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把布魯斯的資料調出來給我閱讀,此人現年二十八歲,對於各種車輛都是十分熟悉,鬼符傭兵團很多的任務都會讓他出馬和別的成員搭檔,在做完事情之後都由布魯斯駕駛車輛逃出追捕。鬼符裏的一些特工用車,都是經過了布魯斯的改造和設計,布魯斯本人也曾經參加過各種賽事,不管是正式的國際性競標賽還是地下車壇的黑賽,布魯斯都是第一名的獲得者。
但是布魯斯對外的身份隱藏的十分巧妙,沒有人知道‘車神’的身份是鬼符榜第二十四位的殺手。
除了車技的一流,對車輛的結構研究過人之外,布魯斯擅長截拳道,一套雙槍命中率也是十分高。
“你是怎麼把布魯斯請到的,難道你作為雇主雇傭他?”我好奇的問蘭陵,她‘撲哧’的笑了出來:“當然不是,我和布魯斯其實以前就認識,在我還沒有出道的時候就認識了他。”
蘭陵起身從冰箱裏取出一瓶果酒來,然後拿來兩個精致的酒杯:“而且這次布魯斯來擔任你的教練不收取費用,他隻有一個小小的要求。”
“什麼要求?”我接過她斟滿酒的杯子,她說道:“幫他弄到這次你比賽駕駛的車輛設計圖紙,他對這個車隊的賽車很感興趣。”
幾個小時之後,我和蘭陵收拾了東西,坐火車到了波特蘭。
來到波特蘭,布魯斯已經提前抵達了這裏,我們在一個小酒吧裏會了麵,布魯斯把我所要訓練的科目大致了告訴了我一遍,就安排我明日開始學習一級方程式賽車的駕駛。
第二日一早,我就來到了布魯斯租下來的一個私人車場,一輛銀色的方程式賽車停在跑道的正中央。
布魯斯首先給我講起了關於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基本知識,讓我先熟悉這種賽車。
一級方程式賽車簡稱F1,這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費用最昂貴、技術最高的比賽,也是方程式汽車賽中級別最高的比賽。
這種賽車最初的定義為“一種至少有四個不在一條線上的輪子的車輛”,其中至少有兩個輪子用於轉向,至少有兩個輪子用於驅動,氣缸容積三點五公升,越六百馬力,最高時速三百一十五公裏的方程式賽車。嚴格規定賽車的重量、長、寬、輪胎的距離以及大小。
所謂方程式賽車是按照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規定標準製造的賽車,這些標準對方程式賽車的車長、車寬、車重、發動機的功率、排量是否用增壓器以及輪胎的尺度等技術參數都作了嚴格的規定。
國際規定F1賽車采用排量為三升。十二缸一下、不加增壓器的自然吸氣式發動機,地盤采用碳化纖維製造,重量很輕,很堅固。車盤的底盤很低,最小離地間隙僅有五十到七十厘米。與普通汽車相比,F1賽車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它的車身細而長,車身高度很低,寬大的車輪十分顯眼,而且是完全暴露,被稱作開式車輪。
每輛F1賽側都是世界著名汽車廠家的精心傑作,一輛賽車的價值超過八百萬美元,甚至不亞於一架小型飛機的價值,而很多大型的車隊,頂級車手的賽車更是價值過千萬。
一級方程式賽車不僅是賽車手勇氣、駕駛技術與智慧的競爭,在其背後還進行著各大汽車公司之間科學技術的價值。
根據賽事的有關規定,每年全世界有資格駕駛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車手不超過一百二十人,所有駕駛F1的車手,都必須持有FLA簽發的‘超級駕駛執照’,而此次雇傭我的車隊老板也是費了很大的功夫才為我弄到了這個執照。
F1的底盤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用於支撐、安裝發動機以及其它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的整體。它由傳動機構、行駛機構、轉向機構和製動機構四部分組成。
也就是說除了引擎、輪胎和車身外殼,幾乎全部被納入底盤的範疇。
F1的技術規則要求,車身總寬最大不得超過一千八百厘米,長度不設限製,車身總高不得超過九百五十毫米,左右輪胎中心線之間寬度不得超過一千四百厘米。尾翼總寬度不得超過一米,前輪軸心到前翼最前沿的距離不得超過一千兩百厘米,後輪軸線到尾翼最後沿不得大於五百毫米,尾翼總高度不得超過八百毫米。
引擎是F1賽車最核心、最昂貴、最機密和最複雜的構成部分,國際汽聯為了節約開支、降低動力輸出和提高安全,從十二年前改用為二點四升V8引擎,不得過對於那些沒有經濟實力,及時過度的車隊,可以繼續沿用兩年三點零升V10引擎,但是為了確保公平競爭,必須接受對轉數和進氣量的限製。
引擎曲軸箱和氣缸蓋必須采用鋁合金澆鑄或者鍛造,整個部件或者部分區域,不允許使用合成材料或者金屬模版複合材料。
任何位於引擎內部,主要功能或者次要功能在潤滑或者冷卻的金屬機構,必須用基於鐵的合金或者鋁合金製造,鋁合金包括矽鋁合金、銅鋁合金、鋅鋁合金和鎂鋁合金。
所有的扣件必須用基於鈷、鐵和鎳的合金製造。不允許使用合成材料。閥座嵌入機構、閥門導軌和任何其他的軸承部件,可以采用金屬滲透的預製成型技術與其他方法混合製造,但不能用於強化。
在布魯斯說完了這些信息之後,我正式坐進了方程式賽車駕駛室,帶上了有耳機和麥克風的頭盔。
車子一駛出去,我就感覺頭腦開始發暈發脹,因為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底盤實在太低,沒有經過長時間專業訓練的人是根本無法承受的。
第一圈我以一百八十邁的速度跑完了之後,走出駕駛室在外站立了十幾分鍾才緩過氣,布魯斯讓我做了一些體能運動,然後繼續進行駕駛。
第二次我駕駛的速度提升到了兩百四十邁,但是有很多個彎道的時候我都減速幅度很大,而且差一點就衝出了跑道之外。
布魯斯讓我到室內的專業健身房裏做了一些相對的運動,然後用模擬的3D駕駛儀給我做訓練,讓我克服對彎道的潛意識恐懼。
在一天的訓練之中,我對於過彎道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最快時速也能夠控製到兩百七十邁。
第二天,在進行了上午的訓練之後,蘭陵帶著我來到了雇主所在的車隊,和此次比賽的隊友見麵。
雇傭我的車隊是芬蘭的‘流光’車隊,這是一支在世界賽車界很出名的王牌車隊,眾多著名的車手此刻都和我坐在同一張會議桌旁。
雇主坐在主位上,開始詳細的說著後天的比賽安排。
此次比賽的重頭戲就是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賽事,我將和兩名‘流光’車隊的金牌車手搭檔,比賽的規則是每支車隊派出三輛車,一起競爭冠軍寶座,一共有三十個國家參賽。賽事的流程分為初賽、複賽和決賽,必須要一一過關,才能有機會贏得冠軍。
會議上交代完了事情之後,我和合作的兩名車手哈基寧、科瓦萊寧一起到了訓練場地,布魯斯也認識這兩名車手,我們坐在室內的一個小屋裏,說起了比賽的戰術。
“這次我們的競爭將會十分激烈,英國的車隊和日本的車隊實力都很強大。”科瓦萊寧說,“我和哈基寧並沒有十足的把握,還請布魯斯先生給出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