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張祥青:拾荒少年締造百億鋼鐵帝國(2 / 3)

孤兒張祥青沒有想到的是,此時,他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件大好事在等著他呢。

張祥青的表兄興衝衝地跑到北京找張祥青。張祥青很奇怪,表兄從家鄉大老遠跑到北京來找他,莫非有什麼要緊事情?果然,表兄是趕來給他介紹對象的。表哥介紹的對象是胥各莊姑娘張榮華。第一次見麵在晚上,姑娘由母親陪同,問印象如何。她說沒什麼感覺。怎麼會有感覺呢?那晚上,她一直害羞地低著頭。第二次見麵在白天,一抬頭,張祥青眼角上的傷疤嚇了她一大跳。

不過,這個對象黃不了。張榮華的父親,正是那位賣冰棍的張大叔,他看著孤兒張祥青長大,非常喜歡他。對於張祥青眼角上的傷疤,他說:“要好看幹啥?要心眼兒好才行。”

孤兒張祥青的對象,就這麼定了。1989年,20歲的張祥青和19歲的張榮華結婚。現在,張榮華是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總經理,是名揚四海的商界巾幗英雄。

確定對象與結婚,對張祥青的影響舉足輕重。孤兒張祥青,從此有了自己的家。雖然張榮華也是出於平凡之家,但她聰明、賢惠、吃苦耐勞,又有不平凡之處。張祥青有了事業上的好搭檔。他多次說到,張榮華是他的守護神。

賣廢鋼鐵,24歲成為百萬富翁

成家的大事解決了。接下來就是立業。既然當兵和當工人的路都走不通了,張祥青幹脆自己創業。不過,創業這個詞語在當時並不流行,比較流行的是“個體戶”,張祥青決定當個體戶。

早在1987年,張祥青就在石家莊學過做豆腐。1988年,張祥青開始自己做起豆腐生意。1989年結婚後,夫妻二人一起做豆腐生意,除了賣豆腐,他們的小攤也賣早點。從那時起,張榮華就當起了張祥青的“首席財務官”和“總經理”。

1991年,靠起早貪黑磨豆腐、賣早點,張祥青夫婦攢了1萬元錢,這標誌著他們的生意上了一個台階,他們也成為了當時還比較少見的“萬元戶”。夫妻商量,要做點更大的生意。孤兒張祥青從小膽大――自己從廢墟裏爬出來,他還怕什麼呢?當聽朋友說起倒騰廢鋼鐵能賺錢時,他立刻決定:家裏的小買賣交給張榮華打理,他一人去闖蕩,做廢鋼鐵生意。

張祥青拿出全家僅有的1萬元,加上嶽父和哥哥姐姐借來的8千元,懷揣這筆1.8萬元“巨款”,張祥青去了北京。沒想到,第一筆生意就出師不利,把自己的1萬元本錢虧光。

張祥青的生意並不複雜,在北京從廢鋼鐵商販手中整車買下廢鋼鐵,然後運回唐山倒賣給鋼鐵廠。可問題是,這時的張祥青對廢鋼鐵的質量分類根本不熟悉,又特別講義氣,對人很輕信。對第一車廢鋼鐵,人家說“雖然質量不太好但還是能用,以後再給你好的吧”,初入商海的張祥青對這句話全信了。回到唐山別人一驗貨,方才知道上了大當虧了大本。

第一筆重要生意虧了本後,不同的商人有不同的選擇,有人會收手不幹,或轉向掉頭。天生不服輸的張祥青在第一筆生意大虧之後,反而選擇要堅定地做下去。他冷靜地分析了情況。認為,雖然當時做廢鋼鐵生意的人很多,關係複雜,對新加入者很不歡迎,常常要欺負他們。但是,這一生意大有可為,因為北京有穩定的廢鋼鐵貨源,光首都鋼廠的垃圾山,他們就挖不完;而唐山大小鋼鐵廠很多,需要大量廢鋼鐵作煉鋼原料,有穩定的廢鋼鐵市場。而且,廢鋼鐵生意很苦,有人還認為“下賤”,能堅持下去的人並不多。自己是孤兒出身,拾破爛長大,吃苦耐勞、忍受欺負的能力,肯定超過一般人。他認為自己最適合做廢鋼鐵生意。

後來,果然如他預料,在激烈的競爭中,許多人紛紛改行。而在這一行業幾年就賺出數百萬身家的,卻是意誌堅強的後來者張祥青。

廢鋼鐵生意之苦,也如他的預料。當時,張祥青每星期往返北京三趟。每一趟的情況大致如此:傍晚從唐山出發,到達北京已經是深夜。白天落實廢鋼鐵貨源並裝好車,傍晚從北京押貨出發,回到家已淩晨三四點,碰上大霧天氣則更晚。不管多晚,早上八點前必須起床,趕往唐山賣掉廢鋼鐵,當天傍晚再趕到北京,這樣周而複始。睡眠嚴重不足,他隻好在車上打盹。那時的大貨車根本沒有空調,一路風塵,滿臉滿頭髒得不成人樣,可回到家,張祥青累得連洗臉洗頭的氣力都沒有了,常常是躺在炕沿上,由張榮華給他洗,洗著洗著,他就睡著了。

吃苦還在其次,更關鍵的是要處理各種關係,打通各種人脈。現在,大家說張祥青很會處理人際關係。他這種能力主要是那時練出來的。張祥青自己總結說,要得到人家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得靠真誠。

張祥青有一件事最為合作夥伴津津樂道。當時,張祥青的廢鋼鐵生意有幾位合作夥伴,說好合作夥伴固定按每噸廢鋼鐵30元分得利潤,其餘的一切收支均由張祥青包幹負責。這對於合作夥伴而言,本來就是旱澇保收的好生意。可是到了年底,張祥青找他們算帳來了,說這一年廢鋼鐵生意利潤很好,每噸利潤不是30元,而是100元,這每噸多出來的70元要跟大家一起分配,張祥青還要對每個人再分一大筆錢。合作夥伴先是大惑不解,做生意哪有張祥青這樣死心眼的傻瓜;然後,他們為他的誠信而感動;最後,他們佩服張祥青做生意高明,眼光長遠。這件事在圈子裏傳播,張祥青有了意想不到的好口碑,他生意上的合作夥伴和朋友越來越多。

到1993年,短短兩年間,張祥青在廢鋼鐵行業賺到了300萬元。這年,張祥青24歲,他早早成為了百萬富翁。

漂亮轉身,辦起自己的鋼鐵廠

張祥青的廢鋼鐵生意順風順水,利潤豐厚。可是,他已經在考慮轉向了。虧了本要堅持,賺來錢要轉向,這是什麼生意經?張祥青的生意經是這樣的:“一條路走久了肯定會死,所以就要變,要尋找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