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注意細節,讓你人氣飆升(5)(2 / 2)

在職場真人秀《非你莫屬》而走紅網絡的劉某在節目中和麵試官談及自己的興趣愛好時說自己“喜歡莎士比亞的英雄雙行體”。

這一生僻的興趣愛好讓在場的所有麵試官以及主持人頗為詫異。

應聘平麵媒體編輯工作,說自己喜歡文學作品,其實本是她的一個加分項,提出“英雄雙行體”這個大家並不熟知的概念,也可以說明其在文學領域涉獵的知識麵比較廣泛。那為什麼一個本來的加分項讓其扣分了呢?因為,如果應聘者在詳述這一興趣愛好時措辭不當,會讓麵試官覺得應聘者在故作炫耀。

這說明,演說無需用華麗的辭藻來證明自己的才華。辭藻平淡,但立意深刻,針砭時弊,比起華麗辭藻的羅列更能深入人心,演說的最終目的是,簡單明了地傳達核心信息就OK了。

【常規錯誤】

很多人說話喜歡舞弄辭藻。早前,夥哥也是無妙語不成演說,把辭藻掂量來掂量去;而且,夥哥說話喜歡帶口頭禪。最初,夥哥沒覺得有何不妥,隻是個人的說話習慣,所以對此毫無重視。直到有一次經曆,才讓我果斷戒掉口頭禪。

有一回,夥哥去培訓一個社團,還請了一個哥們做了視頻。結果,聽完課問他們做社團最主要的三個核心是什麼?現場有20多個人,沒有一個能記全。

回放視頻,夥哥才找到了原因所在。半個小時的培訓視頻裏,我說了98個“嗯”,還有“這個”“當然了”“你們知道嗎”等幾種口頭禪。整段視頻裏,花裏胡哨的辭藻也占據了視頻的大部分篇幅,真正核心的東西,簡單的三五句話就可以介紹清楚了。

【夥哥的經典做法】

如果在講話時一味地求奇、求新,而賣弄辭藻,用一些艱澀的語彙和專業術語,讓人聽起來非常吃力,就會影響聽眾的情緒。即使你費盡口舌,也是費力不討好,聽眾不買賬。

關於口頭禪,說上癮便如食鴉片,不吐不快,在一些重要場合難保不失分寸;其次,口頭禪不僅有損自身形象,也會傷人於無形,易讓人反感。

在台上,你的任何細節都會被無限放大,聽眾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你經常在演說時有太多的小動作,聽眾會立馬發現這些小毛病,他們的注意力也會被打斷。

【關於小動作】

我們一再強調在演說過程中不要有過多的小動作,你知道為什麼嗎?

有人專門做過這樣一項測試,我們平常無意間流露出的各種小動作,也能表明一個人的性格!特別是以下幾個小動作,可反映出你比較負麵的內心世界哦!

1.摸弄頭發。表示情緒化,常常感到鬱悶焦躁,對流行很敏感但忽冷忽熱。

2.到處張望。對什麼事都有興趣,對朋友有好惡感。

3.掰手指節。這種人習慣於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嗒響,通常精力旺盛,非常健談,但喜歡鑽“牛角尖”。對學習、工作環境比較挑剔。

4.抹嘴捏鼻。習慣於抹嘴捏鼻的人,大都喜歡捉弄別人,卻又不能“敢做敢當”,愛好嘩眾取寵。

5.搖頭晃腦,這種人特別自信,以至於唯我獨尊。

演說技巧筆記

一場成功的演說,不僅要靠演說稿的超凡脫俗、文采飛揚,也要注意一些關鍵的細節問題。

1.去掉華而不實的辭藻。演說是為了更充分地說明道理,艱澀的詞語隻能阻礙聽眾的正常理解。

2.不要頻繁地使用“嗯”和“呢”等語氣詞,也不要過多地使用“算了吧”“你們知道嗎”此類的口頭禪,更不能出口成髒。這些細節都會變成一種幹擾,影響演說質量。

3.不要出現如背對觀眾、背著手、眼神恍惚等小動作,更不要用手指對聽眾指指點點。

細節決定成敗哦,這些雖然都是小細節,但會有致命的殺傷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