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次仁曲珍,女,1910年出生,夏爾巴人,197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5年至今,老人連續48年掛國旗。
1972年,任幫村生產隊副隊長,到日喀則、拉薩、林芝、山南參觀學習。
1975年擔任樟木幫村生產隊隊長,在農業學大寨時負責婦女工作。
2007年,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同誌、日喀則地區黨委聶拉木邊檢站官兵和阿媽啦一起升國旗書記格桑次仁同誌等領導先後前往慰問,對她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2008年,被自治區評為“愛國守法模範”,以及在“大物證——紀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物品征集活動”中榮獲“十大物證”獎;被中央台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候選人之一。
2009年6月3日被授予“愛國模範”稱號,3月接受天安門國旗護衛隊贈送的國旗,9月21日在聶拉木縣舉行關於學習國旗阿媽啦典型事跡報告會在各縣市巡回報告,同月獲“每日升國旗持續年數最長的人”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
2010年被日喀則授予“首屆最感動日喀則人物”。
現今阿媽啦的住址已經成為聶拉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逢重大節日都會組織幹部群眾、中小學生、駐聶官兵到老人居住的地方接受教育。阿媽啦的家不僅是樟木小學的德育教育點,還是當地駐軍和駐樟木口岸單位的愛國主義教育點。
每年的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學校都會帶領學生前來看望阿媽啦,一同升國旗。
例如,今年聶拉木縣中學在阿媽啦家中舉行了新團員入團宣誓和老團員重溫誓詞儀式。儀式上,阿媽啦用顫巍巍的雙手,細心而認真地為每一位青年團員佩戴團徽,使每位團員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上小學的拉琪美說:“我們要好好學習次仁曲珍老奶奶的愛國精神,刻苦學習、健康成長,將來做建設家鄉的有用之才。”
活動結束時,阿媽啦牽著學生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們,你們可要認真學習,要始終聽黨的話,要永遠跟黨走!”
從次仁曲珍老人身上看到了她那種樸素執著的愛國主義熱情,看到了平凡中的不平凡之處,她的平凡在於她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跡,但不平凡的是她48年如一日插掛國旗的精神。
偉大的精神正是在這平凡的行為中蘊涵,真摯的感情在偉大的精神中迸發。她以實際行動生動地詮釋了愛國主義的真諦,奏響了一曲曲愛國主義的動人樂章,譜寫著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偉大祖國的時代最強音。
阿媽啦她48年插掛國旗的執著蘊涵有對新舊社會對比的深刻感悟,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心,對祖國富強的衷心祝福!
阿媽啦堅持用48年的時間日出掛旗日落收旗,已超越了她掛旗本身簡單的儀式,已上升成與祖國母親的一次次心的交流,升華成無限的愛國情感。
48年升國旗,風雨陰晴從不間斷,48年升國旗,忙碌閑暇從未忽略,一種精神昭示了一種大愛,大愛無疆,樹立起了一個小鎮上的榜樣。這一舉動每天如此,每年如此,重複循環,歲歲年年,如無花果般質樸沉靜,卻演譯了一曲愛黨愛國的不凡交響樂章,47年她的行動,前無古人可鑒,後無來者可追。
48度春華秋實,阿媽啦已經把習慣演繹成了聖潔,成為了她一生的精神寄托,感動和激勵著一代一代人。昭示了一個從舊西藏翻身農奴的覺醒,昭示了一個新時代沐浴黨的陽光的普通黨員的價值信仰觀。見證了西藏民主改革和改革開放後西藏人民生活的變遷,感受著巨變帶來的每一次震撼,見證著她老人家執著而熾熱的愛國之心。映照出她不忘曆史,牢記黨恩的高尚品質。表達了她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愛國情懷。
次仁曲珍被敬仰為國旗阿媽啦。
阿媽啦用最直接、最樸素的方式表達了一個普通共產黨員的愛國情懷,對共產黨的深深敬意。無數個“次仁曲珍”正像她一樣無怨無悔地選擇了共產黨,跟定了共產黨。整整兩代人對共產黨的信仰,對祖國的熱愛已經融入到了鮮豔的五星紅旗之中。
阿媽啦把強烈的愛國情懷濃縮在每天插掛國旗中,看似簡單的舉動卻凝聚著深刻的內心追求和精神信仰,平凡的行為蘊涵著對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無比熱愛,她的愛國精神和感人事跡,感染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將成為愛國主義精神的一麵旗幟。
國旗阿媽啦次仁曲珍是西藏各族人民心向黨、心向社會主義的典型代表,也將是中國人民的愛國典範。
二
大家從次仁曲珍的故事裏感悟到什麼了呢?
解放軍把次仁曲珍從奔走在冒著生命危險的背夫生涯裏、農奴主手中解救出來,過去走的是一條死亡之路,是誰讓她走出了死胡同?她心裏非常明白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給她的家鄉帶來了大變化。解放軍在懸崖峭壁間開鑿出一條能夠方便人民行走的道路,讓大家為英勇頑強的金珠瑪米戰士豎起了讚歎的大拇指,這些人讓當年的背夫死亡之路變通途。有人推算過,幾乎每前進一公裏就有兩名戰士犧牲在這裏。因此,坐落在樟木鎮山坡上的烈士陵園裏就長眠著87位烈士。直到現在,提起十八軍為民修路的故事,當地群眾仍然是讚不絕口。這些金珠瑪米中,大都是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幫助老百姓蓋房鋪路,挑水種地。這就是被他們稱之為“菩薩兵”所開辟的318國道,不僅富裕了樟木,尼泊爾人民也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