動。尤其是何建明副主席在百忙中還為我這部作品的修改提出了諸多寶貴意見並親自寫序,令我感激不盡。謝謝所有幫助我完成此書創作和出版的領導及朋友們!
楊年華於拉薩
2012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