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沒有結束的故事(2 / 2)

於1995年完善的人民政協三大主要職能,劉誌忠對此有充分的理解,並實行有道。他說,政治協商有方,指的是程序化,尤其體現“協商於決策之前”的特色。從年初就開始有序安排市裏大事來政協協商,政協進行相應的調研和建議,如提高城鎮化發展水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全由此派生;民主監督有力,指的是彌補此方麵的不足;參政議政有為,說的是實效問題。

因為履行三大職能被賦予了新的活力,在重慶市政協,“民主監督有力”成為一塊閃閃發光的金牌。2004年,市政協首次對市級政府部門進行民主評議。開初,劉誌忠主席說起這事,很明確地對負責《重慶政協報》工作的我說,這是一次嚐試。

這一嚐試,便很有了些頭緒:準備、調研、評議、總結,四個階段,一個也不能怠慢。年初,學習考察福建省、深圳市政協;歸來,又與部分區縣政協座談,因為他們已經先行走過民主評議的路子;然後製定出《關於開展民主評議市級有關部門工作的實施辦法》。9月中旬至10月下旬,首次組織民主評議,對象是市外經貿委,內容是他們的工作。市政協領導分別帶領5個評議調研小組,深入到23個市級單位、17個區縣、34個企業進行調研,召開了52次座談會,麵向市政協委員發放調查問卷805份,又赴天津、陝西、四川等省市學習考察外經貿工作,最終形成《政協重慶市委員會關於對市外經貿委工作的評議意見》和3份評議材料、5份調研報告。

這次民主評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市委常委會專門聽取評議工作準備情況彙報,市委主要領導對評議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分別參加評議動員會和評議會,並作重要講話。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嚐試:被評議部門的艱難得到理解和幫助,矛盾得到疏導和化解,而人民政協在老百姓心中,有了“一杆秤”的形象。在劉誌忠任期內,有兩次這樣的民主評議,一次是前麵已講述過的、關於對外貿易環境的,一次是關於重慶藍天工程的,都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範疇。這在全國省級政協,也屬先例。

(原載《重慶政協報》2009年9月25日,總第1649期)後記易超(重慶市政協委員)我們既不是多黨製也不是一黨製,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製。怎麼合作?《滄白堂的故事》就是一部多黨合作的曆史,就是一部最最生動的活教材。“滄白堂不曾飄過”,它永遠銘刻在政協人的心裏。

成竹老師是一政協委員: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居廟堂之高憂其民,處江湖之遠憂其君。她說:“要用《滄白堂的故事》,為人民政協存一段史,為團結民主謳一曲歌,為六十華誕獻一份禮。”

為了把這本書的故事寫好,她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打撈,她在巴山蜀水的溝溝坎坎中奔波,是先輩的執著激勵著她,還是她太愛自己的這份事業?她愛政協,22年的風風雨雨,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整個曆程。她愛寫作,寫了大半輩子也沒寫夠。寫人,寥寥幾筆,栩栩如生;寫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寫景,樸實無華,卻讓人猶如身臨其境。這就是功力了。本書收集了成竹老師2009年2月13日至2009年9月25日、共33期在《重慶政協報》上連載發表的“滄白堂的故事”,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作者在追求其史料價值的同時,更為我們提供了一道道可口的文化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