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孩子爬高應阻止嗎(1 / 1)

蹣跚學步的孩子對爬高有著濃厚的興趣。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別看小不點兒連路都走不穩,但對征服高度可是很有信心。這時的你就得多費心,既要滿足他攀登的欲望,又要確保他安全無閃失。

孩子都喜歡爬高,爬高能次生出許多危險。大人們的處理辦法就是兩個字:不準。於是,或打屁股、或喝斥;但是卻總是收效甚微。

其實,寶寶學步時喜歡爬高是很正常的現象。大多數孩子在兩歲階段都精力旺盛,喜愛運動,而且好奇心十足,攀高則能夠幫助他們探索目力以外的世界。這時父母該做的不是遏製他們的這一興趣,而是鼓勵他們安全地登上“高峰”。

專家指出,應對體能上的挑戰有助於幼兒額葉及小腦的發育,前者是腦部負責推理及解決問題的中樞,後者負責平衡與協調。和爬、走、挪等其他運動一樣,攀高能夠培養寶寶對空間的感覺。當寶寶成功地爬上沙發或是登上樓梯的台階時,他/她對自己的身體與世界的關係又加深了一些了解,對如何調整自己的動作以避免危險又多了一份認知。

如果寶寶經常在某一個地方爬上爬下,父母就應該注意他/她是否在尋找什麼東西。朋友的女兒嘉祺15個月的時候總是踩著小板凳夠書架上的影碟,細心的媽媽把她的卡通片挪到了書架下層,從此,嘉祺再也不爬書架了。

即便寶寶一不留神從高處摔下來,父母也不用過於緊張。如果孩子從與他們身高相當的地方滑落下來,一般不會受到傷害,堅硬的頭蓋骨,柔軟的關節是天然的保護傘。偶爾摔一跤能加強寶寶對危險的感知,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寶寶愛爬高的天性是不容易遏製的,父母則可以幫助他/她轉向更為安全一些的活動,例如用幾個紙盒子拚成隧道,讓他/她在裏邊爬行。如果你的寶寶對爬高不感興趣,你也不必擔心,因為有些孩子正是通過鑽洞、鑽桌子來滿足自己的探知欲的。不管寶寶采用什麼樣的手法,父母不要總是跟在他/她後邊叨叨:“小心!注意安全!”最好是給予適當的鼓勵,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幫助寶寶探索這個對他/她而言全新的世界。

下麵是一位媽媽的經驗:

我仔細觀察發現,當孩子爬上高處時,第一個動作就是站起來拍手大笑;孩子在爬高的過程中不斷變換用來搭節節高的工具。你看,孩子爬高一是換個視野看他熟悉了的事物會有新的觀感;二是擴大了視野能看到以前沒能看到的事物會有新鮮感;三是在他爬高的過程中有征服成功的成就感,這難道說不是孩子的探索、嚐試、追求、發現嗎?這些本質上是積極向上的東西,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用成人的思維去泯滅他呢?於是我告訴孩子,帶輪子會跑的車子不能用來搭節節高,要用桌椅板凳這類比較穩定的物體來搭,底麵積小的物體要放在上麵,沒護欄的窗台不能爬……總之,把一切可能預見到的危險告訴他,這樣還不夠,還要告訴他規避的方法。林林總總,寫起來可能很拉雜,但實際上做起來倒也簡單。

最後要強調,要在大人的看護下才能爬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