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老總楊堅要出殺手鐧了。
人老了,怎麼比得上年輕人眼疾手快,年輕人楊廣也拿出了擋箭牌,楊老總猶如豆腐掉進灰渣裏,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
沒有等到楊勇出來與老總相見,楊廣先動手了,即使是手榴彈擦屁股,危險的事兒也要幹,想要鬥爭勝利,即便是窄的像蘭州拉麵也要闖,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男人不耍點流氓,腦子就會有點不正常。
流氓楊廣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立馬命令自己心腹張衡進入老總楊堅的寢宮,禁止一切人員出入,連隻蒼蠅都飛不來。
楊廣如此大動作地封鎖皇宮,終於等來了他最喜歡聽到的好消息:楊堅死了,享年六十四歲。
有人說皇帝是非正常死亡,楊廣大吼一句:他是躲貓貓死的。
此句話封了當時的悠悠之口,沒有人會傻到處於風口浪尖的政府大換血之時給自己吃砒霜,所以楊廣穩穩當當地坐在了大隋朝的頭把椅子上。
楊廣坐上了向往已久的皇帝寶座,從政治鬥爭的角度看,他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從完美人生的概念分析,他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的字典裏沒有兄弟二字。
識時務的大臣們該回家就回家,該幹嘛就幹嘛,不再婆婆媽媽,等著腦袋開花,一起山呼萬歲。
皇帝楊廣感覺是吃過黃連喝蜜糧,苦盡甘來了。
他猶如負軛老馬,幹完了一天的活兒,終於解套了。
這一年,他三十五歲。
接下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幹掉隨時有可能鋸斷他寶座的人,概率最大的是囚犯楊勇,按照楊廣的思想,楊勇不能善終,最後被賜死。
由於有些大臣當初極力維護楊勇,沒料到站錯了隊伍,被楊廣一網打盡,簡直是拔了毛的鳳皇不如雞。
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但是樓台下的水是是汙濁的,你的月亮自然好不到哪裏去。
楊廣采用了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傳統農耕手段,於公元607年優先處理了楊勇的十個兒子,
這夥人都是高幹子弟,分別是長寧王楊儼,平原王楊裕,安城王楊筠,安平王楊嶷,襄城王楊恪,高陽王楊該,建安王楊韶,穎川王楊煚,楊孝實和楊孝範。
楊家兄弟的是是非非終於塵埃落定,楊勇支房從此一蹶不振。
高高在上的楊廣皇帝覺得可以高枕無憂了,於是開始把勞民傷財的基本政策提到了議程上來。
老李我作為他的老表,本想上去勸說幾句,但想到上有老,下有小,腦袋丟了不得了,隻能采取沉默是金的為人處事最高境界,讓表弟盡情地鬧騰吧。
屬於楊廣的時代來臨了,於是拉著狀元喊妹夫,想高攀的大有人在。
而我呢,卻唯恐避之不及。
不是我不想高攀,臘月裏賣涼粉,不是時候。
既然我的這位表弟不聽勸,我就看你折騰得筋皮力盡的時候來收拾你。
這是我的心裏想法。
楊廣與他父親相比,楊廣似乎更加會幹活,而且件件都是重活。
楊廣幹的第一個重活是把戰火燒到了高句麗。
戰爭的理由有時候看起來很荒唐,楊廣親征高句麗的理由也不例外。
楊廣親征高句麗不是打擊恐怖分子或者掠奪,而是我是老大,你不承認我是老大,我就揍你。
理由如此簡單,楊廣一路狂歡。
誰料,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楊廣軍隊五行不定,輸得幹幹淨淨。
關於老表楊廣的皇帝生涯和奇葩經曆,老李我的日記裏記錄著呢。
公元603年,楊廣著手開鑿京杭大運河,為大規模運輸兵力提供了條件,同時他出兵失敗成為了可能。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裏程最長,工程最大的人工開鑿的運河,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啻於中華長城,可想而知,唯有煬帝稱號的楊廣才有此大手筆、大製作。
好吧,為了顯示我和他道不同不相為謀,稱他隋煬帝並不為過,於是乎,隋煬帝的這個符號比他本名響亮得多了。
因為,挖水溝的人也叫他隋煬帝,販鹽巴的人也叫他隋煬帝,種田地的人也叫他隋煬帝,工農兵學商行行都叫他隋煬帝了,看來他就是守著廁所睡覺,離死(屎)不遠了。
但是,隋煬帝一拍腦袋一動嘴,全國人民跑斷腿。
我國已經統一了,現在到底缺啥呢?對了,經濟建設需要南北溝通,沒有溝哪裏通?那就挖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