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腫瘤的病因(2 / 3)

“六淫”致病常有明顯的季節性,並與居住地區和環境密切相關。它可以單獨侵襲肌體而致病,亦可兩種或兩種以上邪氣合在一起致病;在一定條件下,原有的證候還可以發生轉化,如風寒外邪引起的表寒證,可鬱久化熱而轉為裏熱證。

中醫學對外邪病因致癌的認識是很早的。如《靈樞·九針論》記載:“四時八風客於經脈之中,為瘤病者也”;《靈樞·百病始生篇》指出:“積之所生,得寒乃生,蹶乃成積也”;《靈樞·刺節真邪篇》記載:“虛邪日至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肉著……邪氣居其間而不及,發為筋瘤……腸瘤……昔瘤”;隋代《諸病源候論》說:“惡核者,內裏忽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此風邪夾毒所成”;清代《醫宗金鑒》指出:唇癌(繭唇)的成因是“積火積聚而成”。從上述古文獻的論述說明了六淫外邪是發生癌瘤的外在病因。

(2)煙草、油煙等環境汙染:現代醫學把化學、物理的以及病毒等致癌因素,歸屬於六淫邪氣或疫癘之氣所概括的外來致癌物質。煙草、油煙具有化學致癌性。2011年《中國控煙觀察—民間視角》發布,煙草流行是中國慢性病快速上升的主要危險因素。中國有3億煙民,有7.4億二手煙受害者,餘下的3億也是潛在的吸煙者或二手煙受害者。在高吸煙率持續20多年後,2005有120萬中國上死於吸煙相關疾病,其中約有1∕3左右在40~69歲之間死去。據周岱翰主編的《中醫腫瘤學》的教材中介紹:吸煙是肺癌病因中最重要的因素,約有85%的肺癌與吸煙有關。吸煙者患肺癌比不吸煙者高7~20倍,開始吸煙年齡愈小,吸煙量愈大,煙齡愈長危險性愈大。對於吸煙引起消化係統腫瘤的確切病因,仍有待研究,而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尚不完全一致。吸煙不僅與肺癌有關,也會引起其他一些癌症,它使發生喉癌的危險陸增加8倍,口腔和咽部的癌症增加4倍,食管癌及胃癌增加3倍,膀胱癌和胰腺癌增加2倍。香煙中的煙焦油具有化學致癌性,吸煙引起癌症的總比例約為30%左右。菜子油、豆油、精煉菜油在加熱到達270℃~280℃時產生的油霧狀凝聚物,可以導致細胞染色體的損傷而促使癌症發生。二手煙也具有高致癌性,能導致細胞突變,發生腫瘤。

人類患癌與接觸環境有關。據教材中說,目前已知,氣象、氣候、地理、地質、土壤、水源、地球化學、動植物生態均可影響癌症的發病。據調查,在幹旱的山區和丘陵地區食道癌發病率較高,熱帶、亞熱帶沿海潮濕多雨地區肝癌發病率較高,年平均氣溫低於16℃的一些穀地(非洲)伯基特淋巴癌多見;土壤中含鎂量較高,胃癌發病率較低;工業區下風地帶肺癌發病率較高。癌症與環境密切相關,又表現在它有明顯的職業特征。兩百多年前,英國醫生已發現長期與防鏽劑接觸的工人,各部位癌腫發病率都有升高趨勢;錫礦工人由於在其工作場所粉塵中和煙塵中有15種無機化學物質可能發生致突變和致癌作用,肺癌發病率較高;合成染料廠中患膀胱癌的人較多;大量接觸放射性物質的人易患白血病;鈾礦工人和石棉礦工人中肺癌的發病率都高;飲河水者比飲井水者癌症發生率明顯增高。據美國報告,使用石棉的工廠中,吸煙可使患癌率增加8倍。這類致癌因素主要是環境被致癌物所汙染,通過空氣、土壤、水等途徑進入人體造成的危害。如汽車廢氣,家庭煤煙含3,4一苯並芘等致癌物,可致肺癌。環境汙染所引起的癌症殘廢率占總癌症死亡率的20%左右。大氣汙染與肺癌關係較密切。據文獻報道,中國女性肺癌病因更多的是來自簡陋爐灶中的燃料對室內空氣的汙染。

以上所述,六淫邪氣侵及人體,客於經絡,擾及氣血,使陰陽失調,氣血逆亂,日久成積,變生腫塊,或為息肉,或為惡核,或為疽、瘤等,堅硬如石,積久不消則成腫瘤。

4.不內外因

(1)飲食所傷

飲食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的必須條件,人們還可以通過飲食來彌補先天之不足。當然,飲食失宜、飲食不潔或者飲食偏嗜都可以累及脾胃,使脾胃損傷,受納減退,健運失常,氣機升降功能紊亂;濕濁內聚,或可化熱,傷及氣血,形成濕聚血瘀,促使癌腫的發生。飲食營養因素的具體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①飲食失宜:飲食過量,或者暴飲暴食,或過食肥甘厚味,都會造成胃難腐熟,脾失轉輸運化,不僅可以出現消化不良,而且還會造成氣血流通受阻,產生諸病。《索問·生氣通天論》說:“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過食肥甘厚味之品,易於鬱阻氣血,產生癰疽瘡毒等症。《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如果攝食過少(包括進食沒有規律),致使生化之源不足,氣血得不到足夠的補充,造成氣血虛弱,髒腑失養,致使外邪入侵,導致包括腫瘤在內的各種疾病發生。②飲食不潔:《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指出:“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則有毒,不可食之。”由於客觀條件,或不注意飲食衛生,食用腐敗黴變的食品,或常吃醃製熏烤之物,毒邪屢屢損傷肌體腸胃,則氣機不利,邪滯不化,久伏體內,而致惡變。③飲食偏嗜:人們飲食的五味必須適宜,平時不能偏嗜,更不能嗜酒過度。如果長期嗜好某種食物,就會造成相應髒腑功能偏盛,久之可以破壞五髒之間的協調平衡而出現各種病變,甚至導致腫瘤的發生。如長期嗜食粗糧,易導致胃癌的發生;飲食過於精細,易導致腸癌的形成;飲食偏嗜辛辣,易發生食道病變;長期使用高脂膳食,易引發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嗜嚼檳榔,易患口腔癌。《素問·五髒生成》記載:“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食辛,則脈結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景嶽全書·飲食》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