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遼寧經濟轉型現狀及應對舉措探析(2 / 2)

二、遼寧經濟轉型應對舉措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遼寧經濟轉型現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此,就需要提出相應的應對舉措。具體來說,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優化外資引進結構

目前遼寧外資引進規模不斷擴大,然而在引進結構上卻不盡合理,存在引進方式單調、外資流向不合理、投資地域不均等問題,這樣就限製了遼寧的經濟轉型。為了讓外資更好地與遼寧的經濟發展戰略相融合,引進外資需要考慮到企業的效益、經濟結構、產業優化等前提條件,逐步完善遼寧的市場經濟體製,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振興老工業基地,實現地區協調發展。此外,要改善外資的資金流向,加強對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的投資,鼓勵外商投資改造傳統產業,依托技術優勢促進國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

2.推動民營經濟發展

遼寧民營經濟的發展仍舊比較緩慢,麵臨諸多阻礙,諸如產業準入政策不公平、融資渠道狹窄、企業素質低下、科技含量不足、投資環境不健全、投資成本升高、法律法規不健全等。為了更好地推動民營經濟的發展,應該堅持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核心,全麵拓寬民營企業的發展領域,著力提升民營企業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促進其經濟轉型升級;提升民營企業素質,加強現代企業精神培育;拓展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解決民營企業麵臨的融資難問題;借助國際先進管理經驗,提升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針對不同類型、規模的民營企業,提供差異化的政策扶持,更好地推進民營企業的發展。

3.提升工業競爭實力

當前,遼寧很多國有企業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力下降,設備技術、產業結構、經濟結構都存在很大缺陷,製約了遼寧工業發展。基於此,可以大力推進先進製造業的發展。所謂的先進製造業就是高附加值、高盈利的製造業,其和服務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工業競爭力,遼寧應該依托現有工業基礎,調整、優化發展方向,推進先進製造業的發展,提高產業附加值、加強在研發、創新上的投入,以提升工業的核心競爭力。

4.促進職業教育發展

雖然遼寧的整體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職業教育的發展卻比較緩慢,職業教育體係還不是很成熟,在諸多方麵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諸如職業教育不均衡、品牌特色不強、產學研體係尚不完善、師資力量薄弱等。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加強宣傳引導,充分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營造良好的職業教育發展氛圍,充分利用職業教育資源,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其二,完善職業教育體製,由於職業教育涉及諸多部門、行業,為了更好地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應該統籌職業教育管理,實現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其三,充分利用職業教育資源,加強對職業教育經費、教學場所、設備等的管理,統籌專業建設,提升品牌特色,避免專業重複,有效地提升職業教育的教育質量。其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為職業學校學生提供更好地實習和工作機會,為企業提供更多優秀的人才。

三、總結

金融危機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了巨大衝擊,人們的發展觀念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經濟轉型不對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同時還是資源配置的優化,其包括諸多方麵的內容,不但包括發展模式轉變、發展路徑探索,還包括發展要素的創新等。從國際經驗來看,經濟轉型升級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從外資引進結構問題、工業競爭實力下降、民營經濟發展緩慢、職業教育體係欠缺等方麵介紹了遼寧經濟轉型現狀,以期加深人們對遼寧經濟轉型過程中存在問題的了解和認識,在此基礎上本文分別從優化外資引進結構、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提升工業競爭實力、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等方麵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期能夠有效地改善當前遼寧經濟轉型狀況,為遼寧經濟轉型提供結構性動力、人才性基礎、工業性支撐以及民營經濟的活力,使遼寧經濟能夠緊跟經濟發展潮流,抓住發展機遇,贏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景宇.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變遷:曆史與製度的分析[J].長白學刊,2008(05).

[2]蔣非非.振興遼寧經濟要有新思路[J].理論界,2004(04).

[3]魏浩.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促進遼寧經濟發展[J].情報科學,2003(06).

[4]李桂芝,鄭樹旺.阜新民營經濟發展現狀及在轉型中的地位[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5(04).

[5]齊蘭,柴尚金.跨國公司對我國工業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的影響及對策[J].太平洋學報,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