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20幾歲就成功的男人(4)(2 / 3)

當時,許多網絡界朋友的新變化促使馬化騰開始重新打量自己。我為什麼不可以抓住IT的機會?

1997年,馬化騰首次接觸ICQ,便被其獨特魅力所吸引,注冊使用一個階段後,他發現ICQ對中國用戶有兩個致命的弱點:一是英文界麵,增加了中文用戶的難度,而且不易推廣;二是使用操作技術要求上有相當難度,使得ICQ在中國始終不能普及,大多局限於上網較久的高手使用。所以,當馬化騰在1998年準備創業的時候,便和合作者決定開發一個中文ICQ軟件。1998年11月,馬化騰和同學張誌東注冊了騰訊公司,他們最初的想法隻是將尋呼與網絡聯係起來,開發無線網絡尋呼係統。

在IT界,尤其是在互聯網市場上進行奮鬥,需要吃苦。當時騰訊的主要客戶是深圳電信和深圳聯通,以及一些尋呼台開發項目,QQ隻是他們做的副產品,通常為了一個項目,整個公司都要全部投入,因為在深圳,像騰訊這樣的公司至少有100家,馬化騰當時隻是希望公司能夠生存下去。

和其他剛開始創業的互聯網公司一樣,資金和技術是騰訊公司最大的問題。1999年年初,騰訊開發的第一個“中國品牌”的QICQ,即騰訊“QQ”,受到用戶歡迎,注冊人數狂長,短時間內就增加到幾萬人。人數增加需要不斷擴充服務器,而那時騰訊對一兩千元的服務器托管費都不堪重負。他們隻能到處去借用人家的服務器,最開始隻是一台普通的PC機,放到具有寬帶條件的機房裏麵,然後把程序偷偷放到別人的服務器裏麵運行。

那時候,馬化騰覺得實在養不起就隻能賣掉。但是賣QQ談何容易。他和許多ICP談,他們都要求獨家買斷。這讓本想靠QQ軟件多賣給幾家公司賺錢的馬化騰猶豫不決。當時他與深圳電信數據局談判,對方準備出60萬元,馬化騰堅持要賣100萬元,結果沒談成,隻好作罷。

軟件賣不掉,但用戶增長速度卻越來越快,運營QQ所需的投入也隨之增大,簡直就是一個無底洞。馬化騰隻好四處去籌錢。與國內投資商談,對方關心的隻是騰訊有多少台電腦和其他固定資產;找銀行談,銀行說沒聽說過憑“注冊用戶數量”能夠辦抵押貸款的。1999年下半年,從美國到中國,互聯網開始“風行”,受好朋友丁磊昔日海外融資的啟發,馬化騰拿著改了6個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開始尋找國外風險投資。工夫不負有心人,就在馬化騰快要絕望的時候,IDG和盈科數碼以各占騰訊20%股份的代價向騰訊投資了220萬美元。從此,騰訊正式開始了大踏步地前進。

騰訊的發展之快、勢頭之猛,連馬化騰本人也始料未及。騰訊用戶每天以驚人的速度上升,注冊用戶在兩年的時間裏發展到了2000多萬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麵,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它並非創新,它的功能就如日常使用的尋呼機,所以ICQ被人們稱為“網絡尋呼機”。第二,技術上並不存在領先性,當時中國已經有了PICQ、CICQ等聊天工具。但是事實上是他打敗了所有的競爭者,成為中國市場上的王者。

實際上,騰訊的真正崛起是在2000年8月,僅騰訊同廣東移動的合作,便讓騰訊扭虧為盈,實現了1000萬元人民幣的純利潤。以後,騰訊又陸續推出了各種廣告業務、移動QQ業務、付費QQ會員製和QQ品牌外包等,騰訊開始獲得了10%的代理費,而當時非常有名的卡通形象HelloKitty的代理費也隻有5%;2001年年底,騰訊實現了1022萬元人民幣的純利潤;2002年騰訊的淨利潤突破1.44億元,是2001年的10倍多;2003年,騰訊的淨利潤達到3.38億元,比2002年又翻了近一倍。

到目前為止,騰訊QQ的用戶已經達到3.55億,保持活躍的用戶為1.19億,同時在線的最高紀錄是730萬。也就是說,在同一時間有730萬人在使用騰訊QQ。QQ遊戲也漸漸風靡起來,到2004年年底,同時在線遊戲的最高紀錄也達到了100萬。

學計算機技術出身的馬化騰別出心裁,又開發出了鑽石情侶QQ號、生日QQ號、手機QQ號等能夠滿足用戶潛在需要的服務,他的人性化開發方略使騰訊的經營業績呈現不斷上漲的良好趨勢。

如果你沒有時間在電腦前,但是你也能知道你的好友是否上線了,這是騰訊開發的手機監控QQ功能,QQ的通知會隨時發送到你的手機上,好友一旦上線他就處於你的信息範圍之內。這項服務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因此不用擔心戀人是否沉湎於網絡聊天。

每過一段時間,騰訊公司還會挑選一批友善的聊友推薦給QQ行的用戶認識,這樣聊天的用戶就不用擔心沒有貼心的好友陪自己聊天了;QQ用戶可以把自己與好友的聊天記錄隨時加密保存在服務器上,在需要的時候又可隨時把聊天記錄下載到個人的電腦上,這樣即便是換了電腦聊天也照樣可以查看到以前的聊天記錄,非常方便。