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死的時候呂後大概四十五歲左右,這個中年女人一麵感歎著自己的青春虛度,一麵開始了報複行為。呂後和劉邦在一起一直是聚少離多,心理非常不平衡的她殺氣劉邦的兒子,絲毫沒有手軟。
呂後殺完劉邦最喜歡的兒子劉如意之後,將屠刀對準了劉邦的長子劉肥。劉肥是呂後嫁給劉邦前,劉邦就和別的女人生下來的私生子。
劉肥此時位居齊王,是當時漢朝最大的諸侯國,有七十多座城的封地,勢力極大。
過年的時候,齊王劉肥按例來長安入朝,和呂後還有惠帝一起用飯。惠帝認為劉肥是自己的兄長,於是在安排座位的時候讓劉肥坐了上座,這個做法讓呂後憤怒不已。
這件事倒是惠帝的問題,不管怎樣自己是一國之君,怎麼可以讓別人上坐呢,沒聽說過劉邦讓他哪個哥哥坐自己上頭的,也難怪呂後生氣。
呂後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於是她又拿出了對付劉如意的那套,上了毒酒讓劉肥喝。
正當劉肥準備飲下毒酒的時候,惠帝也站了起來拿起同樣的酒要和劉肥一起喝,情急之下呂後隻得打翻惠帝的酒杯。劉肥是個聰明人,見到這樣的情景也沒敢繼續喝,裝作醉了迅速離去。
電視上拍一般毒酒打翻都會冒泡有腐蝕的效果,那都是假的,真正皇家用的毒酒哪有那麼容易看出來,劉肥是之後派心腹調查了呂後身邊的人,才知道自己差點兒喝下去的那個是毒酒。
劉肥知道呂後要害自己,想到之前劉如意的下場惶恐萬分,馬上獻出了自己的大郡城陽郡給呂後的女兒魯元公主做封地。
其實獻出一些封地倒也沒什麼,身在長安的劉肥為了保全自己,最後被呂後逼的認了自己親妹妹魯元公主為“母”,呂後還大張旗鼓的為他們舉辦了認母儀式,讓齊王在天下人麵前丟盡了臉,也讓她呂家大大的風光了一把。
連最大諸侯王齊王都向呂家低頭了,其他人當然或多或少被嚇著了。
高興的呂後這才網開一麵放劉肥回了齊國。
從此以後,劉肥再也沒有敢入過長安,每次入朝都用各種理由拒絕。
劉肥手下有七十多城,如果他不來長安呂後也不敢隨便動他,所以劉肥也成了少有的在呂後手下保住性命的劉邦之子,這多虧了惠帝的舍命相救。
呂後除了把魔爪伸向劉邦的子嗣,當然也會開始幹預朝政,而朝中的大臣們就都紛紛麵臨了各式各樣的抉擇,如何既維護國家的正常運轉又不觸犯呂後自保,同時還得最大可能的保護劉姓的子孫,實在不容易。
最厲害的就是陳平,他在這個分寸上拿捏的非常準。
劉邦駕崩的時候陳平不在長安,而在回長安的路上。
原來劉邦病重的時候有人在他麵前誣陷樊噲,說樊噲和呂氏結黨,準備在劉邦過世之後殺光趙王劉如意一家人。樊噲的老婆是呂後的妹妹,和呂家親也是正常的事情,但要說他有這麼惡毒,卻也不至於,樊噲還是個很淳樸的人。可當時劉邦病的有點兒糊塗了,大怒之下就令周勃和陳平去把在邊郡討伐盧綰的樊噲給殺了。
周勃和陳平二人到軍中,奪了樊噲的軍權,但沒有馬上殺樊噲,他們倆商量:“樊噲是皇上的好兄弟,功勞很大,又是呂後妹妹的丈夫,是極為尊貴之人,皇上隻是一時動怒所以想殺他,說不定馬上會後悔。我們不如把樊噲抓起來送到皇上那裏,讓他自己處理。”
於是周勃就代替樊噲成為了軍中的主將,而陳平則用囚車把樊噲往長安押送。結果陳平走到半路突然聽說皇上駕崩,害怕有呂家的人因為樊噲的事進讒言,就馬上一個人騎馬趕回長安,讓押送樊噲的部隊慢慢走。
陳平在路上又接到詔書讓他和灌英一起屯守滎陽不要回長安了,陳平看了之後毫不猶豫的抗旨繼續往長安走,直接跑到宮中,哭的十分悲哀,又堅決的要求親自守衛。於是呂後任命陳平為郎中令,讓他輔佐惠帝,這樣呂家的其他人就一時沒有辦法說陳平的壞話了。
隨後樊噲的囚車到,呂後當然不會殺自己的妹夫,馬上釋放樊噲,官複原職。
當時有人說陳平倒戈投靠了呂後,其實這隻是陳平自保的方式而已,保住了他自己,日後複興劉氏才有希望,他如果真的被調到滎陽,朝中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那劉氏的江山隻怕就更加要落到呂氏手中了。
秦末扶蘇的例子就已經很好的說明了,朝局動蕩時,死也要留在京城,要留在最核心的區域,這樣一切的希望就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