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我們誰也不愛聽廢話,可誰都要說廢話,有人甚至作出了這樣的推論:假如一個人一天說一百句話,其中至少有八十句是可說可不說的廢話。
在諸如上述大場合的講話、發言、報告中,套話廢話越來越行不通了,即興演說應該提倡有話則短、無話則免。但有些演說者一上台,講許多廢話,並不直接涉及演說觀點的本質。不管有事沒事,一開口就要講幾十分鍾,甚至個把小時,沒完沒了,好像說話的時間越長越能體現自己的級別和水平。
【常規錯誤】
夥哥曾經聽過一個老教授的學術報告,這是個在古典文學研究方麵享有盛名的專家,他帶著他的得意門生,從外地趕來做這場學術報告。老教授不俗的談吐和淵博的知識著實震驚了我們,一場兩個小時的報告下來,我們樂不知疲。
報告結束了,老教授隆重地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得意門生,一個文學博士,並吩咐他也講兩句。這位博士開講了,他先是咳嗽兩聲,然後說道:“本來,我沒什麼特別的可以跟大家探討,不想講的,可老師偏要我講。嗬嗬,我就隻好恭敬不如從命,囉嗦幾句了。由於時間關係,本人水平有限,加上沒有準備,對情況也不了解,所以就泛泛而談,隨便說說,講不好,各位別笑話我啊,講得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批評指正喲。嗬嗬,我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要講的,算不得什麼奇談高論,不能像老師所講的那樣給大家以享受和啟迪。實在不好意思,耽擱大家的時間了。耽誤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現在我是誠惶誠恐啊……”
夥哥超級支招
好家夥!一場本該火花紛飛、異彩紛呈的學術交流會、思想碰撞會,竟然被博士一番模式化、泛濫化的廢話攪得濁流滾滾,實在不該!
這些所謂的謙虛、低調的“開場白”“前奏曲”,重複囉嗦,形如廢話,很難不讓聽者昏昏入睡!現如今的官場、會場,隻要有人在演說,或多或少都會聽到一些空話、套話、官話。這些演說者,話語空泛、俗套,毫無科學基礎和知識性可言。
某教授在一場報告中說:“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深圳、上海浦東、天津濱海這些如今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可能還隻是小漁村、農田和鹽堿地。這些地方……變化,證明了選擇改革開放的正確性。”
某專家有過這樣一篇演說,其中有段話是這麼說:“我國在發展中遇到了很多新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發展中的問題要靠不斷發展來解決。”
這些所謂的專家學者,說了一通幾乎無比正確的廢話和空談。當年鬧“非典”時,某縣成功救治了一例患者,縣領導發言時竟說:
“患者能救治成功,省領導起了關鍵作用,省領導沒來時,患者生命垂危,天下著大雨。省領導一來,雨停了,太陽出來了,病人也痊愈了……”
如此官話,引來哄堂大笑。
【經典案例賞析】
有一個廠子紀律不好,員工經常遲到,怎麼罰都罰不好,廠長決定整頓惡習。他通知全體員工下午三點開會,大家都在會議室等著他講話。三點到了,發言台還沒有人,大家非常焦急,廠長怎麼還不來?過了1分鍾,有的人都站起來了,聲音越來越大,會場亂成一片。3分鍾後,廠長才從外麵走進來。走到台前,他沒有講話,而是用眼神從前麵看到後麵,從左邊看到右邊,再從右邊看到左邊,整整看了1分鍾,然後才開始他的演說。
“同誌們,今天的會議我整整遲到了3分鍾。是的,我很清楚,我浪費了很多人的時間,我很清楚,很多人在這個過程當中非常難受、非常生氣、非常不願意、非常不舒服。但是,你們想一想,在過去,我們有多少員工遲到10分鍾、20分鍾、30分鍾卻不以為然,大家考慮過別人的感受嗎?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就是慢性自殺!”
廠長的演說非常成功,員工遲到情況也得到了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