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阿媽啦創下了吉尼斯紀錄(2)(2 / 3)

……

下麵讓我們來看一下西藏日報評論員的評論《大愛無言大愛無邊》吧!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成就偉大的事業。

次仁曲珍阿媽啦用幾十年的堅守,無聲地表達了雪域兒女對偉大祖國的深深愛戀。

阿媽啦為什麼如此熱愛和崇敬五星紅旗?因為她親眼見證了西藏幾十年來的滄桑巨變,見證了共和國60年的輝煌曆程。

阿媽啦升降國旗之間,反映出老人的堅強信念——是共產黨、新中國給西藏各族人民帶來翻身解放,帶來自由,帶來幸福。同時,也又一次證明:誰使人民得到做人的權利,人民就擁護誰;誰給老百姓帶來幸福與自由、使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老百姓就跟誰走。

一花獨開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大愛無言,大愛無邊。阿媽啦崇高的愛國精神,是200多萬西藏各族人民愛黨愛國、團結奮鬥、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的真實寫照,必將激發西藏各族人民的愛國激情,堅決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在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上闊步前進。

再次麵對老人純淨的目光,讓人深深地感受到共產黨強大的凝聚力,感受著我們偉大祖國長盛不衰的魅力。

自從西藏第三次工作會議召開,改革開放、西部大開發,西藏發生了巨變。樟木溝的變化更讓人吃驚,由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發展成為了國家級陸路口岸,是目前西藏唯一的國家一級陸路通商開放口岸。1983年,樟木口岸的全年貿易總量隻有2800元人民幣,到前年樟木鎮人均純收入已達7000多元。阿媽啦見證著這裏的一切改變。在這個巨變的過程中,數以百萬計的人像老人家這樣無怨無悔地選擇跟定了共產黨。他們對黨的無限信仰、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了這麵國旗之上。帶著他們對國旗的崇拜、癡情和寄托,高高飄揚在藍天之上,永遠飄揚在他們每一位的心中。

如今的樟木鎮,散發著江南小鎮“小香港”的風采,從日喀則到樟木的柏油馬路已全麵通車,隻需五六個小時的車程就可抵達。常年客商雲集,每年進出口的貨物已達3個多億,鎮裏出現了千萬元戶。

特別是近年來,建設“穩定、開放、和諧、富庶”聶拉木的目標和思路深入人心。到2008年底,聶拉木縣的生產總值29540萬元,比改革開放前翻了69番;人均收入3547元;從舊西藏隻有農奴主的後代才能接受教育,到現在全縣有7所小學,1所中學,4個村教學點,4個村設有學前班,全縣中、小學在校人數達3000多人。阿媽啦所在的村也實現了100%有手機,100%有電視,每個家庭年均收入已達到8000多元……事實上,從1978年到2011年,短短的30多年間,古老的夏爾巴人,也隨同西藏經曆了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巨大變化。他們從“喜馬拉雅背夫”邊貿商人,從父母決定兒女終身的“搶婚”,到自由戀愛。“搶婚”是夏爾巴人的一種獨特的習俗,延續了幾百年。男方請別人到女方父母家求親,隻要女方父母同意,哪怕是女方本人不同意,男方也可以把她搶走。有的女孩子則在“誤入”

男方家中之後,才知道自己已經被嫁了出去。如果不喜歡男方怎麼辦?隻有逃亡一途,往往造成悲劇。從簡陋粗劣的席棚木板房,到樓房甚至是“豪宅”和商鋪。改革開放初期長年靠邊境背運和交換物品維持生計的夏爾巴人,天天挖吃野菜,能吃上土豆和包米麵就高興得不得了;打著赤腳走路,能有雙膠鞋,就會歡天喜地。

他們從吃不飽穿不暖到溫飽後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富裕起來的夏爾巴人在樟木鎮建起了商業門麵,一年收益就有十幾萬元。他們的三層“小洋樓”,中式客廳,藏式客廳和臥室、廚房等,裝修豪華,現代家具、電器一應俱全。甚至據鎮裏的人介紹,他們有的還在拉薩、成都買了樓房,甚至有的還購置了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