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8日,第六屆傑出華商大會在北京盛大舉行。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商領袖、華商500強、傑出華商代多人歡聚一堂,共商合作與發展大計。著名主持人、鳳凰衛視副台長吳曉莉主持了開幕式。備受關注的“2010中華商幫影響力人物”在開幕式上正式發布,並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小肥羊公司董事長張鋼榮獲“2010中華商幫影響力人物”,同獲殊榮的還有陳天橋、丁磊、董建成等。
做生意的天才
1964年11月,張鋼出生在內蒙古一個普通的漢族家庭。9歲時,貪吃的張鋼因為偷拿了家裏幾分錢買了根冰棍,結果被母親發現打了一頓。自此,張鋼發誓“不再向父母要一分錢”。
高中畢業後,張鋼上了技校。沒多久,他就和同學開始悄悄地做起了自己的第一筆生意――向好朋友借錢假日裏擺地攤,賣當時流行的喇叭褲。在父母一個月的工資才47塊錢的時候,張鋼10天就賺了300元。攥著自己掙來的第一筆資金,張鋼花了100多元買了個喜歡的海鷗照相機,剩下來的就存進了銀行,將生平第一個存折交給了父母。
1984年,20歲的張鋼技校畢業後進了包鋼,當上了一名燒結工,對於這份正式工作,張鋼決心要好好珍惜。可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幹了三年就讓張鋼動搖了,看著那些老一代的師傅,幹了一輩子也就能當個車間主任,很多人還得了心肺方麵的職業病,他怎麼能這樣就將自己的生命廉價地交出去?當了幾年的全職看火工後,1988年,張鋼正式做出了決定,每年交給包鋼一筆保證金辦了停薪留職,從此開始了自己財富生涯的闖蕩。
商販張鋼
從寶鋼辭職後,張鋼開始做服裝生意。那時做服裝生意進貨都是下江浙,僅僅到溫州,就要先從包頭到北京再輾轉到杭州,然後還要顛簸數小時的長途汽車。為了節省一張臥鋪票,張鋼拿了一塊布鋪在座位底下,困了就鑽到下麵睡一覺。最讓張鋼覺得不方便的是信息不暢,與家裏聯係也不方便。為了避免損失,他就必須憑借自己的洞察力做事,隻有自己判斷正確了,進回去的服裝才能賣個好價錢。這一能力的鍛煉也給張鋼日後為小肥羊選址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5年,憑借著倒騰服裝的本錢,積累了10多萬元資產的張鋼接到了一單送上門來的生意――做服裝時認識的張寧平(現在是小肥羊股東之一)向張鋼借錢。張鋼問他借錢做什麼?他說做手機生意。張鋼谘詢後就說,幹脆咱倆合起來做,我出5萬元,你出1萬元,股份一人一半。於是他們從廣州進了十幾台磚頭大的手機,一台成本5000元,上號3600元,再賣給其他人。1995年的手機剛剛興起,張鋼的第一部手機就賺了1700元。事後,盡管張寧平隻出了3000元,自己卻拿出了全部家底10萬元,但張鋼還是按照50%分成給張寧平,而在分享中張鋼也享受著做老大的自豪。
很快,張鋼又與朋友合開了手機經銷部――惠達豐,最好時一天能賺一兩萬。那時政策規定,做手機還可以同時開辦聲訊台。於是張鋼又在內蒙古率先開了三四家聲訊台,當了幾年台長,賺了不少錢。
但不管是倒騰服裝還是賣手機、經營聲訊台都沒留住張鋼的腳步,直到他碰到了下一個機遇――火鍋。
創辦小肥羊
如今的張鋼和小肥羊在包頭是耳熟能詳的名字。說起小肥羊的興起,卻流傳著兩個不同的版本:一是張鋼自己研發了一個不蘸小料吃火鍋的方法,於是和幾個兄弟一起開起了火鍋店,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另外一個是張鋼和朋友聚餐,發現不蘸小料的火鍋好吃而且方便推廣,於是花大價錢買下了火鍋底料配方,開始發展小肥羊火鍋。
事實上,張鋼創辦小肥羊與上麵流傳的兩個版本都不同。熟知張鋼的人,特別是現在小肥羊的董事和高層都知道,當時張鋼在內蒙古通遼開辦了一個信息台,他經常在那附近與朋友吃不蘸小料的羊肉火鍋,覺得味道不錯。而同時,在呼和浩特有一家四川火鍋店,生意相當好,三家分店都人滿為患。張鋼意識到羊肉火鍋將是一個大市場,很快,張鋼的妹夫、舅爺都加入了火鍋湯料的研究中。那時張鋼家有一個大桌子,專門用來涮火鍋。那段時間,他身邊的朋友幾乎都來吃過小肥羊的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