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七致辭篇(2 / 3)

三、演講者要較強的組織材料的能力。在即興演講時,因為時間倉促,演講者往往將自己所聯想到的材料生搬硬套,借以化抽象的演講為具體。然而,若是己身所講的材料不能夠證明演講的主題,那就弄巧成拙了。因此,即興演講就要求演講者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將符合演講主題的材料進行組合、提煉,用最新鮮、最典型的材料去輔證自己的主題,方能使得演講具有生動性、說服性。不僅如此,演講者在即興演講中所運用材料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演講者本身對知識認識的廣度和對思想見解的深度。

四、演講者要有較高的現場表達技巧。即興演講要求演講者能做到臨場發揮,即演講者事先並無精心準備,也沒有現成的演講辭可以照本宣科。因此,即興演講往往是檢驗一些能否當眾講話、是否善於當眾演講的人的試金石。為此,要求領導幹部在進行即興演講前,能夠快速熟悉現場的聽眾,包括聽眾的服飾、年齡層、學曆背景、關注的話題,然後根據己身所聯想到的材料和觀點,並結合現場聽眾與演講主題有關的人物或景物,做到即景生情,從而為自己的表達做到現場鋪墊。

五、演講者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即興演講與即興談話既有區別又有聯係,聯係在於,即興演講與即興談話,都是在事先並無精心準備的前提下“趕鴨子上架”的;區別在於,即興演講往往麵對的是一大群聽眾或者電視機前數以億計的聽眾,演講的心理壓力非常巨大,即興談話的對象大多為三個或者多個甚至小群體。因此,即興演講時,演講者因為麵對的聽眾眾多,會出現怯場、忘詞、緊張等情況,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要求演講者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能夠做到沉著冷靜,巧妙應變,從而化被動為主動,達到演講的成功。控製好時間,借以舒展緊張的心情。

即興演講的技巧

一、保持警覺,選準話題。領導幹部無論參加什麼會議,都要始終保持全神貫注。要掌握會議的主題,討論的具體題目,爭論的焦點,有很強的警覺和思想準備。一旦開始即興演講,也決不會心慌意亂。有了思想準備,還必須尋找一個好的話題,而準確的話題,來源於對會議有關情況的熟悉與掌握。為此,特別要注意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對誰講話。如1924年5月8日,印度詩人泰戈爾在北京過了他64歲的壽辰。北京學術界為詩人泰戈爾舉行了祝壽儀式,梁啟超登台發表即興演講。因為泰戈爾想讓梁啟超為自己起一個中國名字,所以,梁啟超便從印度稱中國為“震旦”,講到從天竺(印度)來的都姓竺,並將兩個國名聯係起來,贈給泰戈爾一個新名叫“竺震旦”。由於梁啟超的話題選擇得好,故而使得整篇演講辭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寓意深刻。

二、抓住話題,組合材料。確立了話題,就要緊抓不放,進而緊扣話題精心組織材料進行論證。因為即興演講無法在事先做好充分準備,演講者完全依靠臨場抓取材料,其來源,一是平時的知識積累,二是眼前的人和事,而且以後者為主。假如演講者過多的引用間接材料,往往失去了即興演講的現場感和針對性,起不了應有的作用,因此,演講者隻有多聯係現場中的人和事,才能緊緊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三、情感充沛,以情奪人。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動人心者莫先乎於情。”演講者要使聽眾激動,演講者自己首先要有激情。演講者動了真情,演講時喜怒哀樂才會分明,語言繪聲繪色,從而感染聽眾,達到與聽眾交流情感的目的。倘若演講者隻追求華麗的詞藻,照本宣科地演說,雖然能一時欺騙聽眾的耳朵,卻永遠也不能欺騙聽眾的心。因此,演講者在演講中,如果帶著熾熱、真誠的情感,能使快者掀髯,憤者扼腕,悲者掩泣,羨者色飛。著名演講家李燕傑說:“在演講和一切藝術活動中,唯有真誠,才能使人怒;唯有真誠,才能使人憐;唯有真誠,才能使人信服。”因此,在演講中若要使聽眾動心,就必須要先使自己動情。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對秘書口授反擊法西斯戰爭動員的講演稿時,自己“哭得涕淚橫流”。正因為如此,他後來發表的即興演講才更加動人心魄,極大地鼓舞了英國人民的鬥誌。

四、語言生動活潑。演講者根據聽眾的知識結構和文化修養,選用不同風格的語言。對一般群眾的演講可選用樸素的語言,而對文化素養較高的聽眾則可選用高雅的語言。這就要求演講者要善於平時學習人民群眾中生動活潑的語言,吸收外國語言中有益的成分,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的東西。比如,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主政上海期間,曾對某些官員在新形勢麵前“話語平庸”的現象進行了概括:“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誌說話,給頂了回去。”

五、短小精悍,邏輯嚴密。即興演講多是在激動的場合下進行的,沒有人樂意聽長篇累牘的講話,因此,演講者的講話必須做到短小精悍。短小,指篇幅少;精悍,指內容精煉。即興演講時,演講者要做到結構合理、詳略得當,要有快節奏風格和一氣嗬成的氣勢,切忌顛三倒四、離題萬裏、拖泥帶水。

即興演講中對演講材料的快速整合

在演講中,演講者對材料的選擇和運用,關係到演講的成敗。因為一個典型、生動、有趣的演講材料,往往能夠使得演講者的主題更加鮮明、有力。打個比方來說,一場演講有如請客吃飯,材料就構成了宴席上的各種各樣的菜係,一桌宴席上有魯菜、川菜、粵菜、京菜、湘菜,還要有葷素搭配等相輔相成,如此方能滿足不同口味的賓客。此外,正如請客吃飯要了解賓客的口味,演講時在組織材料時,也要根據聽眾的學曆背景、喜好等來甄選演講的材料,因此,材料在演講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即興演講因其在演講中特殊的形式,決定了演講者隻有在極短的時間內解決好“說什麼”和“怎麼說”這兩個問題。而在即興演講中,演講者能否對材料進行快速整合,是體現演講者操控即興演講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即興演講中,材料的組合有並列式、正反式、遞進式三種形式。對於它們的運用,要做到互相結合、互相套用——

一、通過並列式快速整合材料。如某人在《世界也有我們的一半》的即興演講中,將演講的主題分成了三個小題:一是女人沒有獲得自己的“一半”;二是女人本應有自己的“一半”;三是女人應爭到自己的“一半”。在這場即興演講中,演講者對演講主題做到了分解,從而快速地在腦海中搜集到論證主題的材料,而且這三個分題各自獨立又互相連貫,共同闡明同一主題:世界也有我們的一半。如此一來,演講者對材料的整合就顯得條理井然,使得演講具有了力量和氣勢。

二、通過正反式快速整合材料。如某人在《一個青年軍人的思考》的即興演講中,緊盯“青年軍人應當自強不息”的主題,通過列舉一些反麵事例,進行分析和批評,然後以一名戰士自學成才的事例從正麵稱讚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做到了正反對比,使得演講主題鮮明,材料典型,引起了聽眾的共鳴。在即興演講中,用正反式快速整合材料,在一些領導幹部演講中並不罕見,但也要注意所選的正反材料本身能為一個主題服務,而且要個性鮮明,對比突出,方能達到演講的效果。

三、通過遞進式快速整合材料。如某人《在失敗麵前挺起胸膛》的即興演講中,一是談自己為什麼能在失敗中崛起;二是自己怎麼樣從失敗中崛起。所以,在即興演講中,演講者快速整合材料不妨借用遞進式的方法,即圍繞要說明或論述的問題,首先言明“為什麼”,繼而談“怎麼樣”。2紀念二戰勝利60周年俄羅斯前總統普京——領導者演講表情達意喚起聽眾情感共鳴的領導力

演講相關背景

2005年5月9日,莫斯科天空雨後放晴。二戰老兵和俄羅斯現代軍人重赴紅場,接受俄羅斯總統普京和50多位世界其他國家領導人檢閱。

俄羅斯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盛大閱兵式的方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和納粹德國投降60周年。寒冬到仲春,黑發到銀首,遠不足以概括其間變遷。在閱兵儀式結束後,普京發表了這篇演講。

精彩演講賞析

親愛的俄羅斯公民!尊敬的各位來賓!三軍將士們!

今天是偉大勝利的紀念日,是和平的節日,是正義勝利的節日,是善良戰勝邪惡、自由戰勝暴虐的節日。我向你們表示祝賀。(即時點評:演講者在開頭,用一連串的排比句,有力地為演講奠定了基調,帶動了全場歡快、自豪的氣氛。)

已經過去60年了。但每一年的5月9日我們都哀悼那些逝者,回顧那場戰爭。那是一場呼喚我們的理性、呼喚我們崇高責任感的戰爭。它使我們深深地意識到,當時的世界處於怎樣的懸崖之邊緣,暴力和種族仇視、屠殺和淩辱會導致多麼可怕的後果。(即時點評:將視野拉向曆史,使聽眾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將演講的主題順利地傳達給聽眾。)

我們將永遠牢記這些暴行給人類帶來的恐懼、屈辱和死亡。(即時點評:客觀地解讀曆史,還曆史本來麵目,引起聽眾對當今美好生活的珍惜。)

我們將永遠尊敬所有在當時獻出生命的人、浴血奮戰過的人和在後方忘我勞動的人。(即時點評:緬懷先烈,感恩那些曾經做出貢獻的人。)

我們將永遠緬懷死者。作為被拯救者,我們向他們致以人類最崇高的謝意。(即時點評:普京在緬懷死者和感謝貢獻者的時候,分別做了緬懷和感謝的手勢。當演講者在台上邊演講邊做手勢的時候,聽眾也隨著演講者在台下做起相同的手勢,使得演講與現場聽眾互動起來,達到了演講的教化功能。)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烈焰席卷了61個國家,殃及全球近80%的人口。熊熊戰火不僅橫掃歐洲,而且席卷亞非國家,蔓延到埃及和澳大利亞,一直波及大洋彼岸的新大陸和阿拉斯加。(即時點評:通過淵博的戰爭和曆史知識,並且借助地名,使得聽眾跟隨演講者產生了想象力,對二戰法西斯的罪行進行鞭笞。)

然而,決定這場慘無人道的戰爭的局勢以及最終結果的那些最殘酷和決定性的事件則發生在蘇聯境內。法西斯分子妄圖以閃電戰的方式奴役我們的人民。實際上他們是妄想消滅我們的國家。

他們的圖謀破產了。蘇聯軍隊先是在莫斯科城下擋住了納粹分子的攻勢。在接下來的三年裏,蘇軍不僅頂住了敵人的壓力,而且最終將其趕回了老巢。

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重重圍困中的列寧格勒的英勇不屈、庫爾斯克弧形地帶和第聶伯河沿岸所取得的戰果決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終結局。而通過解放歐洲和發動柏林戰役,蘇聯紅軍為戰爭的勝利畫上了句號。(即時點評:說明蘇聯人民對法西斯掀起的世界大戰進行有力地抗擊,並最終取得全世界的勝利,不僅喚起了聽眾的自豪感,而且強調了紀念二戰勝利的意義,有力地烘托了主題。)

親愛的朋友們!

我們從沒有把勝利分成是自己的和他人的。我們將永遠牢記盟友的幫助,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反希特勒聯盟的其他國家,以及德國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人士。今天,我們在這裏向所有抵抗過納粹的歐洲人致敬。(即時點評:功勞麵前不獨攬。演講者對世界各國抗擊法西斯做出的貢獻給予肯定,顯得十分客觀公正。同時,不失時機對抵抗法西斯戰爭的人們表達致敬,也有助聽眾對演講者產生認同感。)

然而我們還知道,蘇聯在戰爭的年代裏失去了數千萬公民。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士來自前蘇聯各個民族。

蘇聯各族人民和所有加盟共和國當時遭受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傷痛降臨到每一座房屋、每一個家庭。因此,5月9日對獨立國家聯合體的所有成員國來說都是一個神聖的日子。(即時點評:曆史雖然成了過眼雲煙,但是曆史的傷痛和教訓卻不能忘記,它成了一筆經驗和財富。同樣,這份財富正如普京所說,它屬於全蘇聯。)

我們有著同樣的不幸,有著同樣的記憶,對子孫後代也有著同樣的責任。我們應當將這種同史同源、同心同德和同願同望之精神傳遞給後人。(即時點評:為什麼要紀念二戰勝利,這便是現代人真正的本意,那就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我相信,除了和睦相處、友好相待,我們別無選擇。(即時點評:通過條件複句“除了……別無……”,強調了和睦相處、友好相待的重要意義。)

俄羅斯願意與我們的近鄰和世界上所有國家建立友好關係,這種關係不應僅僅依靠過往的教訓來維係鞏固,而且應麵向我們共同的未來。(即時點評:言明俄羅斯的外交策略,即與世界上所有國家建立友好共處的關係。)

曆史告訴我們:各國和各民族都應盡一切努力,不再忽略這樣一個問題:新的致命學說如何產生,新的威脅如何形成,由什麼轉變而來。(即時點評:用曆史來總結經驗和教訓,具有說服力。)

戰爭的教訓警示我們:縱容暴力、漠不關心和等待觀望,必將導致可怕的世界性悲劇。因此,麵對當前客觀存在的恐怖主義威脅,我們應當忠實於我們的父輩,應當捍衛以安全與公正為基礎的,以既不允許“冷戰”也不允許“熱戰”重演的相互關係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即時點評:借用戰爭的教訓啟示當今社會。而且用到“冷戰”和“熱戰”等敏感詞語,還原了曆史的一幕幕悲劇,借以引發聽眾的思考,使得演講具有了影響力。)

從全球對抗時代結束以來,我們已經向確保歐洲的和平與安寧這一崇高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即時點評:肯定已經取得的階段性碩果。)

我們正在建設以自由和民主為理念的政治架構,我們認為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我們的政策是建立在各民族相互信任並共同謀求文明前景這一基礎之上的。這其中包括那些曾經曆對抗、而後又成功地找到對話與合作之路的民族。(即時點評:旨在說明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即允許世界各國堅定自己的自由和民主,隻要共同的目的是謀求文明前景,允許百花齊放。)

俄羅斯和德國曆史性的和解,便是這種政策成功的典範。我認為這一和解是戰後歐洲最寶貴的成就之一。這一典範應當在當今國際政治中推而廣之。(即時點評:借助事實舉證。同時十分鮮明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借以影響聽眾。)

尊敬的俄羅斯公民!尊敬的各位來賓!

對我國來說,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5月9日永遠是一個神聖的日子,永遠是一個使我們大家受到鼓舞、得到升華的節日。這一天,我們的內心百感交集——有高興也有哀傷,有悲憫也有崇敬。(即時點評:強調“5月9日”對俄羅斯的重要意義,以及在這一天的心情。)

這一天喚起我們最崇高的道德良知,使我們有機會再一次向那些施予我們生存、勞作、快樂、創造和相互理解之自由的人表達敬意。(即時點評:對維護道德良知的人表達敬意,也是在倡導這種道德良知,從而使得這些觀點深入人心。)

在我國,勝利日是最具親情和真情的全民節日。對前蘇聯各族人民來說,勝利日永遠是人民創建豐功偉績的日子。而對歐洲和全球各國來說,勝利日永遠是一個拯救世界的日子。(即時點評:再次強調“5月9日”的紀念意義,也再次強調這一天是拯救世界的日子,與聽眾的情感達到一致,掀起演講的高潮。)

我們的祖輩與父輩為了國家的榮譽和自由不惜付出生命。他們團結一心,捍衛了自己的祖國。今天,我要向所有參加過偉大衛國戰爭的老戰士們深鞠一躬,祝你們健康長壽。(即時點評:由衷地向先驅者們表達敬意,喚起聽眾的情感共鳴。)

勝利屬於老兵!光榮屬於俄羅斯!(即時點評:這一天是老兵們的光榮,也是全俄羅斯的光榮。再次強調了紀念二戰勝利的意義。)

祝你們勝利日快樂!(即時點評:這是勝利日,也自然是快樂日,演講者由衷地對聽眾表達了美好的祝福。)

紀念二戰勝利60周年俄羅斯前總統普京——領導者演講表情達意喚起聽眾情感共鳴的領導力

在領導演講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表情達意的演講技巧,要麼照本宣科、機械地說教,要麼毫無表情、輕視怠慢,要麼應付形式、木訥生硬,這樣的演講都無一例外地被聽眾所排斥,唯有那些在演講中表情達意,流露出真性情的領導者,才能得到聽眾的擁護和愛戴。領導者在演講中對聽眾的人文關懷,恰恰能反映出領導者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綜合素質,在聽眾心理樹立起領導者的威望和形象,自然也能轉化為指導聽眾實踐的戰鬥力。

在俄羅斯前總統普京的演講中,我們也選擇了幾例,加以說明。比如,普京講道:“這一天喚起我們最崇高的道德良知,使我們有機會再一次向那些施予我們生存、勞作、快樂、創造和相互理解之自由的人表達敬意。”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普京通過對國家做出貢獻的人們表達敬意,倡導道德良知,從而使得這些觀點深入人心。在演講結尾,普京說:“我們的祖輩與父輩為了國家的榮譽和自由不惜付出生命。他們團結一心,捍衛了自己的祖國。今天,我要向所有參加過偉大衛國戰爭的老戰士們深鞠一躬,祝你們健康長壽。”普京通過演講由衷地向先驅者們表達敬意,喚起聽眾的情感共鳴。

一個受人歡迎和尊重的領導者,他的演講情感隻需真情地流露,就能感染聽眾、鼓舞聽眾。因此,表情達意在演講中並非屢試不爽的技巧。雖然表情達意是演講中的一種技巧,但是具體操作時,領導者卻不能流於這種技巧的表麵,如果一味地為了迎合這種技巧,就會在思想上產生偏差,進而虛偽地在演講中套用這種技巧,遭致聽眾的反感。

延伸閱讀——領導者演講常用的五種修飾手法

演講稿既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也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對語言藝術有較高的要求。所以,講究修辭是一篇成功演講稿的必然要求。

(1)比擬。

比擬是擬人和擬物的合稱,或寄情於物,或托物言誌,引起聽眾的共鳴和深思。比擬具有深刻、形象和幽默詼諧的特點,可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也能增強語言的抒情色彩和喜劇效果,把精彩的論述與模形擬象的描繪融為一體,既能給人理性上的啟迪,又能給人以藝術上的美感。

請看這個演講結尾:“作為未來教師的我,沒有太高的奢望——隻求用知識的雨露去澆灌幼苗。像紅燭,將全部心血化為光焰,去照亮青少年一代那美好的心靈;像春蠶,為謀求人類的幸福,吐盡最後一口絲。”這是名為“我的理想之路”的演講結尾,就用了一連串的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