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屈辱童年(1 / 3)

(一)饑荒

戰亂,饑荒。

這是邯鄲留給我最初的印象。那時我年紀尚小,名叫趙政。

秦昭王五十年(趙孝成王九年),秦軍五十萬攻趙,一路勢如破竹,未及一月,兵鋒便直抵趙都邯鄲。

“殺!”

幾十萬如狼似虎的秦軍銳卒高舉長戈,齊聲呐喊著,山呼海嘯般席卷到高大巍峨的邯鄲城下,冒著城上疾射如雨的箭矢,瞬間架好上百雲梯。幾千名驍勇的秦國死士銜刀於口,手腳並用,迅速向城頭攀爬,不時有人中箭,慘叫一聲,墜落於塵埃,但是悍不畏死的秦卒兀自前仆後繼,逼近城垣。

在隆隆的戰鼓聲中,秦軍幾近瘋狂地猛攻,在他們看來,隻要一鼓作氣登上城垣,孤城邯鄲便唾手可得,因為此時在城頭據守的,多是老弱殘兵——趙國年輕體壯的士卒,已然盡歿於三年前的長平一役了。

然而,驕傲的秦國人想錯了!麵對盔明甲亮、兵戈如林的強敵,嚴陣以待的邯鄲軍民毫無懼意,每個人胸膛裏都燃燒著熊熊的複仇之火!三年前,趙軍與秦人鏖戰於長平,善於紙上談兵的主將趙括喪師身死,四十萬趙軍群龍無首,無奈請降,卻被殘暴的秦將白起坑殺殆盡,隻有二百多幼弱士卒幸免。一時間,趙國千裏江山盡服縞素,哭聲震天。此刻,麵對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強秦,舉國軍民同仇敵愾,士氣如虹。他們決心以血肉之軀拚死保衛自己的國都——無數男女老少在城頭浴血奮戰,他們發射弓弩、推倒雲梯、潑澆滾油、投擲巨石……沒有武器的,就用拳頭打、用腳踢、用牙齒咬!甚至抱住敵人一齊滾下城牆……

秦軍雖然攻勢如潮,但在邯鄲人如此不要命的抵抗下,一次次被迫鳴金收兵。城上城下血跡斑斑,屍體堆積如山。每當打退一次進攻,城上便發出震天動地的歡呼,令秦軍咬牙切齒卻無可奈何。

秦人不甘放棄,便把這座久攻不下的孤城圍得風雨不透。

從此,將近一年的圍城歲月開始了,所有邯鄲人都身不由己被裹挾進入一段極度動蕩乃至瘋狂的日子。這裏麵,就有一對日夜惶恐、孤苦無依的母子。那個三歲的小男孩趙政,就是我。

大概是命中注定,我要過早就看懂這個世界罷。兵荒馬亂時的種種場景無可抗拒地映入我的雙眼,銘刻進我記憶的最深處。

城外的喊殺聲處處可聞,聽多了也就麻木,不再感到害怕。不斷有斷腿殘肢、呻吟輾轉的傷兵從城頭被抬下來,石板街道上到處是淋漓的鮮血。一隊隊臨時征召的士卒,穿著不甚合身的甲胄,步履淩亂,在官長的吆喝下匆匆趕去城門防守。就在幾天前,他們還隻是揮舞著鋤頭耕田的農人。這裏麵,不乏白發蒼蒼的老者和瘦弱青澀的少年。對麵,三五成群、彼此攙扶的傷兵們蹣跚而來,與這些神情緊張的同袍擦身而過,彼此對視一下,目光自是複雜難言。

城內百業蕭條,家家門戶緊閉。隻有賣糧米的店家門前,擠滿麵黃肌瘦無精打采的人們,他們在等待著店家開門,好買到價格貴到離譜的口糧。這裏麵,就有我素麵荊釵的母親。

據母親說,在圍城之初,我家道尚好,還可打發下人去買糧米。然而不久後,官府派了凶橫的差役前來,破門而入,抄走了家裏一切貴重之物,並且逼迫母親帶著我搬至一處簡陋老屋。就在我們母子走投無路之時,幸得有人按月送些錢來,言稱是受我遠方的叔父之托。母親感激涕零,千恩萬謝。每過一段日子,她就囑咐幼小的我好生看家,然後出門買米。每當看到母親汗流浹背地背米回來,筋疲力盡地倒在床上喘息,我就恨不得快快長大,好替母親分擔些辛勞。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自己沒有父親。

對於邯鄲城內的人來說,最可怕的並非城外那幾十萬揮舞刀槍的秦國虎狼之師,而是悄然襲來的饑餓。圍城半年多,邯鄲城裏的糧食吃完了,家禽家畜吃完了,連四處遊蕩的野貓野狗都被殺光吃盡……人們慌了,開始尋找一切可以入口果腹的東西。幾乎是一夜間,邯鄲城內所有樹皮都被剝掉,所有野草都被拔走,士兵們用來作戰的皮盔革甲都被煮來吃了……沒有可吃之物,身體羸弱的人們奄奄一息,倒在家裏、街上,和那些被剝皮掏心的樹木一樣,頹然待死。

大多數人還是不甘束手待斃的,他們睜大因饑餓而愈發炯炯的雙眼,瘋狂地尋找可以延續生命的吃食。茫然間,他們把目光投在同樣饑渴的同類身上,目光逐漸變得清晰、殘忍……

隨著戰事的加劇,城裏人心惶惶。不斷有人因“通敵”之罪而被官府抄家,五花大綁押解到刑場梟首示眾。行刑完畢,軍兵們匆匆撤走,留下一具具身首分離的屍體。這時,四下圍觀的骨瘦如柴的人們先是麵麵相覷,隨即一擁而上……片刻,人群散去,屍體隻剩下粼粼白骨。肉已被這些瀕臨餓死的人割走,供自己和全家活命……

再後來,城裏不斷有人失蹤,人們不敢孤身出門,大街小巷白天也是人跡寥寥。昔日人煙繁盛富甲天下的趙都邯鄲,逐漸成為一座死氣沉沉的地獄。

多少年過去,母親講起以下這些時,神色異常平靜,仿佛在敘說一段與己無關的故事。然而,我能想象到,在那種艱危時勢下,一個出身富貴卻被迫在亂世中孤身護雛的女人是怎樣無助和淒惶。

邯鄲城內人口失蹤的情況日益嚴重,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早上出去挖野菜,黃昏也不見回來。派人出去尋找,尋找的人也是一去不返。與此同時,城裏一些人家沉寂多日的煙囪又開始冒煙,緊閉的門窗卻掩不住陣陣肉香。街角亦有人在架鍋烹煮食物,同樣是肉香撲鼻。有路人經過,無意間看見鍋內伸出孩童的小手,頓時尖叫一聲,落荒逃走。幾個蹲在鍋邊,皮包骨頭的人卻無動於衷,他們的喉結蠕動著,貪婪的目光死死盯著鍋裏……

家家戶戶都嚴禁孩子上街玩耍。然而頑皮懵懂的男孩子是難以管束的,尤其是當家裏隻有母親的時候。

這天中午,是個難得的大晴天,陽光和煦溫暖。一個頭顱碩大、身材瘦小的男孩驀地睜開眼睛,瞅瞅身旁熟睡的母親,小心翼翼地坐起來,溜下炕,輕輕拉門出去。

在家裏憋悶多日,他可得痛痛快快地玩一場!一屁股坐在門前的沙坑裏,小男孩開心地玩耍起來。忽然,他聽到一聲顫巍巍的呼喚:“嘿,來,這兒有好東西!”他循聲看去,前方不遠處,一個瘦骨嶙峋、衣著破爛的老頭彎著腰,正在對自己擠眉弄眼。他瘦得皮包骨頭,很是嚇人,但是他向前伸出的拳頭裏好像攥著什麼。小男孩頓生好奇,爬起來拍拍屁股,想要看看那人手裏攥著什麼好東西。那老頭見小孩向自己走來,眼睛頓時一亮,咧嘴而笑,露出森森的白牙。就在這時,宅院的大門猛地被拉開,一個白衣女人衝出來,她一把抱起孩子,瞪著對麵不懷好意的老頭,拚命吼叫:“滾!離我的孩子遠點!”原本年輕美麗的女人此刻目眥盡裂,聲如虎吼。老頭顯然被震懾住,他佝僂著身子,向後慢慢退入一片陰影,眼裏的光也逐漸暗淡下去。

筋疲力盡的女人轉身進屋,她放下孩子,用身體緊緊抵住大門,顫抖著雙手插上門閂,隨即無力地坐倒在地,掩口而泣。小男孩一聲不吭地看著母親,他驚訝於一向溫和的母親竟然能夠如此凶猛。可是不容他多想,便挨了生平第一次痛打,小屁股被母親抽得紅腫,哭聲震天……

母親告訴我,這個頑皮的男孩,就是我。

母親哭著說:“政兒,你一點事都不懂!你可知道,如果娘晚一刻醒來,慢一步出去,你就……你不知餓極的人會變成野獸嗎!”

我那會兒的確不懂事,但是我記住了母親的淚水。記憶裏,母親的淚水,大多是為我而流。

在斷糧最嚴重的日子裏,依然是叔父托付的朋友給我們送來活命的糧食,讓我們得以饑一頓飽一頓地熬過這場人禍。並且,我叔父這個神秘而忠實的朋友,還幫我們躲過了一場災禍。

後來想想,那是在位列“戰國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竊取魏王兵符,錘殺大將晉鄙,率精兵八萬援趙,聯手楚軍一舉擊潰強秦,解除邯鄲之圍後不久。當時趙人感奮,糧食從四方源源不斷運來,傷痕累累的邯鄲一點一點回複著元氣。

那日黃昏,母親買米回來,慌慌張張進屋,急急插好門閂,心神不寧地從窗子裏向外張望。我好奇地看著母親,不知她為何如此驚惶。這時,無數腳步聲紛至遝來,門外人聲鼎沸。母親麵色蒼白,抱起我,將我放在炕上,正要說什麼,忽然砰的一聲,門被一腳踹開,衝進來十幾個陌生人。驚恐之下,母親急忙爬上炕,將我抱在懷裏。

這些人裏,有絡腮胡子的大漢,有尖嘴猴腮的少年,有瘦骨伶仃的青年女子,也有白發蒼蒼的老太婆。他們相貌各異,卻都對母親和我怒目而視。自我懂事以來,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陌生人闖進家裏,我很害怕,把頭埋進母親懷裏,偷偷看著他們。

一個大漢粗聲粗氣地問道:“你就是那嬴異人的婆娘?”母親麵色慘白,戰戰兢兢地點頭。“那畜生在哪!”一個形似骷髏的老太婆突然嚷道,她尖厲的叫聲讓母親和我吃了一驚。更令人吃驚的是,那個老太婆揮起漆黑幹瘦如雞爪的手,抽了猝不及防的母親一耳光!母親愕然之下,淚水頓時湧出雙眼。“不許哭!快說那畜生在哪!”老太婆眼中凶光四射,尖聲叫道。母親急忙道:“他、他在圍城之初就死了!”啪!又是一記清脆的耳光,母親白皙的臉頰上頓起一片紅腫。那個大漢收回手,冷笑道:“哼,胡扯!”母親哽咽道:“他、他真死了!他和孩子的叔叔一起……想逃出城去……死在亂軍中了……”說罷,母親嗚嗚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