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幸福之愛與不幸之愛(2 / 3)

愛這個字眼的含義如此豐富,對愛了解的越多,我就越覺得自己為人夫和人父的不稱職。到現在為止,我從來沒有尊重過家人的感受。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老人似乎猜中了我的心思,說道:“不用自責。沒有哪個丈夫或父親能夠盡善盡美。每個人都一樣,因為不成熟才需要成長。像宇宙對你的一切都有一顆寬容的心一樣,學會寬容自己。”

宇宙對我的一切都有一顆寬容的心,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我。

老人的話題繼續著,“關於愛還有一個例子。有一個男人忙於參與世界和平活動。他的妻子多病,膝下有三個孩子。妻子希望丈夫幫助自己分擔一些家事,而丈夫的回答卻是:參與致力於人類愛的事業更重要。

不但如此,丈夫甚至很晚才趕回家。為此,幾乎每晚,夫妻間都會大吵一架。你覺得他的情況怎麼樣?”

“也許做丈夫的應該先把家事處理好。”我若有所思地答道。

“沒錯。愛需要從身邊的小事入手,這一點很關鍵。再宏偉的建築也是從地基開始。首先,對自己,對家人實踐愛,連自己和家人都不愛的人,怎麼去愛其他人?尊重自己的感受,實現自我滿足。同時,尊重家人的感受,滿足家人的自尊心,構築和諧的家庭關係,讓自己和家人體會到最大限度的幸福。讓愛從你身上散播出去,擴大到周圍更多的人。

我年輕時,就不懂得如何愛自己。所以在各種欲望的驅使下,沉迷於和形形色色女人的關係中。在那種情況下,幾乎沒時間考慮公司員工和客戶們的幸福,我多半會把人當作競爭對手,而不是愛的對象。結果,不但妻離子散,還落得一無所有。這種生活方式難道不孤獨?沒有時間體會幸福,怎能實現富裕?”老人的話,字字柔軟而淡定,教人不容忽視。

我感慨地想,在聽到鏡子法則之前,我一直認為成功與愛毫不相關,而如何獲得名利,如何更好地自我表現,以及參與競爭,才是成功者需要關心的問題。

“鏡子法則告訴我們,給予別人的愛越多,獲得的回報越多,這才是實現富裕的捷徑。”

“給予越多回報越多。那麼,我愛自己和家人,隻要我們幸福就夠了。

這樣的想法也是給予之心嗎?您認為這樣自私嗎?”

麵對我的疑問,老人答道:“是的。隻要自己的員工幸福!隻要自己的國家幸福!這些話你覺得怎麼樣?”

“自私。”我肯定地回答,“難道,我們必須敞開心懷,將愛的對象擴展到全人類嗎?”

“隻要人類幸福?你真的那麼想?我們居住的地球上生存著近五百萬種生物,現在,一年時間不到就有數萬種生物滅絕。原因是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以及濫捕亂殺直接導致的,不是嗎?”

“我在報紙上讀過這方麵的相關報道,日本此類事件頻繁。據說最近某個區域的山貓和水獺瀕臨滅絕。我平時忙於工作,總覺得這些事情和我不相關,今天覺得這個話題格外觸動。看來,隻要人類幸福的觀點,等於承認人類自私。”

“隻要××幸福。限定愛的對象,就是自私。自私不是愛原有的狀態。

愛是廣義的,關注宇宙萬物的存在,才是愛的本質。

特雷莎修女說過,‘愛的相對是漠不關心。’別人的事與我無關,別的公司的員工怎麼樣無所謂,人類之外生物生存的現狀與我無幹。不關心是與愛背道而馳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