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獻廚技(3 / 3)

租金不會便宜吧?

你這年租多少?

三千。

再貴也租。在這裏開餛飩館,位置好,做餛飩是我最拿手的。

中啊?

一定中。

那好,聽你的。

何大萍心想要說服一個人,首先要為人家著想,讓人家從中受益。其次你要為社會提供有價值的東西,有了銷路,自然就會受利。我這秘方在市場上是獨一無二的,其它胡辣湯店肯定就沒有我做的湯味好,不僅會贏得不少回頭客,而且還會擴大影響和聲譽,使客人越來越多,所以就能賺錢。你為別人付出的多,體現出了個人價值,自然就會受人尊敬和愛戴,也就會得到老板的賞識。老板都是為著利轉的,你讓人家得了利,自然就重視你,聽取你的建議,當然也不會虧待你,自然就能說人家。

隔壁的一間房子,原來是賣衣服的,因為這裏不是服裝市場,買衣服的人很少來,生意不好,所以葉紀剛就很順利地租用了這間房。何大萍和他商議,裝修一下門頭,用醒目的大紅字招牌。葉紀剛立即找裝修公司,做好了招牌,掛在門頭上,左邊是“祖傳秘方胡辣湯”;右邊是“美味餛飩館”。字大而醒目。

開始何大萍隻做大肉餛飩、羊肉餛飩和雞肉餛飩。她對葉紀剛說,這樣下去還不行。

葉紀剛說,這生意就不錯了,別折騰了,你還得注意身體呢,別累垮了。

這也算是一種鍛煉方式,年輕輕的,身板結實。我是想對你說說我的打算,咱得巧打文化牌,突出文化特色,把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葉紀剛蔑她一眼,拉倒吧,這是哪跟哪呀?咋跟文化扯到一塊了?

“前天我去買菜,在市場門口的一家小書屋裏,看到一本與餛飩有關的傳說典故,比如:餛飩在廣東叫雲吞,在四川叫抄手,在江西叫清湯,在新疆叫曲曲,在福州叫扁肉。”咱買幾本,放在餐桌上,來客邊吃邊了解餛飩知識,一舉兩得。另外在咱這牆壁上貼上“店銘”,比如錢不貪多,夠用就行;利不貪重,有賺就贏等等,我說不好,反正就這個意思。這說明咱真誠待客的服務態度,讓客人感到滿意。

葉紀剛想想有道理,對何大萍由衷地敬佩,覺得她與眾不同,思維敏捷,有非凡的經營頭腦,說行,就按你說的辦。

何大萍微笑說,我還想創新,試試我的新發明。

越說越離譜了,還需要啥發明啊?

有,當然有,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發明創造,不創新就不會有發展。

那是專家的事。

錯了,普通人隻要愛動腦筋,也可以發明創造。創新就是發現問題,揚長避短,通過想象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打破常規,求突破,創出新的東西,力求更完美。我喜歡去書店,什麼書都想看,看了就覺得有收獲,有樂趣。我看過一本小人書,有個國王是獨眼龍,他要畫一個標準像,第一個畫家按標準像畫出來,國王很生氣;第二個畫家又把國王的兩隻眼睛畫得很美,國王又怪畫家弄虛作假;第三個反而是個普通學生,他超越正常思維,畫國王騎在高大的駿馬上,端著一支槍在瞄準打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國王看了很高興。這就是一種獨特的新思維,使他戰勝畫家的原因。聽說廣州發展快,靠的是膽子大,打破了舊觀念,舊模式。美國人富有,是因為人家敢冒險,喜歡追求享受新事物的刺激。不斷突破,就有壓力,就有動力,就能激活人的能量,發揮想象不到的潛能,打破按部就班的模式,各行各業不是發展的更快嗎?出新就像一堆白紙裏有一張紅紙,那麼這張紅紙就出彩。就拿咱做胡辣湯、餛飩來說吧,要與眾不同,花樣繁多,味道更好,領先同行,肯定生意就好。

你應該當教授。

沒機會了,不過我正在開辟新路。我把菠菜葉打成餡,放點鹽,用汁和碎葉,和成麵,擀成麵葉,包成餛飩,這叫菠菜餛飩。還能用蝦米,海鮮等原料,做成蝦米餛飩、海鮮餛飩、茴香鮮肉餛飩等多種品種。

你是咋琢磨出來的?

這叫推陳出新,隻有創新,才能在市場中站得穩。

如果好賣的話,還可以用西紅柿做紅色餛飩,用葡萄汁做紫色餛飩,用玉米做黃色餛飩,用胡蘿卜做橙色餛飩,用蕎麥做黑色餛飩等等,隻要想到的都可以做。

大萍,你想咋幹就咋幹吧,你比我有靈性,是個幹事人。

何大萍說了就做,她的餛飩館成了“七彩餛飩”館,標新立異,和其它餛飩店有了很大區別,常常使顧客賞心悅目,大開胃口。她還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外觀體形專利”。接著又別出心裁地推出了“涼拌餛飩、油炸餛飩、高湯餛飩、火鍋餛飩等等,多管齊下,使她緊緊抓住了食客的胃。生意日漸紅火,食客絡繹不絕,名揚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