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診:服14劑,背部紫紅色斑片轉淡,血瘀得行之兆,治與原法加意。上方加土茯苓15克。按上方連服2個月,背部紅斑全部消失。
(三)肖梓榮臨證心法
肖梓榮(1908~?)教授,湖南省長沙縣人。對中醫外科造詣較深,尤以癌瘤研究成績卓有建樹,對體表癌的研究曾榮獲湖南省科學成果獎。肖國士等總結肖氏對體表惡性腫瘤研究臨證心法,用外治為主五虎菊藻以毒攻毒曾以五虎丹為主,治療體表惡性腫瘤115例,總有效率為79.1%,其中收治惡性黑色素瘤6例,均獲滿意療效。治療惡性黑色素瘤,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外治為主以毒攻毒,拔除病灶。所用的五虎丹材劑,善於去腐拔毒,塗上或插入腫瘤組織後1一3周,癌瘤病灶即壞死脫落,繼上去腐提膿的紅升丹以促使瘡麵愈合。據臨床觀察,五虎丹製劑除作用於病灶局部外,還可清除潛伏或殘留在周圍組織甚至已向淋巴轉移的毒素。曾治療55例鱗癌,治療前附近淋巴腫大的有18例,治療後有14例消失。二是外治與內治相結合,菊藻丸是自擬經驗方,能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祛風止痛,治療癌腫有一定療效。隻有內外夾攻,才能徹底清除潛伏在肌體內的餘毒,以絕後患。
1.五虎丹糊劑:五虎丹結晶1.2克,蟾酥0.5克,紅娘0.5克,斑蝥(去頭足)0.5克,洋金花1克。以漿糊2克調成糊狀,塗於潰瘍麵,以普通膏藥覆蓋之。
五虎丹組成:水銀、白礬、青礬、牙硝各180克,食鹽90克。按降丹法煉製,煉成白色結晶者為佳,以上配料可煉五虎丹150~180克。
2.五虎丹釘劑(又名撥毒釘):藥物組成及份量同糊劑,用米飯賦形,搓成兩頭尖的棱形釘劑,陰幹備用,每支長4cm,中間直徑0.3cm,重約0.72克,多用於突出皮膚的癌腫,在癌腫的基底部平插入癌腫的中央,視癌腫的大小可1次插入2~5個半枝,癌腫大的分期插藥,待第一次插藥處胂塊組織壞死脫落後再上第二次,然後用外科膏藥覆蓋之。
3.紅升丹(又名三仙丹):組成為:水銀30克,白礬24克,火硝21克。
按升丹法煉製,研末待用。癌瘤組織上五虎丹壞死脫落後,改用此丹,每次以少許撤於瘡麵,外貼普通膏藥保護。
4.菊藻丸:菊花、海藻、三棱、莪術、黨參、黃芪、銀花、山豆根、山慈菇、漏蘆、黃連各100克,蚤休、馬藺子75克,製馬錢子、製蜈蚣各50克,紫草25克,熟大黃15克。共研細末,用紫石英1000克,煆紅置於2000克黃醋水中,冷卻後將其過濾,以此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2~3次,每次25~30粒,飯後1小時溫開水送服,禁食刺激性食物。
病例嚴××,女,64歲。1972年6月19日入院。患者3年前,發現左足底生一黑色結節,如綠豆大,增長較快,後潰破,有奇臭,經某醫院病理切片診斷為惡性黑色素瘤,轉來我院醫治,入院檢查:左足底第二趾基底部腫塊約3.5×3×1cm大小,瘡麵有少量黑色分泌物,奇臭,左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如蠶豆大小。治療經過:上五虎丹糊劑2次,2周後,腫瘤組織壞死脫落,繼上紅升丹,每2天換藥1次,內服菊藻丸,3個月後瘡麵完全愈合,切片複查報告為:大量炎性細胞,未見惡性黑色素瘤細胞。出院時檢查,原左腹股淘腫大的淋巴結已消失,共住院118天,臨床治愈出院。多次追訪,患者拿身情況好,局部組織柔軟,光滑、平整,末發現轉移現象。每2天換藥1次,直至瘡麵愈合。
病例歐陽某某,男,58歲。1973年5月14日入院。患者1年前,右足跟長一新生物,小而色黑。繼而潰爛,久不愈合,經某醫院病理切片,報告為右足跟惡性黑色素瘤。入院檢查:右足跟黑色潰瘍的3.5×2.5cm大小,有少量黑色分泌物,右側腹股溝淋巴結稍腫大。共上五虎丹糊劑6次,3周後腫瘤組織全部壞死脫落,繼上紅升丹,內服菊藻丸,半年後瘡麵逐漸愈合,切片2次,均未見黑色素瘤細胞。共住院230天,臨床治愈出院。
病例孫某某,男,47歲。1973年6月2日入院。患者3年前,左背部長一新生物,如綠豆大,增長迅速。以後在周圍出現幾個衛星病灶,最大的約3×4×0.5cm,色紫紅,不疼痛,經某醫院病理切片報告為惡性黑色素瘤。局部上五虎丹釘荊2次,每次上2個半枝,含丹量約3克,腫瘤壞死組織脫落,繼上紅升丹以促使瘡麵愈合,每2天換藥1次,內服菊藻丸及破瘀軟堅,抗癌解毒之中藥。藥用生地黃20克,土茯苓15克,銀花12克,紫草、漏蘆、三棱、莪術、歸尾、菊花各9克。
共50多劑,瘡麵愈合平整。住院70天,臨床治愈出院。
例4:李××,男,35歲,工人。1974年6月2日入院。患者10年前,發現右大腿生一黑色腫塊,經某醫院病理切片報告為惡性黑色素瘤,分別於1964年和1972年兩次行局部切除;第二次術後僅1月又複發,右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曾赴杭州某醫院作局部廣泛切除,並給予爭光黴素治療。3月後,左臂部又生一黑色腫塊,入院時該腫瘤約2.5×1.5cm大小,質中等硬,邊緣清楚,與皮膚不粘連。上五虎糊劑2次,約含丹藥15克,2周後腫塊組織壞死脫落。繼上紅升丹,內服菊藻丸,於2月後,瘡口完全愈合,瘢痕平整,切片複查,未見癌變。住院81天,臨床治愈出院。
病例王某某,男,70歲。1976年3月2日入院。患者半年前,發現左腳掌接近小趾處長一新生物,初為黃豆大,增長頗快,局部疼痛,潰破後流黃水樣分泌物,經某醫院病理切片報告為惡性黑色素瘤。入院檢查,左腳掌近小趾處腫塊約2.5×2.5cm大小,潰破流黃黑水,量少而臭,體表淋巴結不腫大,局部上拔毒釘3次,每次上兩個半枝,約3周後,腫瘤組織壞死脫落。繼上紅升丹,2天換藥l次,內服菊藻丸及祛瘀散結,抗癌解毒的中藥(基本同第三例)120多劑,瘡麵愈合平整,切片複查,未見惡性病變。共住院202天,臨床治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