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商貿打頭,流通興市――關於西安市經濟上新台階的建議(2 / 3)

3.從世界曆史發展來看

正是商業流通的擴大,刺激了近現代工業的誕生和發展。資本主義的簡單協作和工場手工業首先是14-15世紀在地中海沿岸萌芽的。為什麼呢?因為在封建時代的中世紀,當航海術發明以後,海路運輸就成了最方便、最廉價的運輸方式。歐洲與東方的商路,就是從意大利南部的熱那亞、威尼斯等沿海港口城市,經過地中海和紅海而到達印度、中國、南洋諸國的。西方的商人經過這條航路把呢絨源源不斷運往東方,從東方則販回香料、瓷器、茶葉、絲綢等珍稀物品。貿易的擴大,刺激了地中海沿岸城市的傳統手工業轉向了簡單協作和工場手工業。15世紀中葉,土耳其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切斷了西歐通往東方的這條主要商路,造成了地中海貿易的危機和意大利沿海城市的衰落。在航海術、天文學、地理學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歐洲人開始加速探尋通往東方的新海路,終於發現了繞過非洲南端好望角,穿過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到達印度、印尼和中國的新航路和穿過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並且完成了環球航行,證實了地圓說的假定。由於一係列重大地理發現,貿易成了世界性的業務,國際商路的起點從地中海沿岸西移到大西洋沿岸。開始是葡萄牙的裏斯本和西班牙的塞維爾興盛起來。16世紀,尼德蘭的安特衛普成了世界貿易和信用中心。17世紀,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取而代之。到了18世紀,英國的倫敦和利物浦又代替阿姆斯特丹成為全世界貿易、信用中心。國際貿易的興旺,又大大刺激了大西洋沿岸城市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和產業革命的出現。因此,交通運輸、商品貿易、金融信貸等,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強有力因素,必須善於抓住這些環節來刺激生產力的蓬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4.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看

馬克思主義認為,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因素中,生產是決定性的。生產既支配著生產的對立規定上的自身,也支配著其他要素。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的關係。但是,對此絕不能作簡單化、絕對化的理解。馬克思說過,既然交換隻是生產以及由生產決定的分配一方和消費一方之間的媒介要素,而消費本身又表現為生產的一個要素,交換當然也就當做生產本身的要素包含在生產之內。首先,在生產本身中發生的各種活動和各種能力的交換,直接屬於生產,並且從本質上組成生產。第二,作為用來製造供直接消費的成品的手段的產品交換,本身就是包含在生產之中的行為。第三,所謂企業之間的交換,從它的組織方麵看,既完全決定於生產,而且本身也是生產行為。隻有在最後階段上,當產品直接為了消費而交換的時候,交換才表現為獨立於生產之外。但是,消費的需要也決定著生產。因此,生產就其片麵形式來說也決定於其他要素。馬克思指出:“當市場擴大,即交換範圍擴大時,生產的規模也就增大,生產也就分得更細”。因此,“不同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每一個有機整體都是這樣”。可見,片麵地、單純地就生產抓發展生產,忽視流通、商貿、交換、第三產業的發展,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