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切實而可行
一位女生報考師範學院外語係專業,筆試成績不理想,很有可能被刷下來,剩下的一絲希望就是看她在麵試時表現如何。
負責入學麵試的老師通常要問考生一個相同的問題:“你為什麼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大多數的考生都千篇一律地回答:“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是崇高而光榮的職業。”
當主考官循例對這個女生進行提問時,女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讀小學時,我人生的目標是當一位偉人;讀中學時,我覺得自己缺乏成為偉人的天賦,於是我將人生的目標定位在做偉人的妻子上;但現在我覺得做偉人的妻子機會太渺茫,所以我對自己人生的目標做了調整,決心做偉人的老師。”
聽了女生這番話,主考官滿意地點了點頭。他高興地宣布,這位女生順利通過麵試,她被破格錄取了。
人應該務實一點!當我們建立了確定的理想和決心要達到這個目標時,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它就是這個目標切實可行嗎?
不肯實際地掂量自己的能力,總對自己要求過高,總想做到最好,有時是不現實的。例如,你想成為一位偉人,可你又沒有具備成為偉人的種種能力和實力,到頭來,你的這個目標與現實條件差距太大,隻能淪為空想。所以,確立目標時,認識到現實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使要達到的目標切實而可行,往往需要注意:
①目標應用明確的詞句說明。
②廣泛的目標能合理地延伸為明確的短期目標。
③對於目標的完成,應該具備計算其成功程度的能力。
④目標應該對於你有實際意義,而且與你的價值和長期目標協調一致。
⑤給每個雖然緊張但並非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訂立一個完成的期限。
⑥辨認你所有目標中隱含的能力目標,這樣你才知道你應該加強什麼。
⑦顧及環境,這樣你的目標才算實際。
⑧辨別不同的目標的重要性,衡量後製定優先順序。
⑨要簡單,3個深刻的目標勝過30個瑣碎的目標。
(5)具有挑戰性
一個真正的目標必定充滿挑戰性,正因為它具有挑戰性,又是由你自己所選擇的,所以你一定會積極地想完成它。
當你列出自己想成為的人、想做的事及想擁有的東西,又在每一項中圈出你認為最重要最具挑戰性的事情後,再嚐試找找看其他重要的答案,你可能會需要用不同顏色的筆在每一項中標示出兩三件對你而言重要的事情。
你需要相信,如果你被撞傷了,隻顧躺在那兒撫痛自憐,身上就會出現淤血塊,豁出去猛跑一陣,反而會另有所獲。
挑戰性的目標,必能激發挑戰性的精神,有此精神則無畏,無懼,無限成功!
成功需要計劃
千萬記住,凡事要有計劃,有了計劃再行動,成功的幾率會大幅度提升。
隻有行動,沒有計劃,是所有失敗的開始。
成功需要計劃,需要安排,還需要一定的程序。成功的程序通常是誌願、意圖、計劃、行動、力量、效果。沒有雄心壯誌,就不會有超越時空的意圖;沒有超越時空的意圖,就不會有無可比擬的計劃;沒有無可比擬的計劃,就沒有堅定果敢的行動和力量;沒有堅定果敢的行動和力量,就難以取得偉大的效果。從古至今,大事小事皆如此。
所以說,計劃是行動之父,行動是成功(效果)之母。
黃帝百戰征伐,周公禮典政製,秦始皇修築長城,隋煬帝開掘運河,都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行動。這些行動都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千秋偉業,如果他們沒有遠大的雄圖和計劃,就不會產生巨大的力量,也不會取得巨大的效果。
英國百年戰爭,美國獨立革命,中國辛亥革命,法國大革命,日本明治維新,土耳其複興運動,都是由於領導者有遠大的計劃和宏大的誌願,才有劃時代的豐功偉業,成為後世景仰的紀念碑。
在一個遠大的計劃之中,每一件大事都有它的計劃,分門別類,按部就班。而每一大計劃又有若幹階段的獨立計劃,每一獨立計劃,前後彼此,都有著密切的聯係,並且是相互銜接的。
例如一次戰爭,應有整個計劃,而每一次戰役,又有每一次的計劃。
一個國家建立後,有整個建設計劃,而每一部門,又有每部門的建設計劃。如政治建設計劃,經濟建設計劃,農業建設計劃,教育建設計劃,國防建設計劃等等。
計劃中又有按時期、種類的分別計劃,國家是這樣,個人也是這樣。
一個人有一生的計劃,一年的計劃,一日的計劃;一件事又有一件事的計劃,然後按計劃行事,按時計功,自然有所成就。
沒有成功的人都沒有計劃,所以有人說:“沒有計劃,就是正在計劃失敗。”你是否也正在計劃失敗呢?當然,沒有人願意計劃失敗,但是,你可能犯了這樣的錯誤——沒有計劃。
成功的人士都是善於規劃他們自己的人生,他們都知道自己要達成哪些目標,擬訂好優先順序,並且擬訂一個詳細計劃。為什麼要擬訂詳細計劃呢?因為計劃百密一疏是沒有用的。你可能不會被大象踩死,但你可能會被蚊子叮到。蚊子就是你疏忽的地方,你的計劃一定要詳細,要把所有要做的事都列下來,並按照優先順序排列,依照優先順序來做。
許多作家創作作品的時候,規定自己每一天需要撰寫多少字數,需要搜集多少資訊,需要查閱多少資料,需要真正具體完成的是多少,把它分割下來,每天固定的時間一到就照著計劃進行。
你應知道,有的時候沒有辦法百分之百按照計劃進行。但是,計劃可以提供給你做事的優先順序,讓你可以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你需要做的事情。
有位年輕的警官叫史蒂文森,有一次在執行任務中,他被罪犯用槍射中左眼和右腿膝蓋。半年後,當史蒂文森從醫院出來時,眾人都不認識他了,那個曾經高大魁梧、雙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夥子完全變了,變成了一個又跛又瞎的殘疾人。
當一位記者問他:“你以後將如何麵對生活呢?”史蒂文森說:“我知道犯罪分子到現在還沒有被繩之以法,我想親手抓住他。這是我今生的計劃。”從此以後,史蒂文森不顧他人的勸阻,參與了抓捕那個歹徒的行動。他幾乎跑遍了整個法國,甚至有一次為了一個渺茫的線索獨自一人乘飛機去了日本。
8年後,那個歹徒終於在非洲被抓獲了。其中,史蒂文森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慶功會上,他再次成了英雄。很多媒體稱讚他是整個法國最堅強、最勇敢的人。
史蒂文森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
失去一隻眼睛,或者一條健全的腿,並不要緊,但我們不能失去對人生的思考,不能沒有計劃。沒有計劃,就沒有一切。
在人生當中,你沒有辦法做每一件事情,但是你永遠有辦法去做對你最重要的事情,計劃就是一個排列優先順序的辦法。當你把優先順序排定之後,還要徹底執行,保證成功,不達目的絕不善罷甘休。
今天有很多人在分析未來方向的明確性與不明確性,但不明確性到底是指什麼呢?為什麼會產生不明確的問題呢?想人類總是希望未來能夠很明確地掌握在自己手裏,但是要明確它是否遇到什麼困難呢?
今天的這個世界,的確是看不透將來究竟會有什麼變化,什麼時候會以怎麼樣的形態發生?誰也不知道,所以在今天是沒有辦法考慮到未來,未來是充滿黑暗的,這裏我們不得不展開我們的計劃工作,這時候就會產生不確實的問題。
解決問題都是以人的意誌為主。要這樣做、要那樣做,並不是神或別人在做決定,而是以自己的意誌去實行。這就產生了明確性,因為它確實能變成這樣。
成功人士的計劃為什麼能夠實現呢?這其中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是,為了使計劃實現而徹底實行。如果僅僅是計劃或是隻有思考,那麼什麼都不會實現。為了要使計劃實現,往往有許多事情應當互相配合,由此而產生的很多問題,如果有耐心地——去克服,那麼計劃也就可以實現了。
千萬記住,凡事要有計劃,有了計劃再行動,成功的幾率會大幅度提升。
隻有行動,沒有計劃,是所有失敗的開始。
你需要什麼樣的計劃?或許你需要的不隻是十年的計劃,或許你需要的是五年的計劃,或許你更需要的是每年的計劃,每月的計劃,每周的計劃,或者說就是長期計劃、中期計劃、短期計劃。
計劃是成功的保障,計劃是成功必備的條件。如果你是一邊走路,一邊計劃,效果已經大打折扣了。台灣第一位研究神經語言學的激發心靈潛力專家陳安之先生曾經提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要做的事情變成一種習慣。因此,他們的成就總是超越別人。
為了成功,你需要設立嚴密的計劃。
掌握事情的重點
掌握事情的重點,越是重要的事,就越優先處理;越是不重要的事情,就越延後處理,甚至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