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透析
桂小歡是安徽桐城一家布輪作坊的老板,他所生產的布輪是給鞋底打光用的一種專業用品,每個售價在30~80元,一般一年一結賬。這次貨物送完後,桂小歡的20多家溫州客戶給他打了13.1萬元的欠條。這是桂小歡全家辛苦一年多賣出的產品總額。
2002年10月底的一天,賣完貨的桂小歡從溫州乘夜班長途車回安徽老家,為的是抓緊再生產一些布輪發往溫州。作為一個小生意人,賣出13萬餘元的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誰知,桂小歡的包在回家的車上丟了,裏麵裝著客戶們打下的36張欠條,那意味著桂小歡辛苦一年的13萬元錢沒有了。桂小歡瘋了似的找,但還是沒有找到。得知這一消息的老伴一下子癱在了床上,半天都沒反應過來。
沒有了欠條空口無憑,那些溫州老板會相信自己一個外地小商人的解釋嗎?桂小歡感到有些絕望,但不去要賬,也就意味著自己血本無歸了。這時的桂小歡想:反正“死馬當活馬醫”吧,再回溫州一趟,碰碰運氣,要回多少算多少。於是桂小歡硬著頭皮去了溫州,一家一家上門重新補開欠條。
桂小歡的第一個去的是較為正規的泰馬鞋廠,經理陳海永知道情況後說:“欠條丟了?多少貨沒結賬?誰收了貨就叫誰補個條吧。”桂小歡沒想到“要債”居然這麼輕鬆,心裏一陣狂喜,馬上就去財務室補了條,領了錢。
桂小歡趁熱打鐵,緊接著又一口氣跑了四家大型鞋廠。這些廠子因為都有存底或電腦記錄,不費一點周折,或給他補了欠條或付現款。一上午,桂小歡就收回了3萬多元錢的損失,臉上笑開了花,可隨即又愁成了苦瓜:因為有相當一部分欠條是一些小廠開的,那些小廠的欠條是隨手開的,不像大廠那樣有存底,更談不上什麼電腦記錄,他們會不會不認賬呢?
桂小歡下午開始拜訪那些較小規模的工廠,第一家是個女老板的鞋廠,女老板知道他的來意後說:“條丟了就丟了唄。隻要貨送來了,我們承認就是,但我記不清具體金額是多少啊!”
桂小歡心裏一陣涼,但又怕一旦鬧僵了,她一分錢不認自己也沒法,隻好小心翼翼地說:“老板娘,你說是多少就是多少吧。”女老板說:“哎,你話不能這麼說,我們都靠做生意賺錢,都要講求個誠信。別以為你的欠條丟了我就賴你的賬,不可能的。”後來女老板在桂小歡的提示下想起了金額,痛痛快快地將錢付給了他。
信用是什麼?信用就是金錢。正如李嘉誠所說:“一個企業的開始意味著一個良好信譽的開始。有了信譽,自然就會有財路,這是必須具備的商業道德。就像做人一樣,忠誠,有氣節,對自己所說出的每一句話,做出的每一個承諾,一定要牢牢記在心裏,並且一定要能夠做得到。”一個誠信的人,一定會得到豐厚的回報,因為他得到了義,即得到了人心,得人心者的天下,得人心者也能得到天下的財富。
唯有誠信,才能通天下
沒有誠信通,就沒有今天的阿裏巴巴中文站點。
整個網站這幾年走下來,我感謝大家。沒有誠信通,就沒有今天的阿裏巴巴中文站點。感謝所有為誠信通這個產品,所有為誠信通這個網站服務做出貢獻的人。我可以這麼講,沒有阿裏巴巴B2B、中國供應商、誠信通,就沒有淘寶、支付寶,沒有阿裏軟件,更不可能收購雅虎中國。
但是如果說我們不走出自己的圈子,一味以銷售為驅動,而不是以使命感為驅動,不幫助別人成長,不幫助別人創造價值,我們越往前走就會越擔心。所以,希望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高度認同,誰是我們客戶,我們幫他們什麼。
——摘自《馬雲:2007年6月ccbu動員大會演講》
背景分析
2001年年末,B2C網站My8848轟然倒塌,直接將網絡信用推向崩潰的邊緣,這是中國的網絡環境變得非常浮躁的一個縮影。當時許多網絡公司紛紛從免費網絡服務向收費服務轉型,單方麵撕毀了之前承諾的免費協議,網絡信用岌岌可危,中國電子商務在發展初期就遭遇了誠信危機。
另外,由於各電子商務公司降低門檻和擴大規模,難免魚龍混雜,平台上各類客戶的品質和規模肯定良莠不齊,甚至有些企業會渾水摸魚,以次充好,影響整個虛擬市場的大環境。因此,誠信問題被推到台前,成為馬雲和阿裏巴巴不得不馬上解決的難題。
阿裏巴巴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重塑網絡信用。馬雲認為,在B2B領域,最終決定勝負的不是資金或技術,而是誠信。國內在線支付係統的不發達、郵政網絡的滯後、誠信環境的缺位,使得安全支付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大瓶頸。如果誠信體係不建設好,電子商務信息流就會變得毫不值錢。
馬雲雖然十分善於發現問題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2002年3月,他力排眾議,和信用管理公司合作,啟動了“誠信通”計劃。這樣,一雙緊握在一起的藍色小手的標誌,出現在阿裏巴巴中文網站部分會員的商鋪頁麵上,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誠信通。
該計劃主要通過第三方認證、證書及榮譽、阿裏巴巴活動記錄、資信參考人、會員評價等5個方麵,審核申請“誠信通”服務的商家的誠信。“誠信通”雖然隻是一個軟件,但它承載著誠信的記錄和評價。該計劃實施的結果顯示,誠信通的會員成交率從47%提高到72%,這是用傳統手段,而非技術手段解決網絡商家之間的信任問題。
對確保誠信通體係的可靠,阿裏巴巴對申請成為誠信通會員的客戶有嚴格的審核程序。企業的資料,除了它的資質,還包括它提供的別人對它的評價和其他會員對它的負麵評價,阿裏巴巴都會在網上公開,而且不會刪除,一個誠信通客戶想要了解另一客戶是很簡單的事。如此一來,所有的客戶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都必須為自己的誠信埋單。
做企業如同做人,聲譽和誠信對企業的發展同樣重要。因此,馬雲十分重視電子商務平台內的企業是否誠信經營,通過推出“中國供應商”,推行“誠信通”計劃,打造了中國企業的誠信,同時也樹立了阿裏巴巴的誠信。
拓展透析
“誠”是所有道德的根本,不誠無以為善,不誠無以為君子;做事情沒有誠信,多半也成功不了;不以誠信對待他人,到最後也難以獲得他人的真心。在現代社會中,誠信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我們知道,人們之間的社會行為從功能上說,以合作活動和交換活動為主。例如工廠、農村、機關、公司中,人們的工作都以合作的方式進行,甚至在一個家庭中也少不了合作。交換與傳遞在合作中必不可少,最典型的是在商業領域,買賣、委托、招聘、雇用等,而幾乎每一種合作或交換都涉及守信、守約。
個人與個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則體現了守信守約的多層次性。現代社會,除以法律的硬性規定來保障交換行為的可信外,一個人隻有靠長時期的立誠守信行為才能建立起信譽,信譽本身是有價值的,它是一個人、一個企業的通行證、信用卡,處世講求誠與信,這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在現代社會的座右銘。
但是,現在許多人似乎對充斥在周圍的坑蒙拐騙習以為常,有的人對以騙為能的“能人”佩服得五體投地,有的人甚至認為“無商不奸”,於是,在生意場上屢屢出現坑蒙拐騙、賴賬害人、欺生宰熟、製假販假的卑劣行徑。這種人自以為聰明,實際上是愚蠢至極,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既害人又害己。
溫商在誠信方麵,也經曆了一個知恥後進的過程。著名的“柳市黑潮”和“火燒武陵門”事件,使溫商的市場信譽降到了零點。前者是指柳市質量低劣的低壓電器;後者是指在杭州武陵門市場5000多雙劣質溫州皮鞋被付之一炬。這兩件事情給溫州帶來的影響極大:不僅工廠被查、店麵被封,產品被毀,合同作廢,一時間,溫商成了欺詐、奸商的代名詞,溫州貨也成了假冒偽劣的代稱。
信用缺失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使溫商明白了誠信的商業精神的重要性,他們清楚了憑借什麼才能從市場中得到真正的回報和長遠的財富,現在的溫商已將誠信視為自己經商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