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後重壓(下)(3 / 3)

頓時,滿堂命妃們盡皆大喜!東察公主也大喜。太後還是反對了明前為後啊!

楊皇後勉強地笑著說:“這時間可就拖得長了。太子已經二十歲,還未娶親……”

董太後向她淡淡一笑:“別急。我這個老婆子會盡快解決此事的。不耽誤太子娶親。”

明前心中暗歎,跪下道謝:“如此最好。太後主持公道,明前必然能在天下人麵前得回了清白身份。明前多謝太後恩典,一切都謹遵太後的懿旨。”

真是聰明人好說話。

兩個人同時麵露微笑,眼光相對心中森然。

董太後贏了大半局麵,心中舒暢。笑盈盈地伸手招呼老女官:“我記得元熹最寵愛的錦衣衛,就是發現案子救範瑛回朝的那個,長得跟個大姑娘似的漂亮小夥子。叫什麼來著?”

“叫‘崔憫’。現在還是錦衣衛指揮使之職,在前線領兵。”

明前心裏咯噔一下,覺得身上儲了半天的熱汗一下子披下來了。她撐住身體站得挺撥,心神不亂,坦然笑道:“我與太子已經派人去前線召他回京。我想當麵感謝他的救命之恩,給他封賞。”

董太後很滿意:“這樣做很對。你們都是又懂事又會做事的好孩子。崔憫當年審判了你那件舊案,抓住了劫匪,救了範瑛回京。他肯定知道些內情,我們一問他便知。”

命婦們齊聲稱是,明前與楊妃也相視微笑。這場禦花園的接見終於告一段落了。女官太監們領著各位貴婦欣然入席,共同慶祝新皇後入宮。

明前臉上帶著笑,卻覺得背心潮潮的,全身都在燥熱。汗水一遍遍得打濕了內衣,仿佛浸透了外麵的禮服就要暴露到人前了!

——這番對話雲淡風輕,底下卻暗流洶湧。如狂風巨浪般的打碎了整座禦花園。花園裏處處是美人美食和笑臉盈人。卻無疑於一場刀不見血,凶猛狠毒得廝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撲麵而來的霍霍刀光!

所有人都來摘勝利果實了,所有人都來報仇了。

王太後恨透了她!傳言中她是和朱元熹並肩捆綁在敵國城頭的。她這個身體柔弱的女子逃得了活命,一個壯年男子朱元熹卻被萬箭穿心、燒成了焦炭。她本人還是敵國將軍的“侄女”,前線都是朱堪直父子的兵馬,誰知道在邊境城頭上發生了什麼,她又在裏麵如何翻雲覆雨?王太後對她產生了極度的憤怒和殺機。她懷疑她與北疆眾人聯手殺了朱元熹,還想嫁給太子執掌後宮。她不會讓她輕易如願以償的。

董太後也明顯得不讚同太子與範瑛的婚事。她和她身後的全大明貴胄圈子都很厭惡這種名聲巨大、帶著風頭的傲骨女子進宮,攪亂後宮的秩序。也不願意讓代宗選擇個“自己人”做皇後。董太後和清流內閣還沒有放棄與代宗爭奪政權。而且,她已經詳細了解了這件“小女孩幼年被拐判案時沒確定誰是真範瑛”的案子。開始懷疑她的身份,是魚目混珠的假範瑛了。兩邊相加,她寧可錯殺三千,也不會放過一個嫌疑。她不會讓嫌疑人做皇後。

兩人先後過了三招。董太後先借口對她不熟悉,楊皇後極力證明他們是自小婚約。而後又對她兩年的鄉女生活起疑,暗指她身處鄉間不清不白的難做皇後。明前就順手把北疆的鳳景儀、太子都拉出來抵擋,太後總不能質疑代宗和太子自己吧。之後明前不得不主動提及亡父範勉的功績,董太後隻得讓步,認可了忠臣之女可以做皇後。但最後她卻拋出了最有力的一招。範勉之女可以做皇後,假範瑛可不能做皇後!明前想嫁太子就得先證明案子沒判錯她是真範瑛才行。

一場惡鬥,真是環環相扣,步步緊逼;句句話見血,刀刀都致命啊!

董太後不愧是宮廷出身的鐵腕女人,手腕高明,心機深沉,見微知著又凶頑得絕不後退。

明前覺得渾身一陣冷一陣熱的,頭都隱隱作痛了。她鬥不過董太後的,楊皇後有些擔憂地看看她。

禦花園的百花花木間又走出來了一位華麗宮服的女子。豔紅色的宮裝明亮耀眼,雲髻高聳,周身都是珠光寶氣錦繡綢緞。她拖著長長的墜地披帛輕快地越過眾人,撲到了兩位太後禦座前。嬌聲叫道:“兩位母後,女兒向你們行禮了。祝母後們萬壽無疆。”

兩位太後笑逐顏開地扶她起身。錦繡宮裝女子笑吟吟地站起身,依偎在董後身邊。

宴席中的明前坐在楊皇後身旁,閑閑得抬眼看去。猛然間打了個激靈,渾身又出了一層重汗。

那女子明眸皓齒,有一張豔若牡丹的端莊美豔的臉,一身如火般的紅彤彤宮裝襯得她富貴華麗明豔過人。有點熟悉,她似乎認識!明前猛然間想起了,這赫然就是兩年前與她分別的大明長公主益陽公主——朱益陽。

明前長長得吸了口氣,從頭到腳都涼透了。兩年來悄無聲息的朱益陽,竟然從北疆走過了萬水千山回到了關內。又回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