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漢高帝十年至十一年 公元前197至196年(2 / 3)

所謂韓信一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初是蕭何的力薦成就了一代將星韓信,最後也是蕭何的詭計親手把自己打造的一代將星送上了斷頭台。

劉邦在平定了陳豨的叛亂之後,返回長安,在路上接到好消息,投降匈奴的韓王信被漢軍一名將領殺了,斬下首級。

而在回長安之後劉邦又知道淮陰侯韓信也死了,一時間兩個韓信同時歸天,他也是悲喜交加,感慨萬千。

雖然說一直的心頭大患終於解決,但這畢竟也是當年隨自己打江山的老兄弟,看著他們一個個的離去,劉邦心裏也不好受。他會想到,當這幫兄弟都走了的時候,當心頭大患都除了的時候,自己的生命也就差不多要走的盡頭了。

經過了陳豨的教訓,劉邦再也不敢讓外人去北方帶兵了。剛好這個時候自己不太喜歡的兒子劉恒主動提出要去做代王,鎮守北方,他便很高興的準了。

這個代王劉恒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劉恒很聰明,他的母親薄夫人也很聰明。一直不受寵的母子與其待在長安忍受呂後的欺淩,天天擔心受怕,還不如自己去封國享清福。

代國這種邊郡要地一是沒人搶,不用擔心遭人記恨;二是事關邊防大事,呂後哪天真翻臉也不敢隨便動他們。

劉恒的決定是否正確,自有後來的曆史做驗證。

公元前196年,劉邦60歲,日益感覺到身體不適的他,加快了整治異姓王的腳步。

此時八大異姓王已經解決了一半,燕王臧荼、兩個韓信、趙王都已經或死或貶,下一個是誰?

衡山王吳芮實在太小沒工夫理他、燕王盧綰是自己人也不多想,那就隻有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這兩根刺了。

首先從彭越開始。

去年劉邦攻打陳豨的時候,曾經下令讓彭越親自帶兵來參與,這對於彭越來說是個兩難的選擇。如果彭越親自帶兵參與很可能直接就像韓信一樣被劉邦隨便找個理由抓了,但是如果不去,又會給劉邦落下口實,有了正式找他麻煩的理由。

幾經思考之後,最終彭越還是沒有去,自稱生病,隻是派了個將軍帶兵去邯鄲。

劉邦有了理由,立刻派使者去梁國斥責彭越。彭越害怕了,居然一時犯了糊塗想親自入朝謝罪,最後被一個手下勸住,那個手下說:“您當初不去見皇上,收到責罰之後才去,肯定會被擒的,不如順勢就發兵反了吧。”彭越還沒有下定決心要反,但是也就此沒有去長安謝罪。

彭越和手下的這段對話恰好被另一個手下聽到,此人馬上跑到了長安告密,說彭越要謀反。劉邦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沒有任何猶豫馬上發兵突襲彭越,趁他沒有防備之時就解決了戰鬥,把他抓住囚禁在了洛陽。

年事已高的劉邦也算是動了惻隱之心,雖然判定彭越已經有了謀反的跡象,但是也不想殺他,隻是把他貶為了庶民發配到蜀郡(四川)去。在彭越從洛陽往西押送的途中,恰巧在鄭地遇見了呂後從長安來,他就向呂後哭訴,說自己無罪,希望能夠回故鄉昌邑(位於現在的山東省境內)居住。呂後一口答應,帶著彭越一起開始反向往東走。

誰知最毒婦人心,呂後到了洛陽之後不但沒有向劉邦求情,反而給劉邦說:彭越是個英雄,流放到蜀地是自留後患,不如直接殺了。

非但如此,這個狠毒的女人甚至還指示彭越門下的一個門客再次指控彭越謀反。

這次劉邦也沒有再手下留情,直接批準了呂後的做法,殺光彭越三族,還割下他的首級在洛陽示眾,並且說:“誰來收斂屍體,一律逮捕。”

越是這樣說,還越是有人來給彭越收屍,這個人是彭越手下梁國的一個大夫,叫欒布。

欒布不但給彭越收屍,還當著劉邦的麵大誇了一通彭越當年在楚漢之爭時的功勞,說當年劉邦兵敗彭城,多虧了彭越在楚國後方的活動才讓項王無法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