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的解說詞又響起了:這裏是中國、尼泊爾邊境的聶拉木縣樟木鎮幫村,這位99歲的藏族阿媽啦,四十多年來,她一直讓五星紅旗每天都在這個小院子裏飄揚。如今,她年事已高,羅布支書就成了她的助手。阿媽啦告訴我們,50年前,她作為一個翻身農奴,第一次看到了來解放他們的金珠瑪米手中的五星紅旗;當她分到土地的時候,又在土地證上看到了五星紅旗。從此,阿媽啦認定了五星紅旗能給自己和鄉親們帶來幸福!這麵國旗就在她的院子裏高高飄揚。當問起心願時,阿媽啦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因為她年事已高,去不了啦!她就希望我們能從首都北京給她帶一麵更大更新的五星紅旗,國旗班的戰士們也聽說了阿媽啦的事跡,非常感動。經上級批準,我們決定送給阿媽啦一麵國旗以表達戰士們對她的崇高敬意。下麵我們榮幸地邀請到了天安門國旗班升旗手代表和國旗阿媽啦所在村的支書羅布,有請他們上台。
這時指針正指向9:15,次仁曲珍阿媽啦的畫麵也出現在電視上。
也就在此刻,一身藏裝、中年白發的幫村羅布支書,專程代表次仁曲珍阿媽啦來接旗,從舞台的一側走了上來。三位來自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的威武士兵,捧著一麵折疊整齊的五星紅旗從舞台的另一側也走到了舞台中央,說道:“這是一麵經特批贈予次仁曲珍阿媽啦的‘共和國第一旗’。”
是呀!阿媽啦現在年歲已高,雖不能親自來到向往已久的北京,但阿媽啦的精神與國旗同在,與祖國同在。阿媽啦這種純樸的愛國情懷,那執著而樸實的舉動,深深地感動著當時在場和電視機前的所有觀眾,被她對國旗的無限深情感動了,也被這麵曾在天安門廣場上空飄揚又將遠赴遙遠邊疆的“共和國第一旗”感動了。
9:20,當羅布支書用顫抖的雙手從國旗護衛隊戰士手中接過那麵國旗時,電視機前的阿媽啦與在場的幫村群眾激動不已,更讓老人家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其實,在北京“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50周年紀念晚會”開演前,幫村已接到了通知,就在阿媽啦的家裏舉行了全村收看電視活動。
這天,阿媽啦穿戴一新,容光煥發。天剛擦黑,阿媽啦狹小的房間裏已擠滿了周圍的鄰居。當電視屏幕上出現羅布的身影時,阿媽啦手指電視,用微微顫抖的聲音問道:“這是我們村的羅布支書嗎?”
在場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發出同樣的疑問,阿媽啦的願望能實現嗎?突然,電視屏幕上出現了北京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把國旗交到了羅布的手上。老人家不停地問旁邊的人:“這麵國旗真的是給我的嗎?這是真的嗎?”大家一次次地告訴她,這是真的,羅布支書肯定會從北京帶回來。
阿媽啦不停地用削瘦的手指梳理著頭發,時而又拽拽自己的衣角,好像馬上就能看到這麵國旗似的。手足無措的她不時用手擦拭著眼角滲出的淚花,臉上的皺紋也似乎舒展開了好多。
老人家忽又站起身來,拿起糖果和奶渣往大家手裏塞,一個勁地讓大家分享。平日裏腿腳不利索的她,今天好似突然年輕了很多。此時,羅布從北京打來了電話,村民們紛紛問他參加晚會的感受,阿媽啦搶過電話,衝著話筒喊:“歐勞(意為“孩子”)要記住,你一定要把我的國旗好好地帶回來!”
天安門國旗護衛隊贈送的國旗,是次仁曲珍阿媽啦一生中見過的最大最美的國旗。難怪老人深情地一直盯著畫麵上羅布捧起的國旗,許久都舍不得移開放光的眼神。
此時,又響起朱軍的聲音:讓天安門廣場上飄揚的五星紅旗,在祖國邊陲的一個農家小院裏陪伴著99歲的阿媽啦,迎接百歲壽辰,迎接新中國60華誕!
朱軍的話贏得了在場流著熱淚的觀眾們一陣接一陣掌聲,掌聲響徹雲霄。
國旗情結,國旗故事,從喜馬拉雅山麓的樟木鎮流傳到拉薩,又從拉薩流傳到首都北京。然而,天安門廣場升過的國旗屬國家文物,將逐一編號蓋上印章,由天安門管理委員會保存。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每一麵國旗將交由國家博物館收藏,規定不得贈送任何單位和個人。可國旗阿媽啦的故事,感動著我們一級一級的領導,這是破例逐級批準的呀!
國旗阿媽啦和日喀則領導、羅布合影
原來,阿媽啦的故事傳到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的官兵耳中後,他們也為之深深感動。於是產生了送她一麵國旗的想法。當得知這年3月28日要在北京舉辦“走向陽光——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
放50周年紀念”文藝晚會時,國旗護衛隊決定在這一特殊時刻贈送一麵國旗給她,為了給她一份驚喜,事先知道此事的大家並沒有告訴她。
阿媽啦很久以來的夙願就是有一麵更大的國旗,曾經的夢想終於在3月28日如願以償。
第二天一大早,好多村民都來向阿媽啦祝賀,可是門敲了許久也不見開,大家怕出事,急忙翻牆進入院子,阿媽啦從房子裏走出來,抹著眼說道:“我昨晚激動得一宿沒睡,早晨剛剛掛完國旗回屋躺下還沒有多大一會兒呢。”
4月3日,羅布有些激動地說:“我接過國旗的那一瞬間,感到激情振奮,說不出話,我呀渾身發抖!”還沉浸在那一刻時光裏的他打完電話,讓阿媽啦那句“歐勞要記住,你一定要把我的國旗好好地帶回來”的話語震住了,覺得身上肩負的重擔不輕,怎麼樣安全地把這麵比生命還重要的國旗帶回家已是天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