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共和國第一旗入幫村(1)(3 / 3)

阿媽啦貼完酥油,緩緩地抬起頭,從她經曆了太多滄桑歲月的臉上已讀不出那是什麼樣的表情,淚水早已成了痕跡。但從她的舉動中可以感受到其心裏的那份誠意、那份執著與堅毅、神聖與偉大。

在阿媽啦升旗助手羅布的代勞之下,國旗漸漸升起,20名身著民族盛裝、係著紅領巾的小學生齊聲高唱國歌,那稚嫩的聲音,鏗鏘有力,在山間久久回蕩。

這也是阿媽啦第一次在眾人所唱的國歌聲中升起國旗。以前都是她一個人升國旗,自己一人在心中哼著這首歌,念著共產黨的恩情。

在升旗過程中,已是熱淚盈眶的阿媽啦久久地撫摸著國旗,用那張有些隱隱顫抖的嘴輕輕地親了一下國旗。

這一刹那,讓每一個在場的人感動得眼中都噙滿了淚水。

阿媽啦抬頭迎著朝陽,長久地仰望著晨風中舒展開來的五星紅旗。

這一刻,阿媽啦神情莊嚴肅穆,仿佛置身於天安門廣場,陶醉在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其實,次仁曲珍阿媽啦自從羅布手中接過國旗後,就激動地說:“收到國旗,我就像太陽照耀到心中一樣高興。”阿媽啦輕輕地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潔白哈達慢慢打開,精心細致地包裹著這麵來自北京的紅旗,嚴肅地高聲說道:“我要將這麵旗作為祖國和黨贈予世代藏族夏爾巴人最珍貴的禮物,好好愛惜、珍藏……”

幫村的村民們也用他們傳統的方式表達心中的喜悅之情。

那一刻,站在國旗下的羅布支書就把阿媽啦每天升掛國旗的舉動看做是村裏的榮譽,當做村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慷慨激昂地大聲表態道:“國旗要天天掛,即使哪一天阿媽啦不在了,我們也要讓升降國旗一代一代傳下去……”

次仁曲珍老人家用幾十年的堅守,對國旗的熱愛映襯著西藏高原各族兒女對祖國母親深沉而博大的真摯愛戴。毫無疑問,最出色的工作就是忠於職守,就是盡責,不僅對組織和別人,而且也是對自己。凡有責任感的人,不一定有超世之才,但一定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

巨大的國旗與阿媽啦屋子旁邊的翠竹、桃花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麵,與高聳入雲的鬆樹常青,與邊陲的千山萬水高奏凱歌。

國旗如畫,山林增輝,鳥兒歌唱,萬民歡騰。訴說著新中國成立一個甲子的輝煌業績,傾訴著西藏半個世紀的跨越與翻天覆地的變化,訴說著西藏高原兒女對祖國母親的深深眷戀之情。

大愛無言!大愛更無疆!

是的,每天在太陽剛剛露出地平線的那一刻,伴隨著莊嚴的國歌聲,國旗護衛隊官兵就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升起鮮豔的五星紅旗,與中國和尼泊爾邊境樟木口岸上幫村裏,這位年近百歲藏族阿媽啦的五星紅旗同時高高飄揚在了一起,讓北京與幫村連在了一起,共同捍衛著祖國的尊嚴與強大,在世界之林立起了一座高高的碑。

是的,在樟木群山之中,在這邊疆小鎮上,這麵五星紅旗顯得格外耀眼。它見證著西藏民主改革以來巨大的變遷,讓這位百歲老人在西藏各民族群眾中顯得那麼偉大,表達著西藏各族人民對共產黨、解放軍的無限感激與報恩之心。

像阿媽啦這樣的百歲老人,僅憑她堅持升旗45年這一感天動地的壯舉,榮獲“十大物證”獎,成為2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候選人之一,榮獲“每日升國旗持續年數最長的人”吉尼斯世界紀錄等,著實令人敬佩!

3月28日,剛落下地平線的一抹夕陽,把整個天安門照得明亮……阿媽啦年紀大了,不能直接上北京。羅布支書就代表她來到北京,參加中央電視台“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50周年紀念晚會”。

他急匆匆趕到劇場坐下,心裏七上八下好似在打鼓一般,深感榮幸又有些緊張,不知如何是好。就在此時,隻聽主持人朱軍滿含深情地說道:“前不久,當我們在準備今天這台晚會並收集相關資料時,西藏電視台的記者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99歲的藏族夏爾巴阿媽啦四十多年來每天都在自家小院裏懸掛國旗。3月12日,我們的記者專程去看望了這位老媽媽。”接著插播了喜馬拉雅山腳下的一個村落裏,一位藏族阿媽啦正將一麵國旗插入竹竿,和她的升旗助手一起把國旗升起在自己的院子裏之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