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誠不欺我!
這個叫程明前的小丫頭,居然也深諧這一套。在一群大男人裏哭得跟淚人一般,一幅孤苦無依的小白蓮花的可憐樣子。那一雙眼睛卻堅若頑石,如海底深潭,黑漆漆得滲人!淚眼婆娑中偶爾抬起眼瞧向他,卻又放射出“不準殺她”的凜凜寒光。竟然刺得他心中一跳,心馳意動。快繃不住勁了。
這個小女孩才是個膽大包天的小妖精!
這時候,錦衣衛們都露出了了然的神情,村長、村裏正更是一臉同情。這才是小女孩的本身想法啊,很愚蠢,很天真,卻很正常。一個沒見過什麼世麵的小孩,自然對養大她的潑婦很依戀很感激。隻記得了她的好,哪兒肯相信她是個壞蛋?這是小孩本性啊。
李氏滿臉羞慚地流著淚望著明前。這婦人在生死關頭走上一遭,再沒有了潑辣和凶悍氣。此刻又驚又怕,撲過去抱住明前嚎啕大哭。雨前也驚恐得緊緊抓住姐姐的手臂大哭,似乎生怕一撤手就會沒命了。三個人哭作一團。
錦衣衛們都微微皺眉,看向崔長侍,請他示下。倒不是他們這些硬漢子同情李氏,而是這個事太小了。像螞蟻一般的李氏小命,殺也殺了,不殺也就不殺了,掀不起什麼大浪來。首惡程大貴已鋤奸,小小的螻蛄就不用太計較了。管她李氏知情不知情,是不是同犯,都撼動不了大局。
說她知情,她就知。說她不知,她就不知!
有什麼打緊?更況且,這個哭得一塌糊塗的小女孩隻是感動於她的養育之恩,才為她一力做保。她如今已是丞相之女,歸家在望,又何必得罪這位未來注定是個貴女的人物呢。
順水人情,不做白不做。法也不過人情麼。
崔憫真的有些頭痛了,心裏懨懨的,像堵了塊大石頭似的。咽又咽不進去,吐又吐不出來,把他惡心壞了。不過,他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一看局勢滑向一邊,不好控製了,也不再執拗。就立刻下了絕斷:“即是如此,那我就暫且不殺她吧。把這三個人都帶到京城,交由範輔相和刑部商議之後再做處置。”
一句話出,鐵案落定。風平浪盡。
眾人盡皆大喜,李氏死裏逃生,摟著明前雨前放聲大哭。村長村裏正也鬆了口氣,不管怎麼說,不再死人了就是好事。也趕緊幫忙收拾,安排了村裏出了輛車馬,讓這僅餘的母女三人跟錦衣衛眾人回京。
人群忙碌中,明前擦去臉上的淚珠,抬起頭,卻正好跟崔憫的目光相對。一瞬間,兩個人都來不及收了各自的表情,都看到了對方的表情。
一個是驚疑憤懣,心事重重。一個人是坦然釋然,鬆了大擔。都落入了對方眼中。
兩個人表情不一,但眼光都是冷冷的,心裏都生起了一股新的滋味。
——不管怎樣,這個人可算是得罪慘了。
得罪也罷了。明前垂下眼,看著李氏婆娑的淚眼,遍體淋傷。覺得心裏也溫柔多了。李氏是不是賊人她不知道,但是她養育了她五年,對她有一份養育大恩。私塾的老夫子說過,“君子受人點水之恩,必湧泉相報”。她不是君子,但也有一點憐憫之心。程大貴拐了自己,他死了。他的婆娘李氏卻養育了自己五年,還活著。男人為非作歹,怎麼能讓弱女子被誅連受罰呢。搶匪可恨,她對李氏卻恨不起來。
讓她親眼看著李氏死在她麵前,她怎麼也做不到。她的心裏還充滿了憐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