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學生村官與阿媽啦(1 / 2)

來自於江孜農村的大學生女村官達珍,被熱情的羅布村長帶進了自己的房間,隻見房間的左邊橫放著一張鋼絲床,前麵是一張玻璃茶幾。牆角上擺著簡易書架和電腦桌,窗台上放著幾盆花草。

她把自己的東西擺放整齊,就不知所措了,隻顧站在宿舍窗子前,眺望四周,山坡上是五彩繽紛的林子田地,有青青的竹林,有黃燦燦的油菜花,有綠油油的玉米葉,有搭起竹架的番茄,還有用繩子和竹棒搭的架子,上麵枝蔓交錯的是黃瓜和豇豆,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翩翩飛舞。一塊塊菜地上,村民們正揮著鋤頭在田間勞作。直到夜幕降臨,度假村靜靜地矗立在暮色中,山坡上稀稀疏疏地亮起了燈,影影綽綽。一盞明亮的燈,就是一個和諧的家。

偶爾看到一戶人家屋頂上飄揚的五星紅旗。問了才知,那是網上盛傳著的國旗阿媽啦的家,這是她非常欣慰的一點。

接下來的時間,她自己都不知道該做點什麼,心裏沒有一點底,茫然一片。正在思索的她,突然被不知什麼時候進來的羅布支書的話音打斷:“達珍呀!在幫村工作,對村民就要像朋友一樣,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辦!隻要你真心幫了大家,大家就會信任你。否則,村民也不會理睬你!”她感到很幸運,碰到了一位好支書,處處為她著想,給她指點迷津。一個人在成長路上,是多麼需要這樣的引路人啊!

她隻知道眼前的每個村民,勤勞善良,任勞任怨,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但自己不知怎麼去麵對他們,如何去幫助他們。此時她又想起了羅布支書的話,阿媽啦升旗的故事,才使她鼓起了昂揚的鬥誌。

“咚咚咚”響起了敲門聲。達珍連蹦帶跳地過去開門。門外站著巴桑德吉主任,她是來和達珍商量,明天如何接待一個旅遊團隊在阿媽啦家升國旗活動之事,準備給阿媽啦洗衣服,從日喀則給阿媽啦帶了一些營養品……從此,隻要有人來看望國旗阿媽啦,身材窈窕的達珍就會一襲火紅藏裙,自豪地陪伴在阿媽啦身旁,盡心盡責地為人們做著翻譯解釋工作。

也就是那年的秋天,阿媽啦病了,正在田裏指導的達珍聽說後,二話沒說,立即奔跑到阿媽啦的家裏,見阿媽啦病情很嚴重,她趕忙請來鎮上的醫生。醫生診斷後說:“阿媽啦的病情不輕,鎮上的醫療條件簡陋,需要到縣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情急之中,達珍從鎮上搭乘一輛去聶拉木縣運送柴火的大解放牌卡車,送阿媽啦到聶拉木縣人民醫院,到了這生死關頭,阿媽啦她依然想著升國旗。快要上車時,她拉著匆忙趕來送行的羅布支書的手說道:

“歐勞!這幾天,你就辛苦一下,一定要每天替我把國旗升起。”

她這話一出口,羅布心都碎了,流著眼淚回答:“您老放寬心去吧!

不要有顧慮,我會按時升降國旗的。”送行的人們無不感動得眼裏盈滿淚花,目送著阿媽啦的車消失在路上。

當時,阿媽啦被診斷為患有嚴重的膽囊炎,達珍陪在她身邊,全天侍候,日夜照料著她。像孫兒一般幫她端水倒尿,洗臉洗腳,梳頭擦身子,換洗髒衣物。住院治療15天,她照料了15天,直到阿媽啦身體複原痊愈,達珍又攙扶著她一起乘車返回幫村。

時光荏苒,冬去春來,轉眼間,達珍已經在幫村送走了兩個寒暑,幫村這個曾經讓她失落過、痛恨過、想離開之地,現在感覺大不一樣,依然情緒高昂。幫村的一切對她還是那麼新鮮,仍然有著無比的吸引力。

阿媽啦與巴桑德吉主任合影

當她再次來到窗前時,這兒的山山水水是那樣的親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村變了模樣。田野裏不再是土豆和油菜,一塊塊菜地上,擠滿了翡翠似的卷心菜,蓋滿了蔬菜大棚;從前達珍和村裏的姑娘媳婦常結伴到小溪旁洗衣服,可現在,大家都安裝了自來水,可以悠閑地在自來水旁洗衣服,家境好的,用上了洗衣機;石板路成了柏油路麵,一輛輛出租車從上麵駛過,濺起一地的陽光。

鄉村之夜,雖沒有燈紅酒綠,卻比城裏多了幾分靜謐。從牆角或是草叢間發出的此起彼伏的蟋蟀叫喚聲,和著偶爾的幾聲布穀鳥的鳴叫,讓窗戶半開,隨風擺動的窗簾,增添了幾分韻律。

達珍輕輕關上窗戶,點燃兩小支蚊香,在嫋嫋飄飛的煙中,透過窗外那棵香樟樹枝葉間的空隙,在那輪明月下,她眼前仿佛出現了迎風飄揚的阿媽啦的國旗,被夜色襯得更加鮮豔,阿媽啦深情地給排長白碼旺傑倒酥油茶二

“珠穆朗瑪啊!都說你離太陽最近,都說你離天堂最近,啊!

都說你呀純淨的陽光映照著你的神奇和雄偉,都說你是聖潔的雪山,都說你那雪山獻給我哈達一樣的情懷啊,站在世界之巔放飛吉祥的心願,讓所有好夢成真,把祝福的哈達獻給……”夏爾巴民俗文化度假村裏歌聲悠揚。

從我踏上幫村這塊土地的那一刻開始,好像就注定我今生歸屬這片藍天聖土。我慶幸有一片能讓自己盡情翱翔的天空,藍天是鷹的故鄉,深邃的天宇是鷹的歸宿,最初也許正是懷有鷹般的雄心,我才戀上了這裏,愛上了這裏。做村官,就得踏踏實實,不怕髒不怕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