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幸福的百歲老人(2 / 3)

到了下午4:30,太陽光隔著玻璃照了進來,已經回到家裏的次仁曲珍緩緩站起身,深情地看了看窗外。屋裏一片寂靜,年輕時候的她,平時就沉默寡言,可做起事來卻非常利落有主見。她對幾十年來這樣的生活處之泰然。她無意中又瞟了一眼正在喝水的格桑與達責,然後又仔細地把貼在牆上的那麵五星紅旗看了一眼,此時,兩隻貓卻喵喵地叫了起來。阿媽啦回頭說道:“兩個小家夥,知道我的心聲嗎?我後半輩子隨著西藏民主改革的完成,實現了夢寐以求的願望,打心眼裏感謝共產黨,我也把這一樸素的感情化作每天升旗的舉動。”格桑和達責專心聽著阿媽啦說,突然,一隻老鼠從門縫中探進頭來,兩隻貓見了立即匍匐了下去,等小老鼠竄進房,偷偷地跑到青稞麵袋裏麵,正想偷吃青稞時,兩隻貓咪一下子撲了過去,咬住了小老鼠,卻被阿媽啦喊住,“你倆不能殺生!放了它!”兩隻貓咪有些不解,老鼠都把你的糧食偷吃了,你不是也在嘀咕嗎?為什麼不讓我們咬死,吃了它呢?

格桑隻好鬆口,讓小老鼠逃跑了。此時,阿媽啦的臉上又露出笑容,和藹地說道:“對了!格桑、達責做得對,千萬記住不能殺生,把它嚇跑就行!”格桑更不理解主人的意思了,小老鼠不是把你藏在櫃子裏的心愛的紅旗都咬爛了,你都心疼得半天說不出話了,可你依然這樣仁慈,如讓我們動了一下國旗,那你就會怒氣衝天……所有的這一切,不覺讓阿媽啦思緒翩翩起來。

當她想到解放軍修路和西藏民主改革時的工作隊駐村的情景時,她顯得格外激動,訴說著她經曆的激動人心的場麵。述說中,眼裏閃著幸福的追憶,嘴角流淌出純真的表情,有時滔滔不絕,有時沉默不語。可提及“文革”之事,她就格外敏感,板起臉說道:

‘文革’期間,樟木鎮上有些東西,許多文物都毀了,西藏的許多寺廟的佛像都砸了,那是祖祖輩輩留下的,很可惜。”

當時,大家都要求她帶頭去,可她死活不願意。為此,也讓人們生疑,她什麼都敢做敢當,為啥此事她就不幹。次仁曲珍心裏明鏡似的,佛像以及許多珍貴的東西,那是人們創造的財富,隻有保存的份,得好好保護這些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珍貴財富才行,於是她在沒人注意時,悄悄把好多物件藏了起來,直到運動過去,她才把這些非常珍貴的文物上交給村裏。

一種情形不容忽視,一種傳遞應為無聲。如今在樟木鎮的家日喀則黨政軍民為阿媽啦過百歲生日家戶戶,在夏爾巴人放牧的牧場,在臨時建築的工地上,每逢重大節目,升國旗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的行動。奏唱國歌的為數不多,但都留在阿媽啦充實的生命印記裏。阿媽啦感受到半個多世紀以來,那迷醉人心而不朽的旋律,帶著苦難的哀傷,帶著激情,帶著咆哮,使她生發無限的愛國情懷與向往。

平時,她每每升起國旗,沒有國歌的音樂伴奏,隻是靜靜地注目,就這樣她依舊將堅持定格成對一種信念的堅定不移……這是一個沐浴黨恩的個體認同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理性體現,這是一個個體對黨的情感的質樸表達和傾訴,是一腔愛國的衷腸,是一幅樟木鎮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畫卷。

阿媽啦家的國旗依舊獨樹一幟地飄揚,延續一種心中的莊嚴和崇高,是一麵中國人驕傲的旗幟,是人們可以望得見的太陽。

阿媽啦家門口隨意插著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彩旗,在微風中輕歌曼舞,迎風招展。

阿媽啦家門口的右側,一棵茂密繁盛的大樹依附著一塊巨石,在石縫間頑強地茁壯成長。鬆樹、紅杏樹和針葉樹遍布山坡與旮旮旯旯,一片生機盎然。羅布書記隨手指著那一排青鬆,嚴肅認真地說道:“這些鬆樹,是1972年的時候,毛主席贈送給我們的種子種出來的,我們為了紀念毛主席,我們大家就親切地把它叫做‘北京留念樹’。”

每當太陽升起,阿媽啦院子裏也就升起了一麵鮮豔的五星紅旗。

2007年6月1日這天,阿媽啦一大早就起床了,剛走出屋準備升旗,卻迎麵碰上了一對自由戀愛的新人,他們向阿媽啦求道:“阿媽啦,讓我們和你一同升國旗來見證我們的愛情吧!”

“這是咋回事呀?”

在阿媽啦的追問下,一對年輕人才說出了原委。原來,夏爾巴姑娘央卓與藏族小夥子加措於今天舉行隆重的結婚典禮。按照當地風俗習慣,客人要給新人敬獻哈達以表示祝賀,可客人們陸陸續續來了,也不見新人的麵。讓人們想不到的是,這一對新人那天卻早早去了阿媽啦家裏,在那裏等候著阿媽啦並和她一起升起了國旗。央卓說道:“加措,讓阿媽啦的幸福長壽帶給我們福氣與靈氣,讓她老人家來見證我倆愛的結合,這個與阿媽啦一道升國旗的長久願望,這刻終於實現了,又有你陪伴在身邊,讓我感到無比的幸福與甜蜜。”喜形於色的加措回答道:“是呀!我也同你感同身受。我們是生長在紅旗下的新一代,更應該知恩感恩,感謝共產黨。讓我如願以償地與阿媽啦升旗,我將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