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又和王夫人同到園裏,告知岫煙等眾人,又叫了庵裏的老媽、丫頭來吩咐了一回。這丫頭也有十六七歲了,倒出落得很標致,打扮得像戲裏陳妙常一個樣兒。聽說叫他搬進園來,快活得很。
到了初三日,果然各各搬了到瀟湘館來。家夥放不了的,依舊收了些到大觀樓上去。寧府隻剩了個空第,便封鎖了。連那門上老頭子也叫到西府來了,那園外的攏翠庵也鎖空加封了。
惜春便把庵內的菩薩都請來,供奉起來。又限定每日早晚的功課,木魚、金磬、鍾鼓、梵音倒也好聽。第二日王夫人帶了兒媳並孫婦到園中,邀了岫煙帶同彤霞等姐妹們,上瀟湘館來參什祥佛像,各處看看。見惜春倒也調排得妥當,也分出個韋馱守山門,也分個大殿後殿,也有個客堂,也有幾間雲房,也有個香積廚房,都打掃得幹幹淨淨。
眾人逛了一回,齊到客堂坐下。惜春說:"我如今出了家,不便仍用原名。煩各位姐姐替我想想,起個法名罷。"寶釵道:"就用明心見性的’明心’二字何如?"李紈道:"好極了,以後都稱他明心師便了。"紫鵑說:"我也要取個法名。"小鈺出看說:"《釋迦成佛記》說道:’一燈滅而一燈續’,你就叫傳燈罷。"那大丫頭道:"我叫個什麼呢?"小鈺道:"正好一對,竟叫了授缽罷。那小丫頭子不用取名,隻叫聲小沙彌;老媽子就叫聲佛婆便了。"王夫人說:"倒也都不錯,隻是那瀟湘館不配庵名,須得改兩個什麼字兒。"小鈺反著手踱來踱去,一時想不出來。舜華扯扯他的衣襟,悄悄說:"芬陀。"小鈺大悟,就說:"王幼安的記裏說:’或迦蘭陀竹園,或舍利國金地’此處多竹,竟叫芬陀庵罷。"李紈道:"好極,不失瀟湘本意。"王夫人說:"小鈺肚裏也還有貨呢。"明心說:"我聽見岫煙姐姐說舜姑娘的字法第一精妙,就煩把這個匾額寫了好換。"舜華道:"我是臨玉版十三行的,寫大字不很配,還是小鈺臨多寶塔的,匾上鎮得住。"王夫人問他們:"各自臨各樣貼的嗎?"岫煙說:"碧蕭臨柳,小鈺臨顏,二香和彤霞都臨的董香光小楷,優曇姐妹同臨靈飛經,儼然鍾紹京了。隻文鴛還不很到家,究竟總要讓舜華的王字第一。"明心說:"這些匾對通得換過,隻是費事些。"授缽道:"我會糊裱,隻將原舊的背麵用雲母箋或藏經紙金黃箋裱起來,寫上字。大小澗彳央都合式的。"小鈺道:"交給我,包管一律換來,都是些佛家口氣。"明心說:"拜托,拜托。"小鈺說:"容易,容易。"彤霞私下羞他臉道:"現在是傳卷的,這會子誇大口,隻怕依舊要請槍手呢。"小鈺忙搖手道:"別說。"舜華笑了一笑,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