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她們都堅信自己是愛他的(2)(2 / 2)

於是調查組拿出康錚和沈遠接吻的照片。是在林鐵軍抽屜裏發現的。林鐵軍顯然早就知道康錚和他老婆的曖昧。他或者也曾被你們的關係困擾,甚至威脅過你,這難道不是你殺害林鐵軍的理由嗎?

等等,等等,霏霏睜大驚恐的眼睛,望著康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調查組的人說,你們不僅是堂姐弟,更是靈肉相依的戀人。據我們所知,你們的肉體關係始終就沒有停止過……

不不,這絕不可能,霏霏無望地看著康錚,你告訴他們,不是這樣的……

隻要堂姐不快活,你就如芒在背。你的痛甚至比沈遠的痛,還要痛。所以,你怎麼可能對沈遠的不幸聽之任之,又怎麼可能在沈遠絕望的時刻袖手旁觀呢?你當然會拔刀相助,哪怕殺人,顯然,你也恨透了那個給沈遠帶來無盡苦難的混蛋。

康錚,你看著我,這時霏霏已淚流滿麵。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她?她在你心中就那麼重要麼?霏霏拚命地捶打康錚,我是你妻子,你知道嗎?可你們為什麼還要欺騙我?

康錚始終沉默不語。

調查組離開後他也離開了家。

然後調查組移師沈遠的父母家。那時沈遠的母親已罹患阿爾斯海默症,嚴重老年癡呆。但沈遠的父親沈依然依舊精神矍鑠,承擔著照料妻子的日常事務。一提到林鐵軍,這位一向儒雅的老人就情緒失控。他說,這個小人死了,真是大快人心事,當彈冠而相慶矣。你們說死於什麼?車禍?那也是天意。自從他騙走了我的女兒,我就每天在心裏詛咒他。沈依然仰天長歎,為什麼殺了那小人的,不是我?

結果是,任何被調查過的人似乎都有嫌疑,而他們殺人的動機也都無懈可擊。其中每個人都對林鐵軍充滿怨憤,無論苦不堪言的沈遠、滿腔激憤的康錚、鋌而走險的霏霏,還是,將林鐵軍恨之入骨的劉和平,甚而決心救女兒出苦海的沈依然。是的,這所有的人,都必欲將林鐵軍置於死地,方可解心頭之恨。

調查組長縝密而細致地彙報著,抬起頭,仿佛突然看到了對麵的廖也夫。他問老廖對他們的調查是否滿意,然後將目光直逼這個看似平靜卻心中蕩漾著無限欣喜的廖也夫,然後他和顏悅色地問老廖,您知道我們選擇調查對象的原則是什麼嗎?就是,究竟誰能在死者的死亡中獲取最大利益。

所以,老廖自鳴得意地回答,我提供的那些線索,其實就是依照這一原則選取的。譬如,林鐵軍死了,沈遠就成了家中所有財產的受益者;譬如,林鐵軍死了,鬱霏霏貪汙的款項就將一筆勾銷;再譬如……

再比如,調查組長接過老廖的話頭,有職工反映,您和林鐵軍之間的恩怨,已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他剝奪了您的一切,幾乎將您置於死地,所以您恨他。那麼,您難道就不會將這種仇恨轉化為殺機嗎?

我?廖也夫一抹自信的冷笑,根本不把調查組長放在眼裏。此時此刻,他的愉悅感早就超越了內心的恐懼,所以他無所畏懼,亦不曾躲閃。他甚至坦言,即或如您所說,我有動機,但我和你們先前調查過的那些人可謂大同小異。除霏霏外,我們大都是知識分子,所以行文做事總會格外謹慎。我們是被“文革”嚇怕了的老式文人,就算我舉得起屠刀,也未必真的敢殺人。至於您剛才說的,在死人身上獲利,我早就到了退休年齡,不可能有任何上級機構再任命我了,所以您說,我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呢?

如此疑點重重,最終沒有結論。案子隻好被暫時擱置,因為調查組始終沒能找到那個“越獄”的劉和平,亦不知林鐵軍從酒店離開時,到底和外麵的什麼人發生了衝突。

於是這宗離奇的死亡,最終仍舊以交通事故結案。如果說非要在這起事故中找出肇事者的話,那麼這個肇事者就是林鐵軍。是的,殺害了林鐵軍的那個人很可能就是他自己。或許他那時已參透了自己的罪大惡極、罪不容恕,便決心以這種自我了結的方式,讓那些曾經和他有過深深淺淺關係的人,尤其那些女人,最終因為他的死而得到解脫。

總之,調查組長津津有味說出的,就像一個饒有興致的偵探故事,最大化地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又過了一段時間,林社長的生生死死便自然而然地,在人們的話語和印象中漸漸稀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