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最新一年度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發布。榮程鋼鐵的張祥青夫婦憑借59億元蟬聯天津首富。其實早在2007年張祥青就已憑130億身家,名列胡潤百富榜第45位,當時他隻是一個低調的富豪,直到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他將1億元捐贈給災區,人們才了解到他原來是當年唐山大地震的孤兒。
失去父母的關愛,張祥青沒有沉淪,他把一切苦難看成老天對自己的眷顧,撿垃圾、賣豆腐、賣廢鋼、建鋼廠……不僅養活了自己,而且創造了百億財富,回報社會。
堅強男孩
1976年7月28日夜,唐山。突然山崩地裂,突如其來的7.6級大地震,震醒了熟睡的人們,也一夜之間震走了24萬中國人的生命。這場大地震更是震驚全中國、全世界。就在那個不幸的夜晚,年僅7歲的張祥青,正躺在媽媽身邊熟睡。3點42分,突然大地搖晃,人們馬上意識到:地震了!劇烈的響聲和搖晃驚醒了小張祥青,他不知道是地震,但他知道災難來了,他非常害怕。在可怕的黑暗中,他感到媽媽溫暖的身體突然撲到他的身上,緊緊抱住他,遮蓋和保護他。天搖地動中,他家的房屋頃刻垮塌成為廢墟。
五小時後,已成年的大哥趕回家,這時,張祥青已經掙紮著從廢墟堆裏爬出。但媽媽和一位哥哥卻再也沒有醒來。在地震中被砸傷的爸爸100天後也去世了,他成為了孤兒。
張祥青永遠記住了唐山地震;記住了那些天空灰暗、風雨如磐的悲慘日子,他和姐姐驚恐地在大樹下避雨,眼前遍地是家園的廢墟和親人們的遺體;尤其記住了媽媽用血肉之軀保護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他的母親恩情。
唐山地震的情景永遠銘刻在張祥青幼小的心靈裏,他希望自己早點長大成人,去報答母親的恩情。
拾荒少年
地震後,張祥青沒有去唐山、邢台一些專門為孤兒開辦的學校。而是就在家鄉的小學念書,跟大哥、大嫂一起生活。哥嫂家也很窮苦,張祥青必須一邊割豬草喂豬,一邊上學。那時候,他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晚上和小朋友們一起爬上山坡看月亮。對著天空,無限遐想,穿越時空隧道。但是,張祥青的童年,也有很痛苦的回憶。
因為張祥青在同學中年齡比較小,又是孤兒,所以常常受欺負。小學四年級時,一個比張祥青大5歲的孩子,突然向他身上扔來一團泥巴。他到河裏去洗泥巴時,慘劇發生了,河底的廢鐵片深深地紮進他的腳底,皮肉全被割開。他被送往醫院,縫了7針。這次傷害,使他無法行走,被迫留級一年。
好在,孤兒張祥青很善於把苦難轉化為財富。這次,他居然把被人欺負受傷留級的倒黴事,想象成大好事。由此,他變成班上較為年長的學生,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想法,開始尋找獨立人格,以獨立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再盲目跟從他人。今天,張祥青十分感謝那次受傷。在他看來,連至今仍留在他腳底的深深傷痕都很奇妙美麗。
苦難仍在繼續,在豐南二中念完初中的第一個學期後,哥嫂實在無力供養他讀書上學,15歲的張祥青隻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他最喜歡的課堂,輟學去獨自謀生,開始了一段後來對他產生重大影響的撿破爛生活。
在孤兒張祥青眼裏,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工作都是美麗的,撿破爛的工作也是如此。於是,1984年在豐南縣胥各莊街巷裏,從早到晚,人們總能看到一位少年在到處轉悠,整天勤奮地挨家挨戶收集和撿拾廢鋼鐵、廢紙張、廢布頭、廢塑料等破爛物品。他就是張祥青。
張祥青的拾破爛生活比旁人想象得還要愉快,因為他每天都可以換回幾毛到幾塊錢現金。這對於被迫離開學校的他來說,多少找回那麼一點成功的感覺。後來他回憶起這段生活,覺得非常珍貴:“即使是撿破爛,我也很快樂。撿破爛教會我如何尋找機遇,以及麵對強者如何保護自己。”
張祥青拾破爛還有意外的收獲。胥各莊的鄉親們見這位孤兒小小年齡就獨自謀生,都十分同情他。一位賣冰棍的張大叔,天天見他愉快地在街巷裏忙活,越幹越有勁,覺得這個孩子很特別,認定他是有誌氣、聰明勤奮的少年,見他辛苦,就常常關心他,請他吃冰棍。這位張大叔,後來成了他的嶽父。
初入鋼鐵行業
撿破爛幾個月後,政府照顧孤兒張祥青,安排他進一家鋼鐵廠當工人。鋼鐵廠的工作大多又苦又累又危險。而張祥青偏偏幹的是最苦、最累、最危險的爐前工。這時,他才15歲,是工廠裏年齡最小的工人。
可是,對孤兒張祥青來說,鋼鐵廠的苦累和危險算得了什麼!雖說當工人的收入不一定比拾破爛多,但畢竟每月有了固定收入。而且,在工廠裏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這份工作,人家覺得苦,可孤兒張祥青還覺得甜呢。
在鋼鐵廠,張祥青做任何事情都覺得有趣味,他對任何工作都搶著做。他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周圍的一切信息。那個時候,張祥青絕對不會想到日後他會成為鋼鐵大王,但他如饑似渴地學習鋼鐵廠有關知識的行為,分明在引導他走向鋼鐵廠管理者的高位。張祥青當了兩年多的鋼鐵工人,磨煉了毅力;增強了適應環境、與人打交道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第一次了解了鋼鐵企業。就這樣張祥青為成為鋼鐵企業家的道路鋪下了一塊厚厚的基石。
但在當時,張祥青並沒有想在鋼鐵廠幹一輩子。正像當年許多青年一樣,他最大的願望是滿18歲後去參軍,當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不過,在這家鋼鐵廠,他當兵的夢想實際上已經不可能實現了,隻不過他自己不清楚而已。就在上班的第12天,一塊火紅的鋼渣迎麵飛濺而來,粘在張祥青護目鏡上,燒掉了張祥青左眉一半的眉毛,使他眼角上留下了永遠的傷疤。
張祥青不知道當兵的體檢條件,他隻知道當兵的年齡條件限製很嚴格。1987年,他滿18歲了,於是下定決心辭掉了鋼鐵廠的工作。他的人生規劃是:先到北京大醫院修眉整容,然後去當兵。
到了北京,大夫一看就明確地告訴張祥青,這種傷疤無法修眉。張祥青傻眼了,當兵是當不成了,鋼鐵廠恐怕也回不去了。張祥青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