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找借口,借口總會來的。如果想找事,也能找到事的。天底下沒有比想找事更容易找的了……接下來車隊很平靜,人們各司其職得忙碌著。隻出現了個小意外,小梁王的隨從王芝王提督失蹤了。
車隊過了大泰嶺後,王芝王提督就沒有再露麵了。人們最後看到他時,是在強盜打劫的雨夜,範小姐騎著馬衝出重圍,小梁王追趕她而去,王提督就緊跟其後地追出去。卻被錦衣衛薑千戶、柳千戶跳起來撞下了馬。三個人同時滾下了山坡。後半夜,兩名錦衣衛千戶悄悄得跟上了錦衣衛大隊,王芝王提督卻不見了。
小梁王招來兩名錦衣衛千戶詢問,薑、柳二人答道,他們後來看清楚是自己人,就住手不打了。之後分手,他們沿著一側山梁追趕錦衣衛大隊,王芝王提督則沿著另一邊山梁翻過山去追小梁王。現在想想,那道山梁好像就是滑下大片泥石流的高山。
小梁王和劉靜臣冷峻地看著兩位遍體鱗傷的錦衣衛千戶,一言不發。益陽公主和錦衣衛同知也坐在旁邊旁聽。之後梁王笑了,點點頭說知道了命他們退下。兩千戶忙施禮退下,一瘸一拐地跟著崔同知走了。張靈妙坐在旁邊斜睨著這一切,心裏幾乎放聲大笑了。王芝就是泰平鎮那晚親手把範明前埋進棺材的人吧!
所有人的心都繃得緊緊的,總覺得要發生什麼事似的。明前的心也懸著,經過大泰嶺後,她就強迫自己放下一切事,不多想不多看。每日都派人去問李執山和錦衣衛車隊有沒有收到京城來的給她的信。心裏卻隱隱覺得要出事了。
* * *
這趟往北行的公差,崔憫準備得很充足,人馬行裝帶得多,地圖也帶得很多,各地還有錦衣衛衛所接應,再加上得到益陽公主的支持,他得到了掌控車隊的大權。這一路上以他為首由他安排行程。
過了大泰嶺,前麵便是山西和陝西省兩省,算是靠近了北方。從北疆來保護梁王的人馬就在陝西省邊境等著。小梁王便有些坐不住了,他指點了一條更快捷的近路,崔憫還是堅持按他的預訂道路走,惹得梁王很不快。
他兩人的年齡相當,又都是傲氣盈天的人,骨子裏都是輕狂少年。就是身份職位有點差別。他是天皇貴胄,是超品千歲親王。他是天子親軍的首領,為三品官員。身份職務距朱原顯這位北疆藩王和北方軍少帥錯了好幾個等級。而且越接近北疆,梁王的重要性和勢力越大,兩個人的輕重強弱便有些差距了。
小梁王對崔憫的態度更詭譎陰鬱了。一是王芝失蹤之迷;二是崔憫對他指點行程的不信任;三就是崔憫還有“監守自盜”得搶他的女人的嫌疑。兩撥人馬就有些互相看不順眼了。還多了個鬼機靈的張靈妙,天天哭鬧著讓他收拾崔憫,所以“是可忍孰不可忍”,小梁王臉上無恙,心裏翻騰著一股無名妄火。
崔憫是個心思機敏的人,在名震天下的伍大太監跟前養大,連皇帝都額外看待。怎麼會瞧不出梁王的厭惡之情?他心性剛強絲毫不懼。
——人們都在等一個契機。
這日便來了機會。車隊落腳在山西省旁的小庚縣驛站,接到了後方京城送來的一批驛報和書信。公主、崔憫和李執山等人都收到了京中來信。隻有範明前沒收到信件。明前有些驚訝。她分別從李執山和錦衣衛的路子各寄給父親一封信。裏麵用暗語寫了她想解除與小梁王的婚約,請父親同意並早做準備。為什麼沒有回音?現在她離京一個月,還未到與父親約定好的上書時間。範父不回信,是發生了什麼意外?明前的心一下子忐忑了。
崔憫等來的信件卻是皇帝八百裏加急快報傳來的諭旨。元熹帝親下諭旨,傳給崔憫。因原錦衣衛指揮使劉有節調任提督九門總統領。現錦衣親軍無官長,因崔憫忠勇耿直,賢能守義,堪以大用,特加封錦衣衛指揮使,令其掌管南北鎮撫司,衛內刑獄,賦予其巡察緝捕百官之權。
諭旨到達車隊,車隊整個轟動了。崔憫與益陽公主等人設香案恭領聖旨,並賞賜了頒旨的太監們。小梁王等人回避了。接旨後,公主喜極而泣,崔憫平靜如常,李執山關公公等官員們紛紛道賀,人們都震驚不已。
錦衣衛指揮使是皇帝的心腹親信。大明朝的曆代指揮使不是皇帝的心腹愛將,就是寵信近臣,還有皇帝的奶兄弟親自擔任這職務的。都得是皇帝的最貼心人。此官權勢極大,天下人俱可偵緝拷問,隻需向皇帝一人負責。是滿朝武將中除了兵部尚書和各省都統提督外,最為緊要的職位。如今聖上卻給了這個二十歲的年青人。可謂是皇恩浩蕩,寵信至極。看來元熹帝對伍大太監父子寵信到了極點。
——二十歲的錦衣衛指揮使。監視百官偵緝天下。真真正正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