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在林場又逗留了半個月,這半個月,他白天爬山、翻嶺、鑽溝、進林子,力求多看多實地了解林場。夜晚,不是他找林場的幹部職工談話,就是有許多熱心林場建設、關心林場發展的幹部職工來找他出謀獻計,談心交流。每天都談到深夜十二點,而這些人走了之後,遠方又反複醞釀、修改靈山林場改革和發展的方案,不斷地修改、不斷地征求意見,又不斷地修改。半個月後,方案完成了,遠方回到了靈山市。
遠方帶來的靈山林場改革和振興方案給靈山市林業局帶來了巨大的震動,幾乎可以說是地震。遠方帶給林業局的是個以退為進的方案,或者說是兩個方案,第一方案,林場實行收支兩條線,林場呢每年的收入全部上交,而市局裏每年定撥經費五百萬元,這樣既保證了職工的基本工資,又能維持林場的一般發展,同時,申報林場公路項目,通過林業局向市政府、向市交通局申報三千萬元的公路項目,在林場修盤山公路,這是一個最為穩妥的方案,但也是一個難以兌現的項目。為什麼?因為整個靈山林業局全係統每年財政撥款也不過六七百萬元,一下子給靈山林場五百萬,那麼,整個林業係統,或者包括林業局都沒有飯吃,都幹不成任何事,都難以維係。所以,這一方案基本上被否決了。那麼隻剩下第二方案了,即大承包的辦法,從本年起,靈山林場再也不要市局一分錢,但要給政策,給經營開發的權力,而且這一方案還承諾,八年後,甚至五年後,林場回頭向市局交錢。方案承諾,五年後,靈山林場每年向市局上交林場經營利潤的百分之十,然後,逐年遞增,直至百分之三十,這個方案最容易通過,因為這個方案不給林業局增添任何經濟負擔,但這個方案又成為讓林業局黨組最不放心的方案,為什麼?因為這個方案實際上是改變整個林場的體製,是要給林場新的政策,這個政策到底包括哪些內容,哪些政策能給,哪些不能給,這個最讓人放心不了,因為整個靈山市林業係統還沒有這樣的先例,因此,靈山林業局經過一個星期的討論,經過三次局長辦公會、局黨組會議反複討論,還多次讓遠方現場彙報方案,現場聽取領導提問並回答問題,最後定下了調子,雖然不能決定能給靈山林場什麼政策,要求林場怎麼做,但可以規範哪些不能做,哪些必須得到保證,這樣遠方帶回來的是局黨組會議紀要:
局黨組、局長辦公會經過反複醞釀討論靈山林場負責人姚遠方代表林場提出的“靈山林場改革和發展的報告”,局黨組認為,這個報告是個充滿改革和創新精神的報告,是立誌林場脫貧致富,促進林場事業大發展的報告,報告的出發點是好的,應該充分肯定的。但是由於方案牽扯到許多與現行體製、管理機製和政策不相吻合的地方,因此,在鼓勵改革創新、允許探索的基礎上,特對靈山林場下步的改革和發展提出如下規定:
一、不能改變林場的國有性質。
二、保證完成國家下達的造林任務和采伐指標。
三、保障靈山林場的環境不遭到破壞。
四、保證林場的穩定和和諧,切實提高林場職工的福利待遇。
五、保證林場安全,嚴禁火災,盜搶等現象。
六、加強林場的文化教育建設。
……
文件下發後,遠方返回林場之前,江景天夫婦又分別召見了姚遠方。隻不過,一個是公事,一個是私事。
江景天見姚遠方,心情是十分複雜的。首先他還是非常佩服老婆何家慧的識人能力。姚遠方的確是個人才,不可多得的人才,姚遠方僅僅在林場一個多月,就摸透了林場的情況,切切實實為林場發展謀劃,為林場職工著想。而通過姚遠方的多次彙報,解答和相互交流,江景天不得不承認,姚遠方是位立場堅定、意誌堅強、頭腦清醒、熱愛事業、敢想敢為又充滿智慧的年輕人,雖然是自己頭腦發熱,一怒之下把遠方發配到很遠的靈山林場,甚至還給這個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弄了個林場負責人的頭銜,但沒想到因錯成福,把姚遠方放到了一個他特別能發揮才幹的地方,江景天是個老林業了,姚遠方彙報到的靈山林場的優勢、問題和對策,他一清二楚,他太了解了,也太認可了,所以,再次召見姚遠方時,江景天已經不是帶著惱怒和輕視,而是帶著欣賞和支持的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