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我要到樟木看升旗(2 / 3)

回歸現實後,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他從小就夢寐以求去西藏旅遊一趟的夙願。可這些年來他老是抽不出時間。於是他來到了西藏的樟木,休憩在賓館裏,無意間他從電視裏看到了關於阿媽啦的報道,阿媽啦的故事讓他感悟不已,突然間心裏亮堂了,心靈的那扇門打開了,心裏的障開啟了,於是就有了看望阿媽啦的想法,當他見到阿媽啦後,感慨地說道:“能夠堅持40多年如一日插掛國旗,這在全國和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人,這簡直就是一種傳奇。雖然我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碰到了一些困難,從阿媽啦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更加堅定了走出困境的勇氣和信心。”

澳門的楊華說:“我站在阿媽啦屋後的房間裏,看著山穀中流淌著月光和清泉,飛過界河,欣賞著河那一邊稀落的燈光點點的尼泊爾夜景,不覺和這邊的樟木繁華相比起來。那裏。那一晚我真的失眠了。眼前老出現,白天與阿媽啦一同升旗合影的情景,以及經過對遊客的調查發現的結果。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們仿佛在死水般的沉寂之中,生活在盜版人生和假貨庫存裏,對子女的教育已經沒有多少故事可講,作為70後80後的父母自己的經曆已不足以感動下一代;贗品文化河魚海鮮,曆史遺址,文化景點,喜羊羊灰太狼,茶肆,樓閣都不為奇。談論的都是關於車子房子、服裝品牌的故事。於是大家選擇一種挑戰自我,挑戰極限的旅行,而親自感受一次國旗阿媽啦的傳奇故事本身就為每個人的平凡添加了精彩。阿媽啦的純善無偽,怡然自足,仿佛幸福就在枕邊,一種情懷,無始無終的愛。這是一次心靈的療傷,靈魂的考問……”

來自北京的沈琛說:“在滾滾紅塵中,問愛為何物?沉浸在國旗阿媽啦的故事裏,我們的靈魂會受到一次徹底的洗禮。”

畢業於北大的企業家李總感慨地說道:“我自從走出大學校門,先開始在研究所工作,後來走上企業領導崗位工作,如今要錢有錢,要榮譽有榮譽,但在生活中總感覺少了點什麼。這次親眼目睹了阿媽啦升國旗的場麵,才讓我感悟到缺的是精神食糧,愛國主義,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所需的。這就是我這次來西藏最大的收獲。

“紛紛擾擾的城市,聚散離合悲歡,一些升騰與墜落的欲望和情感,一些得到與失去的偶然和必然。當人們抱怨工資不高、房子太小、工作辛苦、待遇偏低時,親眼目睹一次阿媽啦升旗的舉動,與阿媽啦零距離接觸一次,就會有醍醐灌頂之感。在物質主義彌漫的天空下,真愛比以前難尋,但人們仍在渴求,心中還存有自己的一塊精神家園。然而在人心浮躁,享樂主義蔓延的當下,阿媽啦依然一心一意為國旗增輝添彩。”

作導遊的丹妮說:“2009年8月至10月間,我們西藏幾家旅行社麵臨30多個團隊前往樟木乘車的難題,迎來了旅遊高峰期,這對剛剛經過‘3?14’事件後,西藏旅遊業深受重創的人們來說是始料未及的事,旅行社隻得臨時雇用了以前做過導遊的38名導遊重返工作崗位,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之中。沒有想到的是,從前往樟木鎮幫村的紅色之旅開始,就一下子整整持續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多少遊客在等候的那段日子裏,忘記了繁華的大都市的流光異彩,紛呈無限,那裏的酒吧、高樓大廈、地鐵、高談闊論、附庸風雅,纏纏綿綿的舞曲與燈紅酒綠。可人們的生活還在繼續,唯一改變的是,心裏平添了一份對國旗的向往,對國旗阿媽啦的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