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包頭到世界
在2005年餐飲百強的統計中,火鍋占中國餐飲行業的三分之一江山。小肥羊穩居火鍋企業頭把交椅數年,然而,這樣的發展規模還不能滿足張鋼的大胃口。張鋼的理想是“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小肥羊”,這首小肥羊公司的司歌,描繪了小肥羊國際化的藍圖。
2005年,小肥羊在海外的擴張速度開始加快,先後在香港、澳門、中國台灣、多倫多開始探索,香港的四家店為小肥羊創造了1.4億元的營業額,多倫多小肥羊店試營業的當天流水就有5萬元。到了2006年,小肥羊在海外關閉了加盟的大門,隻做直營店,合夥夥伴可以參股。目前,小肥羊在中國台灣、新加坡、中國澳門、韓國、日本、歐洲等的分店將陸續開張。據了解,打開日本市場是小肥羊現在的當務之急,也是最棘手的。眾所周知,日本市場對飲食要求最為嚴格,小肥羊總部要供應日本營業店的鍋底湯料,必須經過日本海關嚴格的檢測。不過,小肥羊的機械化生產讓張鋼非常有信心,而且小肥羊的原料小到辣椒幹、枸杞,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小肥羊隻要攻克了日本市場,其產品質量也將更上一個台階。
與此同時,張鋼也在著手引進國際資本,企圖利用國際資本敲開國際市場。引進國際投資的同時也要解決人才缺乏的壓力。
事實上早在小肥羊3歲時,張鋼就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讓出股份引進人才。在內蒙營銷界極有聲譽的蒙牛副總孫先紅成為小肥羊的股東,在蒙牛負責資本運作的盧文兵成為小肥羊內蒙公司的總經理,而原來衡水駐京辦事處的張占海被提升為小肥羊北京公司的總經理。小肥羊兩位創始人張鋼與陳洪凱的股份也從100%降到40%,而小肥羊各地分公司的股東已經超過500人。3i亞洲區聯席主管、董事總經理彭德恩就很欣賞張鋼的這種做法。除了人才,他還引進3i的投資和普凱基金,給公司注入新能量,加速小肥羊國際化進程。3i在餐飲投資方麵經驗豐富,且積累了廣泛的資源,它投資的餐飲企業遍布全球,這些資源對小肥羊實現全球擴展是非常有利的。至此,小肥羊上市的計劃也浮出水麵。
其實,早在2005年小肥羊的財務報表已經通過了一家國內會計事務所和一家國際四大會計事務所的審計,按照上市需要,企業必須有連續三年經過審計的盈利報表,這又體現了張鋼的前瞻眼光。
2008年3月28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布“中國連鎖百強”,小肥羊綜合排名46位,連續5次成為中餐第一名。同年4月17日,小肥羊榮獲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外公布的行業最高榮譽獎“2007~2008年度中國十大優秀特許品牌”稱號,公司董事長張鋼榮獲“中國特許經營十年發展貢獻獎”,高級副總裁張占海獲得“中國特許企業十大優秀管理者”稱號。
2008年6月12日,經過三年多的籌備,中國領先的全套服務連鎖餐廳營運商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小肥羊股份代號:0968)其股份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這是首個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內陸品牌餐飲企業,被譽為是中國火鍋第一股。
從1999年開第一家店到上市,還不到9年的時間。年輕的小羊一路磕磕絆絆,同時歡欣鼓舞。“牧羊者”張鋼也如願以償,迎來了他事業的新起點。
目前,小肥羊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擁有一個調味品基地,兩個肉業基地,一個物流配送中心,一個外銷機構,國內十五大餐飲市場區域,國際三大餐飲市場區域的大型跨國餐飲連鎖企業。
截至到2010年5月,公司擁有445家連鎖店,其中包括166間自營餐廳及279間特許經營餐廳,並在美國、加拿大、日本、港澳等地擁有20多間餐廳。2010年中報數據顯示,小肥羊公司銷售收入超過7.5億元,同比增幅達到20.5%。
張鋼,這位天生愛當老大的“牧羊人”,用11年的時間將一隻默默無聞的小羊羔變成了今天的小肥羊帝國,成就了一個中式餐飲品牌的傳奇,也成就了自己的財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