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瓶塞的故事(2 / 2)

合成材料瓶塞和金屬旋蓋

天然軟木塞成本自然會偏高,於是我們不需要把伊浪費在不那麼需要的地方。首先大多數快速消費不需陳釀的紅酒選擇了合成材料瓶塞,其次有越來越多的並不需要氧化的幹型白葡萄酒選擇了金屬旋蓋。

用得最廣泛的合成瓶塞材料之一是聚乙烯,製作方式主要有模具和壓製兩種,資料記載後者做出來的塞子結構更接近天然軟木塞,並且更具同質性——其做法就像做意大利麵條一樣,先做成22毫米直徑的長條,再切成標準長度。另外,這種合成材料做成的瓶塞是可以回收的,法國有一個名字很有趣、很有愛的社團叫“一枚瓶塞,一個笑臉”,就專門回收此類瓶塞,然後款項用於殘疾人事業。

合成瓶塞其實也具有天然軟木塞的通氣功能,可使葡萄酒陳釀,可是合成瓶塞18個月後經常會導致酒體過度氧化產生汽油味——於是當我們再次看到合成材料的瓶塞的時候,就知道這瓶酒需要盡快喝掉呢。或者,用到菜肴裏麵也是不錯的,那是鮮香欲出啊,法國有一道經典的勃艮第紅酒牛肉,我擅長廚藝的法國房東太太每次便是用合成瓶塞塞住的新近年份紅酒來醃製牛肉,給我做這道我百吃不厭的法國菜——我一直覺得,奢侈品和日用品都有它們的存在價值。

金屬旋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幹白中,尤其是盛產幹白的德國,使習慣軟木塞的我們有些不解,蘇雅的兩次經曆或許可以給細心的你一些參考。一次是今年年初去Pessac-léognan的列級莊Chateau LaLouvière參觀——這個酒莊的莊主AndréLurton老先生,作為推動Pessac-léognan成為AOC產區的發起人而備受尊敬,Lurton家族也是波爾多著名的葡萄酒家族之一。在Chateau La Louvière可以喝到Lurton先生旗下的很多酒品,他的幹白就都選擇了金屬旋蓋。工作人員顯然早就預料到我們的不解,直接解釋,Lurton先生和我們的釀酒團隊都是懂酒知酒的人,那麼他們的選擇,也一定有他們的道理。這個有幾分太極的說法,仔細想想也有幾分道理,我們畢竟沒有這些幾代人浸泡在葡萄酒中的人專業,就且收起成見,試試他們的選擇吧。

另一次是去年品嚐的一瓶1989年的阿爾薩斯幹白,20年的曆程使酒體清新全失,果香幾乎不存,這瓶酒用的是軟木塞。這個例子可能有些極端,把酒放在酒窖裏忘記了,過了20年再拿出來好奇地品嚐的情況可能不多,但這次品酒讓我著著實實地感受到了幹白所追求的清新與果香——所謂比較啊,於是有些理解Lurton先生和他的釀酒團隊采用金屬旋蓋停止了酒發展,最大限度地保留幹白的清新和果香的良苦用意。雖然不用侍酒刀去開一瓶葡萄酒讓我覺得很不像在喝葡萄酒,但是既然葡萄酒喜愛這樣的方式,為了喝到更好的美酒,我們也應該可以慢慢地試著習慣這一新鮮的潮流吧。

最後,雖然很多新世界的酒莊已經開始全線采用金屬旋蓋或者合成材料,但還沒有足夠長時間的實驗來證明陳年葡萄酒可以離開一枚好的天然軟木塞,於是舊材料和新材料共存的局麵也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詞。可就像新世界葡萄酒的崛起一樣,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新材料和改良軟木塞必將越來越多地占據我們的生活。酒塞的革命,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1年夏,於勃艮第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