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媚倒也沒問什麼,隻是在電話裏告訴王大少,她那便宜師傅已於昨日離開了藏西,在離開之前交待王大少明日太陽落山前,必須前往薩拉市的昭大寺一趟,至於何事,卻未透露隻言片語。
柳媚好像非常的忙,在交待了幾句之後,就掛斷了電話,不過王大少卻從電話中聽到了宇文又晴的聲音,好像二女正忙著去一樓的大廳查看剩山圖展廳的布置情況。
本以為這次前來薩拉市能見到瘋子師兄的麵,卻沒想這便宜師兄神龍見尾不見首,自已剛到,他就離開了,這不是跟自個玩躲貓貓嗎。不過想到便宜師兄交待的時間,算起來應該就是今日,王大少當然不敢有所拖延,忙與左如煙洗漱了一番,前去敲響其他等人的房間。
昭大寺,又名康祖拉、位於薩拉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始建於唐貞觀二十一年,是藏王鬆讚幹布建造,薩拉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當下的薩拉。昭大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曆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昭大寺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昭大寺是藏西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藏西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
環昭大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昭大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昭大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昭大寺為中心,將達布拉宮、藥王山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
昭大寺寺前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了歲月和朝聖者的痕跡。
瘋子師兄指名讓自已一個人前來昭大寺的,所以王大少也沒讓方柳鶯等人跟著自已,在進入昭大寺之前,與眾人約定在酒店會合後,才獨自一人購買了一張門票。
正準備檢票入內時,卻見一位身著紅色披單,年約十七八歲的小喇嘛手持著一張照片,快步迎了上來。“仁波切,請跟我來,朱畢古已等您多時了!”
微微的瞄了一眼那小喇嘛手中的照片,王大少一陣嚴寒,這不正是自已的照片嗎,怎麼會出現在這遠離海門千裏之外的藏西省啊!
不過對應著那照片,王大少知道小喇嘛要找的人肯定是自已,雖然不懂仁波切到底是什麼意思,但王大少的猜測應該是對自已的一種稱呼。
不過王大少要是知道隻有轉世高僧而被認證,或者是學問堪為世人楷模者,以及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才會被稱為仁波切的話,他指定會被驚得跳起來。
有小喇嘛的帶領,王大少倒是毫無阻礙的進入了昭大寺,置身於藏傳佛教的信徒中間,聽著他們誦吟的經文,王大少心中感到一絲絲寧靜和詳和。
一直走到轉經道的盡頭,小喇嘛才向王大少招了招手,向著一個側門進了昭大寺。
走進昭大寺,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天井式的大院落,而在前頭帶路的小喇嘛則是給王大少講解著這個天井式院落的來曆和出處。
在院落的東邊是數排長長的酥油燈,既使是白天,這些燈都是長明不滅的。
在燈的後麵則是昭大寺正殿的大門,整個正殿是一千多年前的建築,經過信徒們的長年累月的摩擦,正殿門口的石板已是光亮如境般。
一群群經過轉經道的信徒不斷的從此進出,又重新歸入那著名的轉經道,一圈圈的周而複始的轉著,不管男女老幼都是一臉的虔誠。
小喇嘛似乎很有威望,路過其身旁的一些喇嘛們都會彎腰向其問好,小喇嘛在將王大少帶到正殿之後,才停步說道。“仁波切,你稍在此停留片刻,我去向朱畢古稟報一聲。”
“嗯,好的,麻煩您了!”
王大少周遭打量了一下,向小喇嘛點了點道。
那小喇嘛向王大少行了一禮,轉身上樓梯,看其樣子應該是前去通報。
佛門重地,王大少自然是不敢亂動,隻得呆在原地靜靜的等待著,卻不料一道白色的身影從那樓梯上飛撲而下。
王大少一驚之下,身子忙向後退了一步,卻見那白色身影落地之後,居然是一條小狗,雪白而又毛絨絨的身體一個勁的向著王大少身上蹭著,小嘴一張,咬住他的褲腰一個勁的向著樓梯口拉去,嘴中不時的傳出輕輕的低鳴聲,小狗的舉動讓正殿中的許多遊人和信徒們向這邊望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