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時,呂勝留下轄區派出所六名民警保護現場,次日一大早,便又率雷鳴、林忠等技偵民警,到警匪槍擊現場尋找物證。在綁匪伏擊民警的三個位置,技偵民警收集到三十多枚微衝和短槍彈殼。他們一枚枚用鑷子夾起來,裝入塑料袋。此外,還提取足痕若幹枚。
林忠經過仔細觀察,確定幾枚條件較好的,用枯樹支一一畫圈,讓技術員灌石膏提取。
就在現場勘查快要結束的時候,派出所王所長給雷鳴打電話,報告了一個新情況。雷鳴聽後答道:“好,好!我這就向呂局彙報,你們先保護好現場。”
雷鳴旋即來到正在埋頭專心致誌觀察一枚足痕的呂勝身旁,彙報道:“呂局,派出所王所長打電話,報稱有村民反映,離這兒約五公裏處,三聖塔的河灣內,發現一輛被焚燒的拋棄車輛。”
“是綁匪昨晚駕駛的那輛嗎?”呂勝精神一振,直起腰杆道:“走,咱們快去看看。”
當呂勝、雷鳴、林忠等趕到拋車現場時,看熱鬧的群眾早已把這輛車圍得裏三層外三層。見有民警來,人們主動閃開一道縫兒,讓呂勝一行過去。
這是一輛黑色普桑,車頭紮進路溝,差點沒翻過去。車門和前後擋風玻璃全部破碎,左後側癟下去個窅窩。兩個後輪胎僅剩“鐵鍋”,車內被焚燒過,所幸由於油箱剩油無幾,沒有引起爆炸。
呂勝勘查一遍後,讓林忠拍照。林忠從不同角度照相、錄像後,又小心地將頭探進車廂,側光、逆光用放大鏡在方向盤、搖柄、車門等處仔細尋找紋痕,因煙熏火燒,忙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一枚指紋。
呂勝讓人找幾塊磚,擋住車前輪,然後仰麵拱到車底下,用手抹去車架上的油泥汙漬,對林忠說:“林忠,記下車架號。”
馬彪眼戴墨鏡,劉道光、李海深尾隨其兩側,三人說笑著,漫無目的地在潁川市繁華的大街上遊逛。
馬彪仰視一眼太陽問:“現在幾點?”
“差不多快十二點了吧。”劉道光估摸著回答。
“瞅個上檔次的飯館,今兒個晌午咱好好撮一頓,慶賀昨晚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由於昨晚敲詐得手,且又從公安眼皮底下逃掉,馬彪今天的心情顯得格外舒暢。
李海深指指不遠處一家餐館,提議道:“彪哥,‘聞香來’。這家館子裏,有幾樣菜管吃。”
“噢,有何特色,說來聽聽。”馬彪肚裏的饞蟲被釣出,對李海深的提議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別看這個餐館門麵不大,但來的晚點兒,就找不到座了。靠的就是幾個門麵菜。什麼金蔥燒魷魚、清蒸鯊魚排、扒海參、盤龍鱔、炒麵條、生汆丸子。”李海深如數家珍,一一道來,直講得劉道光心動嘴癢,著急地嚷叫道:“中中,今兒個咱就嚐嚐這幾樣菜。”
說話之間,三人已經來到“聞香來”門前。馬彪舉目觀望,但見門麵雖然不大,收拾得倒也幹淨整潔,尤其是門兩邊那副“香招雲外客,味引洞中仙”的對聯,與餐飲業倒也十分的貼切醒目,吊人胃口。
“香招雲外客,味引洞中仙。嗯,有點意思。”馬彪反複品味著這副對聯,饒有興趣地確定道:“行,今天就這兒了。”
三人進得餐館,讓服務員找個單間,尚未坐定,劉道光往腦後抿一把光頭,便衝服務員吆三喝四道:“茶,茶!”
服務員年約十六七歲,從衣著、神態、舉止上一看,就知道是個剛從農村來到城市的小姑娘。她顯然是經驗不足,聽顧客讓“查”,便老實地從正在摘墨鏡的馬彪開始,“一二三”地數起人數來。劉道光生氣地嗬斥道:“倒茶!”
小姑娘一愣,心想,這人看著不咋樣,還怪難伺候哩。於是又反過來,從李海深跟前:“三二一”地倒查一遍。
劉道光啼笑皆非地問:“你數(屬)啥哩?”
小姑娘答:“屬狗哩。”
劉道光知道小姑娘沒明白他的意思,本不想囉唆地又問:“啥主食?”
“啥主食都有,俺這店裏數拉麵最好,你們想吃細哩讓師傅給你們拉細哩,想吃粗哩讓師傅給你們拉粗哩,端上來還都冒著氣熱乎乎哩。”
李海深知小姑娘因口音不同而誤解了,忍俊不禁勸劉道光:“算了,算了!別難為這妞了。”轉而對小姑娘道:“報名。”
“小名叫臭妮,大名叫劉訥。”小姑娘靦腆地回答。
李海深“撲哧”笑道:“咳,哪個叫你報自己的名嘛!是讓你報菜名的,我們好點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