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孩子吃魚時刺鯁喉的處理法(1 / 1)

寶寶寶吃魚時,稍不留神魚刺就容易鯁在喉嚨裏。

有些家長讓孩子立即猛吞幾口飯或饅頭,試圖讓孩子把魚刺吞下去,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咽喉與水管不同,它是柔軟的肌性管道。本來魚刺紮在喉嚨的表淺黏膜上,強力吞咽飯團或饅頭,頗大的壓力就會使魚刺紮得更深,並引起局部黏膜腫脹、出血或合並感染。所以當孩子魚刺鯁喉的時候,千萬不可以魯莽。

3歲多的婷婷胃口特別好,最愛吃魚,爸爸媽媽每次都非常認真為她挑魚肉,可是有天吃的正香的婷婷忽然“哇”的一聲大哭,婷婷媽媽反應快,準是卡到魚刺了!“快,吃幾口饅頭頂下去。”可是咽下饅頭後,婷婷還說嗓子有東西紮。“快喝點醋”,婷婷爸爸說道,婷婷咽了口醋,可是婷婷還是說咽喉疼,怎麼辦?婷婷父母方法對嗎?

孩子卡了魚刺,吐不出來,咽不下去,哇哇大哭,家長非常焦急,該怎麼辦呢?首先父母不要手忙腳亂,魚刺剛卡入咽喉的時候,刺入軟組織並不深,可讓孩子作嘔吐或用力猛咳幾聲,不要試圖用手將魚刺取出,這樣做不僅無效,反而有可能使魚刺在孩子的咽喉中紮得更深。另外可以讓孩子盡量張大嘴巴,然後找來手電筒照亮孩子的咽喉部,觀察魚刺的位置及大小,如果能夠看到魚刺且所處位置較容易觸到,父母最好用小鑷子直接夾出。向外夾的時候父母要配合完成,一人固定孩子的頭部,另一人負責夾出魚刺。魚刺夾出後的兩三天內也要注意觀察,如孩子還有咽喉痛,進食不正常或流口水等表現,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看是否有殘留異物。如果根本看不到孩子咽喉中有魚刺,但孩子出現吞咽困難及疼痛,或是能看到魚刺,但位置較深不易夾出的,一定要盡快帶孩子去正規醫院的耳鼻咽喉科請專科醫生處理。

孩子卡了魚刺像婷婷爸爸媽媽一樣處理魚刺方法的家長非常多,其實非常危險。因為咽喉不是水管,魚刺紮在咽喉部黏膜上,強力吞咽饅頭,頗大的壓力會使魚刺紮得更深,引起局部黏膜腫脹、出血或合並感染。另外讓孩子喝醋將卡咽喉的魚刺化掉,從理論上講,由於醋呈酸性,能脫鈣且可使魚骨軟化,但是必須將魚刺浸泡在醋中較長時間才能軟化。而實際上,喝下去的醋在口腔內最多停留幾秒鍾就要下咽,與刺入咽喉的魚刺接觸時間極短,像是“擦肩而過”,根本不可能將魚刺軟化,而高濃度的醋會燒傷孩子咽喉,因此,此法更不宜采用。

如果魚刺比較小、紮入比較淺的話,可以讓孩子做嘔吐或咳嗽的動作,或用力做幾次“哈、哈”的發音動作(注意咳吐時不要咽口水),利用氣管衝出來的氣流將魚刺帶出。如未奏效,較大的孩子可在嘴裏咀嚼幾塊高粱飴糖,等到糖有黏性的時候,再輕輕吞咽下去,利用飴糖的黏性將魚刺住吞下。也可用少量醋緩慢咽下。

如果還是無效,就讓孩子張大嘴巴,用手電筒向裏照著,將孩子舌頭壓住,讓孩子一直不停地發“啊”的音。如果看見魚刺在扁桃體上或舌根表麵,可用鑷子或筷子夾住拔出,千萬不要在咽喉部亂掏亂搗。如果魚刺粗、長,或鯁的部位更下更深,就要及時去醫院診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