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實物資產。此類資產的價值確定取決於客觀條件,通常的計量方法為:
①住房、汽車等大額資產按照市價來計量;
②打算出售的資產及珠寶等奢侈資產用市場價值減去處置的費用來計量;
③計劃長期持有的資產按折舊後成本計量;
④其他自用資產按照重置成本來計量。
在了解了家庭資產負債表的主要內容和家庭資產與負債的價值評估及計量方法之後,就可以設計和填寫一份家庭資產負債表了。
投資者建立個人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其目標是使每一個家庭有效地掌握其自身的財務狀況,並運用更科學的理財方法改善其自身的“經營狀況”,達到財務收支平衡。
分析人士指出,從微觀層麵上來看,人們將會充分利用“個人家庭資產負債表”來掌握及改進家庭的收支經營狀況;從宏觀層麵上來看,也將有利於整個社會資源的充分整合及高效利用。
有關部門最近針對月收入達5000元、年齡介於25歲至45歲的中產階層進行的訪問調查顯示,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包括:自己與家人的身體健康;子女的教育問題;個人財富的累積。而對於財富累積問題,大多數投資者還僅限於以個人的短期現金流向而非以資產負債的長期觀念來衡量個人實際上的財富,這使很多人在年輕時失去了財富累積的大好時機。
有關專家指出,正確的家庭理財觀念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麵:首先,要確立經濟目標。就是弄清楚自己企盼的是什麼,並將其記錄下來,而不能隻裝在腦子裏。模糊的願望要經過考慮,使之明朗化,依此製定財務計劃,成為行動的目標。其次,要建立一張個人或者家庭的“資產負債表”。為了規劃未來,應先了解現狀。作為財務策劃的起點,必須先建立一張家庭資產負債表,查明自己的財務狀況。其實,這種“資產負債表”已為一些發達國家的居民廣為利用,並且也早已成為基金及保險業對客戶的一種重要營銷手段。再次,要保持資產的多元化,提高其增值能力。當前,我國家庭的資產還是以儲蓄為主,這種資產儲備幾乎沒有風險,流動性也較強,但其贏利能力相對較差。考慮到我國居民的金融意識和風險承受能力,完全可以利用交易所的國債及企業債這種風險可控、流動性強並且收益高過銀行存款的資產,在一定比例上來替換銀行存款。最後,要提高負債意識。在我國傳統的思想中,似乎還接受不了家庭中有“負債”的情況。但成熟的家庭理財觀念卻不應是這樣的。對於一些收入穩定且未來的現金收入有保障的家庭,應多考慮一些貸款買車、買房等“負債”行為,早日提高家庭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