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完美之破(1 / 2)

長安大舞台首演一直在順利進行。

長安城外的朱雀大街傳來更夫的打更聲,已經是子時已到。

作為今晚最高潮的歌舞樂三位一體的大型單元節目,《霓裳羽衣曲》被安排在了節目最後出場,而這個節目也是秦戈和蘇小蓮集中了全館最出色的歌舞樂演員精心編排,蘇小蓮和秦戈希望藉此可以給所有來賓留下一個難以磨滅的印象。

燈火更加燦爛。

花香更濃。

所有的演出人員和觀眾此刻也全都進入了一種近乎忘我的亢奮狀態,這樣的節目,這樣的場合,是他們平生頭回所見,自然也是終身難忘的。

在所有人群中間,端坐著一個身材奇偉的男子,一襲純白長衫,一頭烏發在頭頂輕輕地挽了一個發髻,一定長安城青年書生常戴的帽子赫然其上。

濃眉。

星目。

朱唇。

他的臉上偶爾會露出一絲笑容,卻仿佛顯得有點牽強似的。

或許是場子裏人太多之故,氣氛和空氣一樣有點燥熱,青年書生不時地搖動手裏的折扇。

舞台之上,今晚的王牌節目已經開始了。

一個獨唱演員。

四把樂器。

十三個歌舞演員。

擔當獨唱的是原來青雲館的第一金嗓,胡姬花。

而四大樂器則是阮小小的簫,封三娘的箏,言素錦的胡琴,當然還有秦戈的琵琶。

幾乎是四大鎮館寶藏。

按照蘇媽媽的說法,四大樂器無論哪一個在長安城都可以排的上前三的位置。

四大樂器聯手,效果可以想象。

蘇媽媽對此抱以厚望。

秦戈也是。

隨著樂師的手勢一起,首先進入耳朵裏的便是阮小小的簫。

簫聲午夜,空靈而寧靜中透著難以掩抑的憂傷,仿佛一個深宮後院的女子對月凝望,歎息連連,空氣之中也頓時仿佛起了無盡的惆悵。

獨孤伽羅的心也跟著一陣憂傷,這個夜晚她想起了宮中那些跟她一樣的女子,但是,他們自從進宮之日開始,時至今日,卻都未曾見過皇上的一根頭發絲,更別說雨露均沾臨幸生子了。

皇上是她一個人的皇上,後宮也是她一個人的後宮。但是,今晚阮小小的簫聲,卻突然喚起了她的這份憂傷,令她想起了宮中的那些女子,還有她們貌似華麗實則淒苦的一生。

簫聲漸弱,一生箏鳴,卻是封三娘的箏已經加入。

曲調也隨即開始上升。

一個女人的聲音仿佛從天邊響起,然後飄然而至。

無跡無痕。

卻又油然而生!

座中那個折扇綸巾的男子,心頭卻是突然一動。

他的目光也循著聲音而去,直到他看見那個在舞台上忘情歌唱的女子。

胡姬花。

這個原本來自西域的胡人女子,歌聲就仿佛一把梯子,一級一級的往上攀登,天空沒有盡頭,她的音域仿佛也沒有盡頭一樣。

原本是一首華麗妖媚的宮廷樂曲,此刻在胡姬花的口中唱出來,卻是又多了一絲空靈和大氣,仿佛一個深宮裏蟄居多年的女子,似乎在竭力掙紮著什麼,直到某一日突然了悟人生。

歌聲仿佛有尾巴,鑽入耳朵裏,令人癢癢難以自持。

一段唱罷,間奏再次響起。

首尾連貫,黏而不滯。

樂器已經換了另一種聲音,卻是言素錦的胡琴。

言素錦也是原青雲館數一數二的美人,是蘇小蓮帶出來的第四位花魁,但是無奈年事漸高,姿容漸去。

但她的琴藝卻並沒有隨著歲月的消失而減退半分,相反,光陰如釀,她的琴藝也越發的爐火純青,入的耳中,仿佛一杯千年的純釀。

聲不醉人,人自醉。

胡琴的出現,將箏的高昂情緒漸漸安撫,歌者的聲音漸漸再起,似乎她也感受到了胡琴的安撫,情緒漸漸平和,但感情卻是越大的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