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學生村官與阿媽啦(2 / 2)

這是幫村大學生村官雲登平措的自述。

2008年,來自日喀則地區,充滿新鮮好奇,剛剛畢業的他就踏上了村官曆程。但讓他哭笑不得的是新鮮感很快就被工作上的枯燥乏味替代。即便做好了思想準備,農村與大學校園生活的天壤之別,使他被眼前接二連三所發生的事情弄得六神無主。鄉親們喋喋不休的疑問,看了就心裏發慌的懷疑眼光,讓他這位七尺男兒進退兩難,甚至想到了辭職,就連行李都打了包,收拾妥當。

心裏就這般想著,我是剛來的,又沒有很多東西,鋪蓋一卷溜之大吉。

看在眼裏,急在心上的老村長羅布,隻好帶著情緒低落的他到阿媽啦家裏,請她講了堅持40多年升掛國旗的故事,並做了及時的開導,傳授了一些在農村工作的經驗和方法,才讓他明白了許多人生事理,暗暗下定了決心,栽下了向阿媽啦學習的種子,心裏想到,像阿媽啦這樣枯燥無味、單調的升降國旗,甚至讓你感到沒有意義而困惑傷感,直至放棄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可她卻堅持了40多年哪!讓人頭皮發麻的數字,而我呢?我一定牢記她的引導,以阿媽啦為楷模,好好幹,幹出一番事業來。阿媽啦你放心好啦!我不會忘記你的教誨,一切從零開始。

從這天開始,村委會一有活路他就積極主動參加,平時有村民來村委會辦事,不論認識與否,他也會主動和他們打招呼,拉拉家常,聊聊村裏的人和事。有了空閑時間,他也會到村裏轉轉,常常到村民家裏幫忙調試電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每到中秋時節,村民的院子裏堆滿了玉米棒子。一到晚上,他就和村民聚集在一起,坐在院子裏或山坡上,邊剝玉米棒,邊天南地北地說笑著,那種溫馨和幸福的時光令他終生難忘。冬天下雪了,他總會乘夜起床,幫大家清掃積雪,既方便了村民行走,也帶動了大家打掃衛生的積極性。每逢下雨,別人往家裏跑,他卻往外麵跑,先到阿媽啦和幾個困難群眾的家中,檢查他們的房子漏不漏,看他們的衣物或者怕淋的東西收起來沒有。那一天,晴朗的天忽然變了。很大的雷聲在天上轟鳴,似乎就在幫村每家每戶的房頂之上。正在度假村裏的雲登平措,立馬趕到阿媽啦家中,幫她收起被大雨淋濕了的國旗。就這樣,這簡單而又繁瑣的活路,讓他消除了與鄉親們之間的隔膜。慢慢地,他對村裏的情況逐漸熟悉起來。甚至在炎炎烈日的夏季,把皮膚曬得黝黑黝黑,好似變了一個人。他還義務擔任起前來走訪看望次仁曲珍國旗阿媽啦領導的翻譯工作。阿媽啦平時的藥品、營養品和其他生活用品他都會隨時惦記著送去。漸漸地,他對阿媽啦升旗的故事有了更深的體會。

他也慢慢得到幫村群眾的認可,村民們有問題也願意找他幫忙,終於贏得了鄉親們的理解和信任。他們都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好樣的,真是我們的好村官。”

每天他看到村民們送來的笑容,聽到他們熱情的打招呼聲,心裏就會增添一份無形的力量。在他知足的同時,也讓他愛上了這塊美麗的土地,喜歡上了這兒的村民。讓他有了更大的夢想:

作為村委會主任助理,夏爾巴民俗文化度假村的經理,也許自己不能帶領村民們創造多大的財富,做不出轟轟烈烈的大功績,但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村民,要把“村官”崗位當做施展自己才華的平台,如何改變村裏經濟薄弱的貧窮麵貌?如何調整產業結構?如何讓幫村群眾盡快富裕起來,走上小康之路?已成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與奮鬥目標。

有一次,阿媽啦得了重病,連著輸了十多天的液,都是他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和婦聯主任一起忙裏忙外地悉心照料著,想辦法給她改善飲食,直至病愈。

村民們一個個對他豎起大拇指。

還有一回,有心的他從網上查到了許多致富信息、科學的種植和編織技術,慢慢傳授給村民。緊接著他又去外地學習,有意為村民帶回了許多蔬菜種子,為了讓大家吃上更多品種的蔬菜,收集更廣的種植經驗,他還專門向阿媽啦請教,幫村的土質適合種植哪種蔬菜?阿媽啦一一給予指點。

為此,羅布支書這樣說道:“現在這裏的年輕人很早就出去學了經驗和技術,回來後建設我們的村子就有一定的眼光。”

“鄉村的雨露養育了我,村民的純樸和善良感染了我,我深知鄉村的落後,農牧民的貧困,所以我要用知識去改變這裏。”雲登平措卻這樣回答。

他在幫村的三年多的時間裏,有苦有樂。也飽含了他對阿媽啦的崇敬之心與對幫村人民的那份愛。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