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產科碰到一個危重病人。懷孕7個月的孕婦,年齡19歲,因為晚上性生活後陰道出血,腹痛,被救護車送到產科病房。來的時候,不斷呻吟,渾身發抖,血壓高達160/105毫米汞柱,陰道出血不是很多,腹部非常緊,胎心已經減慢了,小腿水腫非常明顯,根據這些檢查診斷高血壓,胎盤早剝。情況非常緊急,為搶救寶寶和母親,立即進行剖宮產術。術中發現胎盤大部分剝離,宮腔內大量凝血塊和新鮮的血,新生兒出生時重度窒息,轉新生兒科搶救;母親術中輸血和血漿,術後轉重症監護室治療。術前留尿,報告大量尿蛋白。術後再補充詢問病史,其實孕婦幾天前起就不時出現頭痛、頭暈、水腫越來越重,但一直沒有重視。直到出現這種情況,才被家人送到醫院。並且這個孕婦產前檢査很不正規,在懷孕19周時做了一次檢査後,那時血壓正常,此後就不再去醫院做例行檢查。屬於典型的重度子癇前期,如不立即搶救,母嬰性命隨時可能雙雙不保。
但是,並非所有的妊娠期高血壓孕婦都像這位產婦這麼幸運,最終算是母子平安。每年各地仍有一定數量的產婦死於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那些從來不做產前檢査,等身體嚴重不適時才去就診,發現為妊娠高血壓疾病,幾乎每個月都會遇到。
很多人覺得,年紀輕輕不可能會得上高血壓,高血壓隻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孕婦中發病率並不低,一般發生於在妊娠20周以後,主要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水腫,嚴重時會出現抽搐、昏迷,甚至母嬰死亡。
(胡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