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風來攜雨落,樓高迫雲低 第八章 詭煞(1 / 2)

二人循聲望去,幾步開外的廊角裏,不知什麼時候站了個青衫少年,看上去年紀不大,一副最為尋常的書生打扮。

“你……”秦慕宇隻覺他有些眼熟,想了一陣方才記起,那是太原府征調而來的郎中,前來澤州的路上便是他拆穿秦知曄的胡編亂造,好像是叫……“吳諼?”

“世子好記性,小生不勝惶恐。”說著惶恐,那書生卻半點沒有惶恐之意,言語之間亦是不卑不亢,“小生原是暫居太原月老廟的書生,通些醫理,也有緣跟著廟祝學過一些道門學說。這幾日小生看了數十病人,對病症略有猜測,不知世子可願聽小生述之一二?”

秦慕宇下巴一揚:“邊走邊說。”

吳諼俯了一禮,老老實實跟在他二人身後,絮絮說著心中所想:“……所有傷患病症難愈,無論何種傷病,症結不同性狀不通,所現症狀亦與原本病症無異,單單便是醫藥失效。而失效之事,也僅僅針對曆經澤州地動的難民,前來賑災的軍民這幾日也並非沒有傷病,卻仍如常人一般,並無難愈之憂。而聽方才世子與這位先生言語,似乎已有新人感染此怪症?依小生淺聞陋見,此事並非瘟疫,或許有些微傳染之能,但以常人資質足夠抵禦,染上怪症的,要麼是天生體弱抵禦之力有所缺陷之人,剩下的便是經曆澤州地動的難民,幾乎無一幸免。”

“而小生近日觀察了大半染症難民,隱約發現……”吳諼頓了頓,抬臉直視二人,“他們身上,似乎有些許詭煞之氣,絕非凡人應有。”

“詭煞之氣?”秦慕宇一驚。

容序卻是目光微動,向著吳諼抱拳道:“吳公子也是玄門中人?”

吳諼慌忙回禮,連聲叫著:“不敢不敢。小生豈敢自稱玄門中人,隻是自小好奇,對此事稍有涉獵罷了,如今也不過是個門外漢,上不得台麵。”

“詭煞之氣屬魔族,能察覺的絕非普通人。”容序上下打量他,後者看上去也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書生,並無靈力亦無道行,確實不像修道之人……莫非隻是天資聰穎卻未能入門?“公子會望氣之術?”

吳諼謙虛地笑著:“隻是粗通、粗通。”

容序衝他拱拱手,道:“看來公子極具慧根,將來或許也是道門中人。在下丹楓穀容序,研習雜學,與公子算是半個同道。”

“幸會。”吳諼周全地行了一禮,提議道,“雜學集各派之大成,容先生既然是雜學傳人,想來定能認出是否詭煞之氣了。不如我們先去病重之處,那裏氣息應當更為易察一些。”

容序頷首,麵上波瀾不驚,心中卻早已波濤洶湧。他自小研習各派典籍,對詭煞之氣略知一二。世分五界,各界不同,但均由炁演化而來,是為太一化萬物。仙界仙氣充盈,鬼界鬼氣森森,妖界自有妖氣可辨,而魔界,便是這詭煞之氣了。

五界之中,仙人鬼妖各有往來,妖可修仙,仙滅成人,人死為鬼,循環往複,唯有魔界,生而強大,獨立五界之外,不屑與各界來往,連生死輪回也與其他各界不同。傳說上古時期仙魔曾有一場大戰,牽扯五界各族,雙方均死傷慘重,仙界一方險勝,成為五界之首,奉伏羲法則為綱,守天地秩序。魔族以此為恥,率族人封閉魔界,與其他四界斷絕往來,故而自古以來,妖鬼傳說不絕於耳,關於魔族的卻少之又少。若非八百年前雜學大家袁周遍曆天下收集散落各處的古籍孤本,將之編撰校注傳於弟子,如今的容序即便識出氣息不同也隻能兩眼一抹黑。

而正因如此,眼前這位小小書生能知詭煞知魔界就十分難得,更何況還能以望氣之術認出來,若無師門,他倒是很願意收他為徒繼承衣缽……

“大哥診治忍冬時可有察覺詭煞之氣?”一旁步履匆匆的秦慕宇沒有注意到他沉思模樣,聽到這完全陌生的詞句便緊張起來,按捺不住地詢問確認。

容序搖搖頭,避開他的視線:“……忍冬身上氣息繁雜,難以察覺。”

“為什麼?”秦慕宇心頭一緊。

容序卻不打算說明:“稍後再說,先去看看傷患。”

.

而此時的房間中,秦知曄與談霜相對而立,沉默許久。

一直到外麵的動靜消失,秦知曄才動了一動,掃視一遍周圍。

這房間本是縣衙師爺的,在他們剛到澤州那天特意為秦知曄騰出來。房間布置得簡潔樸素,陳設很少,最為惹眼的,不過窗下牆邊的一張長桌,其上整整齊齊布著筆墨紙硯,桌後牆麵,還掛著幅師爺自己寫的“修身齊家”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