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漢高帝十年至十一年 公元前197至196年(3 / 3)

欒布說的句句實情,他的膽量也讓劉邦欽佩,所以就沒有追究他的罪,反而給他調回了長安來任職。而欒布也沒有辜負劉邦的期望,在後來七國之亂的時候老當益壯,立下了不小的戰功。

在解決完彭越後同年的五月,南越國的趙佗正式向劉邦稱藩。

所謂的南越大概就是現在的廣東一帶,秦朝的時候就已經列入了中國的版圖,趙佗是秦二世派過去的地方官。由於距離實在太遠,那個時候這麼南的地方又比較落後,基本上被認為是蠻荒之地,所以秦朝對其的管轄力度非常小。

地處偏遠的南越沒有被秦末的農民起義大潮還有劉邦項王的爭霸所波及,趙佗見秦朝已滅就順勢稱王,自己做了南越王。

到了此時天下大定,劉邦覺得沒有必要專門興師動眾去攻打這麼遙遠偏僻的地方,也確實可能是已經沒有那個能力了,就派書生陸賈去說服趙佗稱藩,省的他鬧事。陸賈這一去那是各種忽悠,既捧的趙佗不亦樂乎,說他比蕭何張良韓信這所謂的“三傑”還要厲害,又不失大漢的威風,說劉邦是三皇五帝一般的千古聖君等等等等,最後居然真的就把趙佗給哄住了,向劉邦稱臣。

劉邦非常高興,馬上下令封趙佗為南粵王。這種不用自己地盤就可以做的人情,劉邦是最喜歡的。

其實劉邦在懷疑各地諸侯王的時候也不是沒有懷疑過身邊的人,他最忌憚的就是蕭何。

後麵我們要說,秦漢的製度丞相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甚至可以某種程度上起到製衡君王的作用,蕭何雖然從來沒有表現過什麼野心,但他位高權重,又長期治理關中,所以在百姓中的威望太高了,比任何人都高,高過韓信,高過張良,甚至高過劉邦。

因為劉邦這些人一直都是在中原和項王打仗的,統一天下之後也很少在長安,經常出去平亂,隻有蕭何從劉邦還定三秦開始就一直治理關中,已經將近十年的時間,自然是無人可比。

如此一來劉邦有些不高興了,自己出生入死在外麵打仗,結果卻不如你一直躲在家裏的蕭何威望高,眼看蕭何也要發生和韓信一樣飛鳥盡良弓藏的悲劇的時候,蕭何自己敏銳的發現了這點。聰明的他開始了“自毀”和“自汙”,以此來保全自己。

那麼多年蕭何一直矜矜業業,為官清廉,可這時候卻開始選擇主動貪汙,而且還非常張揚的貪汙,實際上沒有貪多少,可搞的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貪汙了,很多百姓氣不過,把他告到了劉邦那兒。

劉邦自然是要訓斥蕭何,並且處罰蕭何的,但他的心裏卻很高興,因為他明白這樣一來蕭何就不再是他的眼中釘了,於是也就隨便罰了罰蕭何,沒有撤他的丞相職務,還讓他繼續做著。

這輩子有蕭何這樣的人幫劉邦,實在是他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隨後,劉邦的身體每況愈下,在解決完趙佗的事情後得了重病,誰都知道他已經沒有多少時日了。

生病之後的劉邦不想見人,每天在宮中躲著,和當年的秦二世一樣,甚至是周勃灌英這些最親近的老鄉都見不到他。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十幾天,樊噲終於忍不住了,闖開宮門衝了進去,看到劉邦以一個太監為枕頭獨自躺在那兒,就哭道:“陛下帶領我們一起從沛、豐起事,平定天下,是何等的雄壯!現在天下安定了,您又是何等的疲憊!陛下重病,我們都恐慌,陛下不和我們商議國家大事,就隻想和一個太監一起等死嗎?難道陛下沒有聽說過趙高篡權的事嗎?”

是啊,趙高當初就是趁著秦始皇重病的時候篡了權的啊,年邁的劉邦強撐著身子起來理政,度過了他注定不能安歇的晚年。

樊噲能說出這樣的話估計又是別人教的,也隻有他敢對劉邦這麼亂來,搞不好這次還是張良,老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