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篇幅所限,這裏不可能係統考察市場倫理思想的曆史演進和流變,也不能全麵闡述市場倫理的具體內容和形式,但上述幾種倫理思想畢竟囊括了現代市場倫理相當重要的幾個方麵,部分容納了市場文化在西方的曆史變遷,同時也反映了西方社會及其曆史發展的某些特征,尤其反映了從中世紀到近代的社會變革、思想革命和倫理嬗變的重要特點。

雖然市場倫理的生長及其認識是在西方社會背景下進行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具有西方特征的現代市場倫理自然成為普遍意義上的市場倫理,自然成為其他市場倫理仿效的對象。事實上,由於市場生長環境的差異性,決定著市場倫理有著社會和地域的差異。在此意義上,沒有標準的市場倫理,隻有典型的市場倫理。西方的市場倫理就是也隻能是一種典型的市場倫理,而不是普遍意義上的市場倫理的標準。每個社會和國家都有著獨特的曆史,獨特的發展道路,必然有著獨特的市場發展軌跡,相應的也有著獨特的市場倫理文化,這些倫理文化共同豐富著人類的倫理智慧。抽掉曆史因素,各種市場倫理之間沒有優劣高下之分,沒有先進落後之別,隻是表現著各自的民族個性和製度特征。當然,這並不否認各種市場倫理中共性的存在。這就決定了西方市場倫理要在其他社會和國家存在並發揮作用,首先必須經過其他社會和民族的體認,特別是與其他形態的市場倫理的內在融合或嫁接,而能否為其他類型倫理的生長環境所容納是其關鍵所在。

中國要建立起現代市場經濟體製,必然要有相應的倫理支持,但現代市場倫理的建構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現代倫理,而必須在傳統倫理的基礎上才是可能和現實的,才是符合中國實際的。中國所要構建的市場倫理既有現代市場倫理的一般性,即與現代西方倫理有著一些相同的內容和形式,也有當代中國的特殊性,即吸納了中國傳統經濟倫理思想中具有積極成分、具有中國特點的市場倫理。這就決定了建構中國現代市場倫理有兩條思路:一是西方市場倫理的借鑒或移植,二是傳統倫理的催熟或改造。毋庸置疑,實際的建構過程一定是兼而有之,更多的應當是兩者的結合。可見,建構中國的現代市場倫理,最初和直接遇到的便是傳統倫理與現代市場倫理的契合問題,必須對中國傳統倫理中的市場倫理因素進行一些梳理和甄別,以便發掘其中的積極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