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成語,曾被大史學家司馬遷尊為“此言雖小,可以喻大”的道義信條,千百年來,也一直被許多人奉為人際交往中的一種自我價值觀。然而,曆史發展到了今天,在競爭中求生存的改革年代裏,僅僅滿足於做一個緘口不言或重行寡言的謙謙君子是遠遠不夠的。
1競選總統宣言(美國總統奧巴馬)——領導者話語個性充滿朝氣的領導力
2辯論後的總結陳詞:最後一周(美國總統奧巴馬)——領導者演講要具有鼓動性的領導力
3總統預選結果揭曉日(美國總統奧巴馬)——領導者真情袒露獲得人格魅力的領導力
“因為我們堅信——每當我們危難當頭時,熱愛自己國家的人民能夠給它帶來變革。”
——巴拉克·奧巴馬
演講相關背景
2007年2月10日,奧巴馬在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市的老州議會大廈宣布競選美國總統。
精彩演講賞析競選總統宣言2007年2月10日,伊利諾伊州首府斯普林菲爾德市首先,請允許我向今天冒著嚴寒、遠道而來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即時點評:奧巴馬用“朋友們”,一下子拉近了演講者與聽眾的距離,絕對沒有居高臨下的感覺。對於聽眾來說,會感到這不是來聽一場說教,而是朋友間的交流談心。)
我們此行的目的隻有一個。我感謝大家的熱誠,在我心裏,我知道你們並非僅僅為我而來,你們來此的原因更在於你們相信這個國家的未來。(即時點評:創建一個強有力,又能贏得聽眾的開頭。)麵對戰爭,你們相信和平將至。麵對絕望,你們相信希望尚存。政治將你們拒之門外,讓你們安於現狀,長期彼此分隔,但你們相信我們的民族,能夠實現可能實現的一切,可以打造一個更加完美的聯邦。(即時點評:奧巴馬運用描述性詞語,還用排比對應等語言表意方式,直觀而生動,既有強烈的說服力又極具語言的美感。)
這就是今天我們此行的目的。我告訴你們我是如何來到這裏的。你們大多數人都知道,我並不是偉大的伊利諾伊州土生土長的公民,我是在20多年前搬到這裏的。那時的我還年輕,剛從大學畢業一年;在芝加哥,我身無分文,舉目無親。可有幾個教堂為我提供了一份社區組織者的工作,年薪13萬美元。因為我的心一直被一個簡單且有力的想法激勵著——我可以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美國盡一份綿薄之力,所以我欣然接受了這份工作。(即時點評:講述自己的經曆和故事,建立“我們”的聯係,拉近彼此的距離。)
這份工作使我有機會走訪了芝加哥一些最貧困的社區。我和牧師及普通民眾一起,幫助因工廠倒閉而備受折磨的社區。我發現人們所遇到的不僅僅是地區性的問題——關閉鋼廠是千裏之外的行政官員做出的決定;學校缺少課本和計算機也可以追根溯源到千裏之外的政客們的施政不當所造成的;當一個孩子有暴力傾向時,他心靈的創傷單靠政府永遠無法治愈。(即時點評:講述親身經曆,所見所聞,以及深層次的分析。)
正是在這些社區裏,我受到了有生以來最好的教育,也體悟了基督教信仰的真諦。(即時點評:強調共同的夢想和價值觀。)
我在這個職位上一待就是3年,因為一心亟待明白法律是如何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服務的,之後我便去了哈佛法學院學習。再後來我成了一名民權事務律師,並教授憲法課程。過了不久,我逐漸意識到我們所珍惜的自由與平等的權利依賴於全體人民的覺醒和積極參與的精神。懷著這些想法,我來到了州首府,成為了一名州參議員。(即時點評:從自身找主題切入點。比如,奧巴馬所講述的自己年輕時的奮鬥故事——這是最具個人特色的經曆。這種相關經曆,較能引人注意。人們對別人成長奮鬥中的遭遇和成敗故事會很感興趣。)
正是在斯普林菲爾德市,(即時點評:強調地點,就是在這裏。)我親眼見證了美國所能包容的一切——農民和教師,商人和公司員工——所有人都編織著自己的故事,所有人都希望獲得一席之地,所有人都強烈期望自己的言論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在這裏獲得了永恒的友誼——我看到我的許多朋友也在今天的聽眾當中。(即時點評:用真摯的語言,告訴聽眾你的夢想和追求、你為此付出的努力和感受。合情合理的跟所有聽眾拉近了距離,與聽眾融為一體。)
正是在斯普林菲爾德市,我們學會了用平和的心態去麵對持不同意見者——在堅持原則的情況下,能與對方達成共識;隻要我們願意傾聽對方的意見,我們就能以人性的真善美而非假惡醜與人進行交往。
這是為什麼我們能夠改革千瘡百孔的死刑體製,為貧困兒童提供健康保險,並使得稅收體製更趨向公平和公正,以有益於工薪階層家庭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通過了被那些憤世嫉俗者宣稱永遠不能通過的道德改革法案的原因。
正是在斯普林菲爾德市,人們從四麵八方彙集於此,這讓我回憶起了美國人民的正直品質——我漸漸相信憑著這種正直品質,我們能夠建設一個更加充滿希望的美國。
因此,今天在古老的國會大廈樓影裏,在林肯曾經呼籲分裂的議會團結一致的地方,在我們共同的希望和夢想仍然鮮活的地方,我來到這裏,站在你們麵前鄭重地宣布我要競選美國總統。(即時點評:創造高潮,突出演講主題。)
我承認,這項宣布有些自恃——甚至有些狂妄。(即時點評:謙遜和有自知之明,以及放低姿態,較好地贏得了人心。)我知道我對華盛頓的施政方略的研究時間不是很多,但我在那兒待的時間已經足夠讓我認識到華盛頓的施政方略必須要變革。(即時點評:言達意指,“施政方略必須要變革”。奧巴馬強調自己的重點,言簡意賅,簡明扼要——就是必須“變革”。)
我們開國國父們的天才之處在於他們設計了可變革的政體。(即時點評:“變革”一直是奧巴馬的形象,這跟美國國父華盛頓不謀而合。此時奧巴馬又不失時機、合情合理的點到,不失為明智之舉、畫龍點睛之筆。)我們一定要樹立信心,因為我們的先輩們曾對這個國家進行過變革。(即時點評:借古喻今,奧巴馬借題發揮。)麵對暴政,一大批愛國誌士曾迫使一個帝國屈膝。麵對分裂,我們團結整個國家,解放了黑奴。麵對大蕭條,政府讓勞動者重回工作崗位,並使數百萬人民擺脫了貧困。(即時點評:馬上舉出曆史事例,運用排比。有人說過,要想使自己的演講更加有力,最大的訣竅就是多用排比句。奧巴馬當然深諳此道,早在2004年7月他正是靠“希望是……是……”的絕美排比句而一鳴驚人的。)我們歡迎外來移民,我們將鐵路延伸至西部,我們將宇航員送上月球,我們還聽到馬丁·路德·金發出的讓公平似水奔流、正義如泉噴湧的呼聲。(即時點評:這段排比十分口語化又十分有力,特別能引起聽眾的共鳴,而其中透露的“我們”的意識,又特別能讓聽眾有認同感與成就感,從而征服廣大聽眾的心。)
一次又一次,總是有新一代的美國人站出來,完成了時代的要求。今天,我們再一次受到了感召——此時正是我們這一代人響應時代要求的時候了。(即時點評:奧巴馬演講的另一個訣竅是讓“激勵”始終活在字裏行間,奧巴馬不喜歡說太多抽象的大道理,而往往以激情四溢的曆史使命感激勵所有的人。)
因為我們堅信——每當我們危難當頭時,熱愛自己國家的人民能夠給它帶來變革。
這就是亞伯拉罕·林肯的信念。他有自己的疑慮、失敗,亦曾遭遇挫折。但他以堅強的意誌和發自肺腑的聲音推動了整個國家的前進,並協助美國解放了整個民族。正是因為數百萬人支持他的事業,所以美國不再分裂,不論南方還是北方,奴隸抑或自由人。正是因為各個種族、各行各業的人們在林肯故去後繼續為爭取自由而長久地奮鬥,今天我們才有機會作為一個民族——美國人民來共同麵對新千年的挑戰。(即時點評:引用林肯經曆,激勵聽眾,突出主題,彰顯傳承。)
我們都清楚今天所麵臨的挑戰是什麼——一場無休止的戰爭,對石油的依賴威脅著我們的未來,許多孩子在學校裏學而無成,許多家庭盡最大的努力賺取工資而生活依然拮據。我們已聽說並知曉挑戰所在,而且我們多年來一直在談論並關注著這些挑戰。(即時點評:奧巴馬明確自己演講的方向和節奏。)
應對這些挑戰的乏力和拖遝,不是因為我們缺乏合理的政策與可行的方案,而是在於領導無方,“狹隘”政治——我們被那些繁文縟節分散了注意力,長期以來,每當我們麵對艱難抉擇時,我們都采用了逃避,我們極力期望獲得政治籌碼,而非挽起袖子腳踏實地地工作,更沒有達成共識去解決重大問題的願望。(即時點評:激勵型的領導比一般領導更加樂觀,同時也更加懂得分析曾經的錯誤,並且吸取教訓。奧巴馬多次的告訴聽眾,一個人要“腳踏實地”去實現“願望”。)
在過去的6年中,我們都自認為越積越多的債務並不亟待解決、美國人對於日益上漲的醫療衛生費用和工資停滯的狀況感到焦慮隻是一個錯覺、氣候變化隻是個愚弄人的玩笑、強硬的言辭和欠缺考慮的戰爭可以用來忽視民主、戰略和遠見卓識。當經曆所有其他的失敗後,當卡特裏娜颶風來臨時,抑或當伊拉克戰場上士兵的死亡人數不斷增加時,我們被告知我們的危機源自他人的錯誤。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失敗,卻被告知應該責備另一個黨派或是同性戀者或是移民。(即時點評:奧巴馬的親和力不是做表麵文章,而是發自內心的,同時也具有藝術效果,給人寬厚、豁達、包容的好感。)
當人們在幻滅和挫敗中把目光移向別處,我們知道是什麼填補了空白。那些憤世嫉俗者、說客還有那些特殊利益集團,把美國的政治變成了一場隻有他們才能玩得起的遊戲。他們能大筆一揮,開出支票來解決問題,而你卻要為他們埋單;他們享有特權獲得各種資源,而你卻需要寫申請函。(即時點評:對比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演講技巧,能更加凸顯你的觀點的方式。)他們認為政府歸他們所有,而我們今天在這裏就要把它重新奪回來。(即時點評:勇於追求希望!)這種政治的時代將一去不複返,曆史也應該翻開嶄新的一頁了。(即時點評:大氣磅礴,極有信心與感召力,給人蕩氣回腸的激動。)
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我非常自豪能協助引領這場國會內部的辯論——這場辯論導致了自“水門事件”以來最為徹底的道德改革。(即時點評:舉例說明,讓聽眾看到“變革”的希望。)
但華盛頓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前途並不平坦。因此,我們要明確重點,必須做出艱難的抉擇。雖然政府對實現我們所要的變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僅憑金錢和方案的增加無法達到我們的目標。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必須肩負起責任——向我們的子女逐漸灌輸一種追求成功的理念,去適應更具競爭力的經濟環境,讓社區變得更加美好,同時學會做出一定的犧牲。(即時點評:呼籲大家去行動。)那麼,讓我們現在就開始行動吧。讓我們一起並肩戰鬥,擔負起這項艱巨使命。讓我們來實現整個國家的變革。(即時點評:邀請聽眾參與,奧巴馬與聽眾融為一體,“我們”一起來“實現變革”。)
在數字化時代,讓我們成為重塑國家經濟,使我們自己具有競爭力的一代。讓我們為學校製定高標準,並給予成功辦學所需要的一切資源。讓我們招募新的教師隊伍,提高工資,加強支持,以此來激發他們更強的責任心。讓我們的孩子能夠上得起大學,讓我們在科研方麵加大投資,讓我們將寬帶纜線鋪設到全美的各個城市和鄉村。(即時點評:講述理由和聽眾付諸行動的益處,這裏運用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讓我們”。用這種排比句式略寫概述大家熟知而又“希望那樣”的典型事例,與詳寫的事例共同作為論據,則使舉例充分,且詳略得當,言簡意賅,具有說服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變革,我們要確保美國勞動者成為能夠分享到經濟繁榮成果的一代,我們要保護公司承諾給員工的辛苦所得,我們要使美國勞苦大眾能夠為其退休進行儲蓄成為可能,我們要允許工會及其組織者再次振興國家的中產階級。(即時點評:站在國家政府的角度作出表態和承諾。)
讓我們成為在美國消除貧困的一代。(即時點評:圍繞以上中心的細節問題。)每個願意工作的人都應該能夠通過職業培訓獲得一份工作,他們的工資應能維持生活,滿足日常開銷,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照顧,並支付在上班時能夠放心托交之女的托兒服務。讓我們努力去做好這些事吧。
讓我們成為最終解決醫療保險危機的一代。(即時點評:中心的細節問題之二。)通過注重預防,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通過采用技術手段簡化官僚程序來降低費用。讓我們此時此地鄭重地宣告:到下一屆總統的第一個任期內,我們可以成為普遍享有醫療保險的一代。
讓我們成為最終使美國擺脫石油專製的一代。(即時點評:中心的細節問題之三。)我們可以利用乙醇等國產的可替代燃料,鼓勵生產更多的節能汽車。我們可以建立一套控製溫室氣體排放的體製。我們可以將全球變暖的危機變成創新的機遇,增加就業、刺激商業、發展具有全球榜樣作用的企業。從而使我們成為子孫後代為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而感到自豪的一代。
最為重要的是,讓我們成為永遠牢記“9·11”事件、盡一切努力與恐怖分子作鬥爭到底的一代。(即時點評:中心的細節問題之四。)政治分歧不應使我們再在這些問題上意見相左。我們可以通過共同行動來保衛國家的安全。我已與共和黨參議員迪克·盧格一起通過了一項法案,確保銷毀世界上某些最具致命性和難以預防的武器。(即時點評:特別提到不同陣營卻又相互合作者的名字。)我們能夠團結一致,依靠一支更加強大的武裝力量抓捕恐怖分子,能夠加強網絡以斷絕他們的資金渠道,提高我們情報機關的能力。但我們也應清楚地明白,對抗敵人的最終勝利,隻能來自重建我們的聯盟,將那些價值觀念輸出到國外,為世界千千萬萬的人們帶去希望和機遇。(即時點評:進而說到“反恐”需要團結合作。)
但隻有在結束伊拉克戰爭之時,所有這一切才可能得以實現。你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知曉,我從一開始就反對這場戰爭。我認為這是一個可悲的錯誤。(即時點評:重申立場。)今天,我們為那些痛失親人的家庭、為那些無數心碎的人們、為那些不應消逝的年輕生命而感到悲痛。(即時點評:排比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渲染氣氛以及支持自己論點的表達方式。)美國人民,是撤回我們的軍隊的時候了,我們必須承認一點,即犧牲再多美國人的生命也無法解決由別國內戰所引起的政治分歧。(即時點評:總結你的觀點和立場。)這就是為什麼我構思了一個在2008年3月撤回我們作戰部隊計劃的原因。讓伊拉克人民知道,我們不可能永遠駐紮在那裏,這是我們促使遜尼派和什葉派重回談判桌磋商,最終尋求和平解決的途徑,這也是最美好的希望。(即時點評:傳達美好的願景。)
最後,還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好好處理這場戰爭以免錯過最佳時機:做出最大犧牲的男女軍人——我們的退伍老兵——返家事宜。(即時點評:中心的細節問題之五。)讓我們為他們提供所需的照顧,重建他們所熱愛的部隊,來表達對他們勇敢現身精神的敬意。讓我們成為啟動這項工作的一代。
我知道有些人不相信我們可以完成所有這些事情,我理解他們的懷疑態度。(即時點評:親和的姿態,仁愛的體現。用真誠來贏得信任。)畢竟,每四年,兩個政黨的總統候選人都會做出類似的承諾,今年也不會例外。所有參加競選總統的人都會去全國各地走訪,提出詳細的計劃,並發表氣勢恢弘的演說;我們所有人將大力宣傳那些自己所具備的特質,來證明自己足以勝任領導這個國家。但是多少次,當選舉結束時,五彩紙屑被清理一空後,所有的這些承諾便隨之被淡忘,而遊說者和特殊利益集團則開始活動,人們一如既往地轉身、失望,離開這裏,繼續為了生存而苦苦掙紮。(即時點評:語言生動,勾畫形象。說明問題,力求改變。讓聽眾看到希望。)
因此,這場競選不僅僅關乎我個人,它更關乎我們大家——關乎我們要共同努力完成的事業。這場競選應成為你們實現希望與夢想的平台與途徑。這需要你們奉獻時間、拿出精力和提出建議——當我們做得正確時,推動我們繼續前進;當我們犯錯時,讓我們知曉錯在哪裏。我們必須通過這場競選找回作為公民的意義,恢複我們對共同目標的認同,並讓我們認識到沒有什麼艱難險阻可以抵擋千百萬人民要求變革之聲的力量。(即時點評:修辭的運用,排比,造成氣勢宏大,感人至深的聲勢,達到了語言表達的藝術效果。)
單靠我們自身的力量,這場變革不會發生。陷於分裂,我們注定要失敗。(即時點評:句式工整,強調“團結與合作”。)但一位身材高挑、自學成才的斯普林菲爾德市律師(譯者注:指亞伯拉罕·林肯。)的成長經曆告訴大家,我們有可能打造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未來。(即時點評:借用林肯故事,激勵大家,給予希望,做到前後呼應。)
他告訴我們,言語中蘊涵著力量。
他告訴我們,堅定的信仰中蘊涵著力量。
盡管種族和地區不同、信仰和社會地位有差異,但我們同是一國人。
他告訴我們,希望中蘊涵著力量。
當林肯召集起反對奴隸製的人們時,曾經這樣說:“作為素不相識、不和諧甚至是不友好的一群人,我們從四麵八方聚集到一起,能打響戰鬥,就能最終取得勝利。”(即時點評:“語言蘊含力量,信心蘊含力量,希望蘊含力量”,奧巴馬善於用典,最典型的就如這裏借用林肯名言以及發揮概括的語言,使得演講頗具曆史厚度。)
這就是我們今天聚到一起的目的。
這就是我參加這次競選的原因。(即時點評:作總結一句。)
並不隻是為擔任公職,而更是為了與大家一道變革這個國家。
我希望贏得下一場戰鬥——為了正義與機遇。
我希望贏得下一場戰鬥——為了讓學校更好、工作更好、全民醫保更好。
我希望我們能承擔起完善我們聯邦的未竟事業,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美國。(即時點評:奧巴馬在演講中善於使用排比句,以取得排山倒海般的演講效果。而且奧巴馬每次上台發表演講都充滿激情,這也正是他的演講的魅力所在。)
如果你願意加入到我這項看似不大可能實現的事業中;如果你感覺到命運的召喚,和我一樣看到了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未來展現在我們的麵前;如果你和我一樣感覺到是應該清醒的時候了,驅除我們的恐懼的時候了,是應該以行動來彌補我們對上一代和後世子孫虧欠的時候了,那麼,我已經準備好了承擔起這項事業,並將與你們共同努力,共同前進。讓我們從今天開始,齊心協力,完成應該完成的工作,在這個地球上開辟一片新的自由天地。(即時點評:演講的精義就在於要感染人、打動人,從而“說服”大家的心,贏得大家支持。所以,煽情、升華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這篇演講完全做到了這一點,其中嫻熟的排比句、對比、引用等修辭方法的運用功不可沒。)
競選總統宣言美國總統奧巴馬——領導者話語個性充滿朝氣的領導力
領導者的個性,標誌著這個國家的生命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成龍成風,同樣,在演講中,優秀的領導者總希望自己的演講充滿個性,這樣不但能夠極大地發揮出自己個性的語言魅力,而且也能極大地獲得聽眾的認同和支持。因為,在聽眾心裏,他們不願意接受千篇一律、毫無生氣的演講辭與領導者,相反,那些個性鮮明的演講辭和領導者,往往能從領導者身上捕捉到領導者的朝氣,看到社會與國家以及個人的未來,他們深知,自己的命運往往與這些台上的領導者捆綁在一起,因此,領導者的演講如果充滿個性、富於朝氣,聽眾的自信心也會隨之增強,從而更加堅定不移地團結在領導者的周圍。
奧巴馬在演講中,說道:“這是為什麼我們能夠改革千瘡百孔的死刑體製,為貧困兒童提供健康保險,並使得稅收體製更趨向公平和公正,以有益於工薪階層家庭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通過了被那些憤世嫉俗者宣稱永遠不能通過的道德改革法案的原因。”這段話中,奧巴馬談到了“死刑體製”“貧困兒童”“工薪階層”這些其他領導者不願論及的內容,而正是這些關於民生的話題,在聽眾心裏引起了強烈的共鳴,使得聽眾感受到奧巴馬是一個有血有肉,且能解決國家和人民遇到的實際難題的總統,聽眾還有何種理由不為之傾倒呢?再比如,他說:“應對這些挑戰的乏力和拖遝,不是因為我們缺乏合理的政策與可行的方案,而是在於領導無方,‘狹隘’政治——我們被那些繁文縟節分散了注意力,長期以來,每當我們麵對艱難抉擇時,我們都采用了逃避,我們極力期望獲得政治籌碼,而非挽起袖子腳踏實地地工作,更沒有達成共識去解決重大問題的願望。”在這段演講詞中,奧巴馬敢於抨擊多數當政者不願論及的“死角”,而是通過自嘲、自我剖析、知錯而後勇的話語,而且他並非悲觀地進行自我嘲弄,而是善於麵對錯誤、分析錯誤、總結失敗的教訓,讓民眾看到了一個腳踏實地、吐露真性情的領導者形象。
有些領導者認為,一些敏感的話題是演講的“死角”而選擇避之不談,然而,當聽眾急切地需要了解和認識,並期待這些“死角”能夠有所改觀的時候,當聽眾迫切需要話語新風來改變那些死板僵硬、毫無生氣的官話、套話、空話時,奧巴馬卻盯著這些別人不願談論的話題,向聽眾傳達政府為之努力並使之改觀的信息,與聽眾產生了情感共鳴,調動了他們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彰顯了認真做事、想做事、會做事的領導力。
延伸閱讀——領導者的個性及其在演講中的展現
“一棵樹上很難找到兩片葉子形狀完全一樣,一千個人之中也很難找到兩個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協調。”
——歌德
演講者的風度與個人特色,是決定演講者成敗的重要因素。隻有把握住自己的形象,自然而不做作、真誠而不拘泥,才能贏得聽眾的信任。演講的個性魅力不僅體現在演講內容上應該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在演講表達時也應該富有獨特的風格和個性魅力。
演講就是要在聽眾麵前展示真正的自我,根據不同的演講內容、場合,采取不同的風格,完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避免程式化;要在演講中注入熱情和熱誠,用熱情激活演講的內容,同時,還要形成屬於個人的獨特演講風格。
有人說,個性的重要性遠勝過智力。據說有一次,卡耐基研究所對100位著名的商界人士進行智力測驗。這次測驗的內容與戰時陸軍所用的相似。測驗的結果,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事業成功的各種因素中,個性的重要性遠勝過優秀的智力。
這個結論宣告:個性對演講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著名演講家愛伯特曾經說過:“在演講中,贏取聽眾信任的,是演講的態度,而不是演講的詞句。”應該說是態度加上觀念再加上個人形象。但是,個性是一種模糊而又捉摸不定的東西,就像令人心曠神怡的香氣,可是你卻無法掌握到手心中。它是一個人的腦力、體力和精神的總和。它是一個人的特性、愛好、傾向、脾氣、心理狀態、精力、經驗、修養、人生觀……
個性,是一個人的全部因素的組合:肉體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遺傳、嗜好、性格趨向、氣質、思想、精力、經驗以及全部的生活情況。就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那樣複雜,隻有為數不多的專家能夠解釋它。
個性也是由遺傳和環境所決定的,而且極難改變或改進。但是我們可以把它的特點捉住,強化某些方麵突出的特點。規避某些不利的因素。比如:當你的身材不夠魁梧時,你更應該突出你的聲音特色,使聽眾對你的聲音產生好感,並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對大自然賜予我們每一個人的奇異禮物,設法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最真實的、自然的自我,就是你最突出的個性。偉人、著名人士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個性而創造了奇跡,恰恰相反,正是由於他們的創舉才顯露出他們的個性。因此,你不必模仿任何人,隻是自然的展現你自己,就足以使聽眾認可你的個性。
從奧巴馬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年輕、健康、英俊、極具活力,這是他先天具有的優勢,也是許多選民對他一眼就產生好感的原因。
早在黨內初選時,奧巴馬獨特的個人魅力就已吸引了不少美國民眾。出身平民的他關心社會底層,為人親切和善,極具感染力。而他的對手希拉裏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政壇“鐵娘子”,高貴的出身使她帶著居高臨下的淩盛,過分硬朗的形象也讓人覺得難以親近。相比之下,民心向奧巴馬一方傾斜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大選中,落敗的麥凱恩雖然資曆豐富,但他主要輸在理念不清和年紀、口才、形象上。麥凱恩是共和黨內出名的邊緣派,動不動就和本黨作對,做些所謂“超黨派”的舉動。而這些舉動,主要來自麥凱恩的保守主義理念不清晰、不堅定。正是理念不堅定,讓堅定的保守派不滿,甚至憤怒。導致他代表共和黨出線,保守派卻基本沒有激情,甚至有著名保守派組織“反麥凱恩”的運動,說寧可失去白宮,也不可失去原則。
麥凱恩之所以在三次總統候選人公開電視辯論會上都輸給了奧巴馬,主要也是因為理念不清晰、不堅定,所以才無法理直氣壯,更無法抓到重點。除此之外,奧巴馬的形象、口才也遠在麥凱恩之上。
另外,麥凱恩已經72歲,奧巴馬才47歲,整整相差一代。在今天的電視時代,麥凱恩的老態和奧巴馬的活力,雖然他們都是極具人格魅力的人,但是對比非常明顯,奧巴馬更具有個性。
在電視辯論會上,麥凱恩不斷翻帶過去的本子,看講話大綱和一些數字,而奧巴馬一張紙都沒有拿。按理說,麥凱恩當過三十年參議員,美國大選那幾項關於稅收、福利、健保、社安基金等問題,應該閉上眼睛都會記得的。但麥凱恩實在太老了,已記不住那些數字。而奧巴馬正當壯年,不僅記憶力好,還有天生的口才,講話有節奏、起伏和感染力。相形之下,麥凱恩就顯得笨拙、老態。很多年輕人出來投票,他們本能地就會對具有活力的奧巴馬產生好感了。
很多人把奧巴馬比作“肯尼迪”,他自己也有意識地向這個形象靠攏。兩人同樣年輕英俊,同樣哈佛畢業,同樣參議員出身,同樣一講成名、口才卓絕。奧巴馬曾刻意模仿肯尼迪,其努力得到了肯尼迪家族的認可:肯尼迪弟弟稱他為肯尼迪最佳政治繼承人,肯尼迪女兒則毫不猶豫地表示:“等了半輩子才等到和父親如此相似的人。”於是,“第一家族”的榮耀溫暖了奧巴馬。
顯然,奧巴馬是有人格魅力的,奧巴馬是這方麵的絕佳代言人。奧巴馬競選的第一個口號是“改變”。凡是奧巴馬所到之處,群情歡騰,老百姓對奧巴馬有特殊的熱情。奧巴馬所在的地方,幾乎人人高喊“改變!改變!”
奧巴馬的第二個口號是“希望”。奧巴馬代表希望:新的可能,新的未來,新的希望。美國民眾喜歡放眼未來,“美國夢”是放眼未來的一種表達。這種向前看的心態,也使奧巴馬比希拉裏更吸引人。
這種對改變的熱情和對希望的執著,都反映了民主黨內以及所有美國人的人心思變,從而也反映出了奧巴馬的鮮明個性。奧巴馬的演講極具魅力,這也都是源自於他本人的個性及其在演講中的展現的效應。2辯論後的總結陳詞:最後一周美國總統奧巴馬——領導者演講要具有鼓動性的領導力
“我要你去相信——不僅相信我有能力帶來變革,還要相信你也有這種能力。”
——巴拉克·奧巴馬
演講相關背景
贏得黨內初選後,奧巴馬開始了他的競選活動。自從2008年6月初,奧巴馬與競選對手麥凱恩結束各自所屬黨內初選爭奪開始,一直到同年的10月中旬結束三場電視辯論,在集中黨內全部力量的情況下,奧巴馬和麥凱恩展開了最終的爭奪。
而作為美國總統候選人之間博弈的直接麵對麵的“決戰之戰”,電視辯論曆來是美國大選收官階段的重頭戲,眾所周知直接較量的辯論是兩位總統候選人“針鋒相對”的決鬥,是“勝者為王”的決戰,這樣的三場辯論曾在多屆總統大選中都起到過至關重要的作用。
奧巴馬為了與麥凱恩在首場電視辯論會較量,與幕僚人員在佛羅裏達州的旅館中閉關3天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多項民調顯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在辯論前夕,聲勢有下降趨勢。多數選民認為首場電視辯論將會是一個轉折點,其重要性猶如1960年尼克鬆與約翰·肯尼迪的電視辯論。
首場電視辯論,辯論過程中,兩人互不相讓,相互攻擊,話題嚴肅,但期間兩人也尋找機會,緩和氣氛。從過程來看,兩人基本打成平手,但這一結果更有利於奧巴馬。第二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奧巴馬與麥凱恩互攻對方的經濟外交政策。麥凱恩盡管尖銳地指責奧巴馬沒有做好當總統的準備,但他卻沒有在辯論會上取得對他來說至關重要的勝利,從其低迷的支持率來看,麥凱恩在本次辯論中“敗走麥城”。最後一場電視辯論,本次辯論的主題是如何應對金融危機以及其他國內問題。盡管麥凱恩的表現被視為曆來最好,但仍無法擊敗奧巴馬。
總體說來三次候選人電視辯論,也許過程中各有精彩互有勝負,但是在辯論背後的更為重要的選民支持率上,奧巴馬可謂是大獲全勝,他是最後的贏家。而這篇演講正是奧巴馬在結束辯論後的總結陳詞,題目就叫作——“最後一周”。
精彩演講賞析辯論後的總結陳詞:最後一周2008年10月27日俄亥俄州坎頓市在我們經曆了華盛頓幾十年的政治分歧之後,在我們目睹了喬治·布什連續八年的政策失誤之後,在我們參加了21個月的競選活動,並從邁阿密礁石叢生的海岸來到了加利福尼亞的和煦陽光下之後,我們距美國的變革隻有一周之遙。(即時點評:開場,奧巴馬連用排比,飽滿地激情地強調了美國過去的政治分歧、令人不滿意的政策、告訴聽眾現在離實現“變革”隻有一周的時間了。呼籲民眾采取行動,支持“變革”,支持民主黨和奧巴馬。)
一周之後,(即時點評:強調。)你可以讓某些政策永遠不複存在,這些政策總是置社會大眾的辛勞和犧牲於不顧,讓華爾街老板們的貪欲與不負責任的態度淩駕於一切之上。(即時點評:明確告訴民眾“變革”的益處——那些無益於民眾的政策將會“不複存在”。)
一周之後,(即時點評:重複強調。)你可以自主選擇這樣一種政策,它可以使資金真正地投入到中產階層去,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可以從底層開始帶動經濟。這樣,從總裁到秘書,乃至到看門人,從工廠老板到車間裏勞動的普通工人,每個人都會有成功的機會。(即時點評:接著更加明確細致的告訴民眾“變革”切實關係到每一個人的益處——由此每一個人都會有獲得成功的機會。)
一周之後,(即時點評:再次重複強調。)你將親手結束那套政治把戲,它為贏得競選而使國家陷入分歧之中,它使宗教與宗教之間、城市與鄉鎮之間、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充滿了不和、爭吵與仇視,它在我們渴望得到希望的時候卻要求我們怯懦。
一周之後,在這個決定性的曆史時刻,你可以把我們需要的變革賦予這個國家。(即時點評:連用兩個排比段落,肯定民眾“變革”的巨大而深遠的曆史和現實意義。)
我們的征程開始於兩年前的深冬,在伊利諾伊州首府斯普林菲爾德的老州府,我們邁出了最初的步伐。(即時點評:話題轉入回顧“變革”的艱難曆程。)那個時候,我們沒有多少錢,支持者也寥寥無幾。(即時點評:坦誠說出當時所麵對的困難。)從民意測驗和專家評論中,我們看不到多少勝利的機會,我們深知我們的攀登將會是多麼陡峭艱險。(即時點評:這一段,奧巴馬借題發揮、即景生題,巧妙過渡。以自己經曆的困難經曆為話題,引申開去,將聽眾不知不覺地引入演講之中。)
我也深知這一點。我知道,我們所麵臨的挑戰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狹隘政治體係的能力範圍。我相信,民主黨人與共和黨人,以及分屬於各個政治派別的美國人,正急需一種新的理念,新的領導模式,一種新型的政治——一種更關注事理而非意識形態的政治,一種以美國人的共同價值觀與理想為核心的政治。(即時點評:強調“困難”的難度,從而進一步肯定“變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最重要的是,我信任你們有能力讓變革發生。(即時點評:需要注意的是,即景生題不是故意繞圈子,不能離題萬裏、漫無邊際地東拉西扯,否則會衝淡主題,也使聽眾感到倦怠和不耐煩。演講者必須心中有數,還應注意點染的內容必須與主題互相輝映、渾然一體。在這裏,奧巴馬就把民眾“變革”作中心主題演說。)我深深地知道,美利堅民族是一個高尚而慷慨的民族,這個民族樂於為子孫後代的幸福而辛勤工作、無私奉獻。我堅信,如果我們團結在一起,我們的呼聲將遠遠高過那些相互勾結的說客的聒噪,將徹底淹沒政客們的惡意攻擊。在我們團結一致的努力下,華盛頓企圖謁力保持的現狀將難以維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